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监测显示:2010年大宗商品涨价潮来袭
生意社3月29日讯 3月28日,中小板上市公司、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商网盛生意宝(002095,SZ)旗下国内第三方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PPI.cn)宣布,启动“2011大宗商品原料价格调查”,并发布了去年的监测数据《大宗商品2010涨跌榜》。据生意社“大宗商品40风向标”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大宗商品大幅上涨。
在2010年监测的40种大宗商品中,29种价涨(占72.5%),3种持稳(占7.5%),8种下跌(占20%);成交方面,28种上涨,3种平稳,9种下跌;其中,棉花(328)以同比上涨85.20%的大幅涨幅,位居涨幅之首,被网民和舆论戏称为“疯狂的棉花”。
伴随着通货膨胀预期而来的大宗商品涨价潮已经引起了央行的密切关注。
央行3月25日发布的《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状态、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地缘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和粮食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
央行同时预计,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风险仍会较大。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3月26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依然是当前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亦要求有效管理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3月公开市场上约有7000亿元资金到期,日本地震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对央行加息有制约,因此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率将有利于流动性和货币条件的稳定,促使银行信贷合理均衡投放,进而有效管理和防范通胀预期。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宏观调控各项工作中,抑制通货膨胀将摆在第一位。
有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而增大宏观调控难度。为了有效应对,应加快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及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扩大海外资源投资,尽早打破跨国公司的定价垄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输入性通胀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正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严峻的挑战。事实上,从2010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与PPI已经重新步入上升通道。
康师傅方便面半年内三次调价,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企业酝酿集体涨价。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曾公开表示,其日用化学产品价格上调的理由是,“上游原材料石化产品、植物油、无机化工产品等近期平均上涨了40%左右,直接带动日化用品成本增加约20%,因此,日化用品终端销售价格上调压力较大”。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产品涨价带来较大争议,但是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却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尤应引起关注的是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胀形势的影响。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地震及利比亚局势动荡的影响,未来中国输入性通胀恐进一步加剧。
央行的报告对未来更为不乐观。央行称,2011年预计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新一年仍会保持高位运行。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正在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严峻的挑战。
据了解,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每桶104.42美元,涨幅为2.46%,创2008年9月26日以来最高;伦敦市场4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上涨了1.03%,收于每桶115.97美元。
由于我国对石油、铁矿石等进口原材料具有较高的依赖,当这些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时,必然会引起我国采用这些原料生产的制成品价格上涨,最终推动物价总水平上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的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该指数自2009年2月见底以来持续攀升,2011年1月创出新高。其中,原油、金属、铁矿石、稀土等工业原材料涨势凶猛,有的已突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高点,并且目前均仍处于上升通道当中。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涨幅已达62%,特别是下半年,铁矿石指数单月同比涨幅均维持在60%以上。而稀土产品出口价格涨幅表现得更加疯狂,CCIEE稀土指数一年来上涨近5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进口价格指数为70.1%,比前一月再升0.8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进口价格指数均达到70%以上。在PMI连续三个月回落的同时,进口价格指数却居高不下,反映出我国生产进口需求和成本短期内面临上涨的压力,同时也暗示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事实上,从2010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与PPI已经重新步入上升通道。
针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表示,需要在全球视野下加以应对,包括对我国的进出口战略、外汇储备战略、货币战略、金融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调整。他建议,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持美国政府债券、房贷证券等国外证券资产,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股权投资,尤其是能源、矿产和成长型经济体房地产等资源性实物资产的股权投资。同时,实施“两个市场”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全球市场支持国内市场和互利共赢的战略思维,发展海外能源、资源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及民生产业。调控难点:房价调控成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地方政府掌握了确定房价调控目标的决定权,完全由自己说了算。众所周知,不少地方政府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费,楼市问责也与地方政府利益有关,地方政府独自制定房价调控目标必然是有利于自己的。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距离住建部要求的各地出台房价控制目标的截止期限仅剩3天时间,房价调控目标成为各地热议的话题。
截至3月28日,公布了2011年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分别为银川、佛山、贵阳、昆明、岳阳、沈阳及太原等近40个城市。另外,从中新网房产频道获悉,山西省下辖22个城市业已全部公布调控目标。但截至目前,北上广等房地产调控重点城市还均未出台房价目标。
已公布的控制目标大多与当地年度GDP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挂钩,因此房价涨幅纷纷围着10%打转。例如,银川规定2011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内,其今年预期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10%以上;佛山规定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不高于GDP增长速度,其2011年GDP增长目标为12%。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无一例外控制的是房价涨幅。从这点来看,似乎各地政府已默许2011年房价继续上涨,只打算控制房价上涨幅度,而非让房价下跌,只不过“是要求房价涨得慢一点”。有专家表示。
“这不是从控制目标变成了涨价目标了吗?现在如果每一个城市都将该目标制定在10%左右,必然会形成一个房价要上涨的心理预期,打破本来已经出现了房价步入稳定或下跌的态势。”对于目前一些城市出台的调控目标,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表示。
温家宝总理曾表示,通货膨胀包括物价、房价,都涉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房价由地方负主要责任。
分析人士称,造成今日“限价标准”变“涨价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掌握了确定房价调控目标的决定权,完全由自己说了算。众所周知,不少地方政府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费,楼市问责也与地方政府利益有关,地方政府独自制定房价调控目标必然是有利于自己的,这一点都不奇怪。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要从源头上,即从资金链上做文章才能有效地加强对房地产的调控。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这一点是重要的。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近日公开表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企业转型机会
经济学家许小年表示,今明两年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调整、压缩和转型的两年。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应该说不会有太积极的消息,只能是进一步紧缩银根,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企业应该把现金准备好,把自己的转型做好,静待两年以后的机会。
“遇到通货膨胀,企业生产成本、融资压力必然加大,但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郭田勇说。
中央政府目前已明确提出调低经济增长率,“十二五”规划将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
郭田勇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给货币政策留下了更大的腾挪空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货币宽松时期,大量资金流向了资金回报率低的产能过剩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而中小企业、高科技新兴产业能承受更高成本资金且代表结构调整方向。
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重庆出台的“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政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机会。
据了解,该政策条件为包括业主本人在内,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创业时的资本不超过10万元。符合这个条件的微型企业可以得到政府在减免税、贷款、担保等方面的帮助,职工的培训也由政府承担。
经济学家许小年表示:“今明两年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调整、压缩和转型的两年。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应该说不会有好消息,只能是进一步紧缩银根,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企业应该是把现金准备好,把自己的转型做好,静待两年以后的机会。”
南方一家大型国有钢企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钢材价格只能涨价,后果就是卖不出去。公司已经准备着手发展非钢产业,“十二五”期间,公司非钢产业的产值目标是1100亿元。
“这是被迫的多元化发展。”该负责人说。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表示,在通货膨胀压力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许会给农业产业带来机遇。
一个令企业稍感欣慰的消息是,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今年通胀的压力很大,但有信心把CPI涨幅控制在4%。他同时表示,今年新增货币供应量将定在16%。这是一个适当的水平。相关链接
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类别
农副产品约20种:包括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燕麦、大麦、黑麦、猪腩、活猪、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麦被称为三大农产品期货。
金属产品9种:包括金、银、铜、铝、铅、锌、镍、钯、铂。
化工产品5种:包括原油、取暖用油、无铅普通汽油、丙烷、天然橡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