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 广西南宁扶贫新路
生意社4月11日讯 今年,广西南宁市财政预算安排产业扶贫资金800万元,在全市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4个,即在隆安、马山等县发展中药材种植3万亩;在马山、隆安等县区贫困村发展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在上林、横县、宾阳等县贫困村发展桑菇配套种植基地3000亩;在全市贫困村发展养猪5000头、养殖家禽10万羽。项目全部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采用异地产业扶贫方式,计划扶持贫困农户1.3万户以上,受益贫困群众近4万人,实现单项年户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
这是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着力实施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举措。
面对挑战转方式
“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加大了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全市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0多个,受益贫困农户13万多户。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01年83万人下降到2010年22万人,10年减少贫困人口60万人。经过前10年的扶贫开发,南宁市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做法,一些贫困村的产业开发零星分散,未形成规模化、基地化和专业化生产;由于生产经营粗放、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车荣福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批示,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该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转变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广泛借鉴先进地区产业化扶贫的先进经验,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做法,在马山、隆安、上林等县逐步探索走出一条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财政扶贫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异地产业扶贫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当地贫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为探寻异地产业扶贫方式有何成功之处,3月30日上午,笔者随南宁市扶贫办到南宁市异地产业扶贫基地之一的马山县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调研。市扶贫办主任覃思源告诉笔者,异地产业扶贫方式,即把政府扶持资金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每个贫困村选择一个重点产业开发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以政府扶持资金入股,由专业合作社在本村或土地资源丰富的临近村屯承包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统一经营、按股分红,所开发的项目由扶贫龙头企业负责资金筹集、市场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保价收购产品等。扶贫企业从贫困农户的扶持资金到账之日起,每年每户保本分红700元,同时有计划地组织贫困群众轮流到示范基地参加有偿劳动,每天劳务报酬40元以上,每年劳务收入在1100元以上。这样,每个贫困户每年从示范基地可获得收入1800元以上,其中分红700元,劳务报酬1100元以上。通过异地产业扶贫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大石山区有生产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由于缺乏土地、资金、技术等造成的难以长期稳定增收的问题。
选准产业抓示范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9年以来,南宁市扶贫办针对上林县是广西十大桑蚕生产基地县之一的特点,在该县大丰镇、西燕镇、镇圩乡、塘红乡、三里乡等革命老区和贫困乡(镇)贫困村,动员组织广大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每年给予上林县市级财政扶持120万元,每年扶持贫困户2000户,每户种植桑树苗1亩以上,每亩种植5000株,公司按每株0.12元回收桑树苗,每个贫困户每亩可得600元。这样,每个贫困户每年种桑至少可得600元以上收入,一般在1200元以上,多则2000-3000元。截至2010年底,上林县贫困农户种桑面积已达6万亩,占全县10万亩桑园面积的六成。种桑养蚕业已成为该县贫困农户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稳定收入来源。
2010年,南宁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又在国定贫困县马山县组织实施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试点,该基地由扶贫龙头企业广西香果人家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种植面积150亩,扶持贫困农户100户,每户以财政扶持资金3000元入股,每年保本分红700元,连续四年不变。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签约入股贫困农户希望政府扶贫部门扩大种植规模。
“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是一件难事,需要做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扎实细致的工作。选准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关键,而搞好产业规划、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画到底则是推进产业扶贫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南宁市副市长温守荣说。
“十二五”开局之年,南宁市明确在全市贫困地区种植中药材、百香果、种桑养蚕、养猪、养鸡等作为“十二五”重点扶持的扶贫产业,以“异地产业扶贫”方式,通过连片示范种植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发展,力争3-5年内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南宁市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从而推进全市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工作进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