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两个月织幅壮锦却只卖700元 "慢工出细活"恐要改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3-28 09:18:45  来源:广西新闻网 收藏

在广西文物苑一处工艺品店内,工作人员在进行传统的针织。

  生意社3月28日讯 民族服饰是各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喻成一本“无字书”。不过,要想让这本“无字书”广为流传,首先要让其名声响起来。日前,在广西织绣发展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就提出,今后广西的织绣要发展和传承下去,产品不仅要注重观赏性,还要注重实用性。

  1 一笔成本账引发的思考

  3月22日上午,在研讨会前,与会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们参观了位于广西博物馆内的广西传统工艺展示馆。在馆内,壮锦的民间艺人正坐在传统的竹笼机前给大家表演织锦,在他们巧手下,一个个漂亮的图案慢慢呈现。

  “这一幅锦要花多少时间织?在市场上卖多少钱?”在现场,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桂文志饶有兴致地边看边问。得知一幅壮锦的市场价只有700元,但却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才能织成。研讨会开始后,桂文志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传统的织锦技术,扣除税收房租等费用,艺人一个月可能就只赚300-400元。“从经济学角度上看,这很不划算。”桂文志称,如果提高科技含金量改进设备,若两个小时就完成一幅锦的话,一幅锦可能就可以200―300元卖出了,这样企业也能盈利,更多市民也将买得起。

  2 产品应重新定位为“实用”

  “是应该改革了。”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覃悦坤称,要想让产品面向市场,织绣产品要走社会化的道路,让人们用得起,不能只作为赠品挂在墙上。据他了解,广西平南县的编织品因为实用耐用,在国外很受欢迎,每年出口1亿多元,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要想让壮锦、侗锦发展下去,首先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对侗族有研究的广西博物馆调研员吴崇基称,目前很多市民只认识绣球,而对更能彰显民族文化的壮锦、侗锦、苗锦辨认不出来,这很遗憾。因此,要让更多人了解和继承这些民族文化,织绣产品要在设计上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

  3 “慢工出细活”恐怕要改

  如果织绣产品要走实用和平民化线路,那么千百年来“慢工出细活”的思路恐怕就得改了。

  “我们将改变过去那种一人一机的做法。”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贺卡称,织绣行业一向手工缝制,耗时长,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去,接班者越来越少,要继承和发展广西织绣文化,必须改变过去的思路,研发产品融入一般的家居中,并提高工作效率。

  “壮锦虽然作为全国四大名锦,南京的云锦和成都的蜀锦在改进技术以后,发展得比较好,而广西壮锦一年产销只有600―800万元。”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刘惠军说,现在市场经济讲究提高效率,但是目前不管是壮锦、侗锦、苗锦还是其他的一些织绣技术,都是传统的纯手工技术,纯手工虽然观赏价值很高,但是与目前市场推广的实际有矛盾。下一步,他们除了加强人才培训外,还要用先进的设备来改进技术,将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民族服饰  壮锦  织绣  云锦  蜀锦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