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蚕 助农增收
生意社3月31日讯 蚕桑是重庆市云阳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但由于桑树老化,养蚕方式落后,一直严重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重庆市峻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市科委、外经贸委、蚕桑站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千但村优质蚕茧工程项目建设》、《优质高效生态蚕业生产模式研究与基地示范》和《果叶兼用多倍新桑品种嘉陵30号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推广》《蚕桑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蚕桑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了全县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养蚕43856张,比2007年增加45.3 %,产茧157万公斤,增加49.5%,蚕茧收入4003.5万元,增加154%,实现万元增收农户786户,被重庆市外经贸会授予“蚕桑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一、引进良桑更新改造桑园。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450万元,引进嘉陵30号、嘉陵20号、湘7920良桑穗条,对基地乡镇的1万亩桑园全面进行了更新改造,占投产桑2800亩的35.7%,租地建园3018亩,返租倒包三年给蚕农,让蚕农保住种粮收入的前提下,放心栽桑,学会养蚕,增加收入,待发展起来后再把土地还给农民;新建改造密植桑园5000亩,产叶量增加30%以上。基本达到了建园规格统一化,管理标准相同化,全部桑树良桑化。
二、推广应用现代科学养蚕新技术。一是推广应用统一消毒,小蚕共育,大蚕室外大棚饲养,全县建有小蚕共育室4620平方米,大棚6600平方米,基地乡镇的蚕前统一消毒达100%,小蚕共育率100%;不仅提高了小蚕成活率,而且使蚕农养蚕时间由原来30天左右缩短至18天;二是推广应用省力化蚕台,全县已装备省力化活动蚕台1500套,固定蚕台8000余套,提高了蚕农的劳动效率。三是基地乡镇全面推广应用方格簇自动上簇,提高了蚕茧数量和质量,单张产茧由原来的20多公斤提高到36公斤以上,正茧率达95%,解舒率提高15%,茧收购价2010年达到了25元多/公斤,比过去增加了一倍。蚕茧质量和收购价跃居全市第一。四是推广应用多批次养蚕,由原春、夏、秋三季养蚕发展为现春、晚春、夏、秋、晚秋五季养蚕,提高了复养指数和设备利用率。今年全县五批养蚕达43856张,晚春、晚秋养蚕就达8100张,实现亩桑养蚕3.5张,每张平均产茧36公斤以上,亩桑产茧126公斤,收入3000元,蚕农增收800万元。
三、培育规模化养蚕。促进规模化养蚕,在全县大力培育“十百千”工程。到2010年底已培育“十担”户800户,“百担组”20个,“千担村”10个,养蚕16012张,产茧587410公斤,蚕茧收入1494万元;凤呜镇2010年养蚕17558张,产茧66.72万公斤,蚕茧收入1700万元。
四、不断提升蚕桑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县三个蚕桑基地乡镇(凤呜镇、外郎、大阳乡)利用桑树与瓜菜和薯类作物等的生长季节差,进行合理间作疏菜、薯类作物收入12万元;桑园养鸡2万只,收入104万元;桑园内间作牧草饲养牛羊,年出栏145头(只),收入10万元;利用养鱼17万尾,年收入170余万元。目前正在积极开发桑枝食用菌、桑椹新果品种。
五、引进先进短纺生产技术。从浙江海宏纺织有限公司引进精梳等先进工艺技术,利用长纺绢丝副产品—落绵、蚕茧下足料为主要原料,采用长、短纺设备相结合的新型工艺路线,纺制短纤维绢丝(60-120/N2),提高绢丝短纤维和废料的综合利用,其质量可与长纺绢丝媲美,从而结束了长纺绢丝落绵只能纺制16-35/N2低档油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