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柞蚕—老产业 新变化
生意社4月18日讯 提起辽宁柞蚕,人们自然想到的都是丹东。在国际上,凡是熟悉丝绸的外商,只要提到TUSSAH(柞蚕丝),他们就会说是DANDONG(丹东)。殊不知,现在辽宁柞蚕丝的发展情况已经有了变化。柞蚕历史悠久但在国际上却并不知名的大石桥市,近年来柞蚕发展势头也很猛。而大石桥市柞蚕发展情况也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映射整个辽宁柞蚕产业的现状。
柞蚕业是老祖宗培育的产业。长期以来,柞蚕一直是柞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柞蚕加工业方蓬勃兴起,农民养蚕积极较高。大石桥市是辽宁省柞蚕生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山区柞蚕生产稳步发展,“十五”期间,柞蚕放养面积稳定在3000把(蚕种的单位,南方人称“张”,北方人称“把”),柞蚕年产量在1500吨左右,每个养蚕户年收入为8000~10000元,占年总收入的60%。由于柞蚕业基础较好,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
从大石桥市的情况看,蚕茧销售市场已形成规模,汤池镇已成为东北最大的蚕茧集散地,蚕蛹销售省内外。柞蚕深加工龙头企业能力较强,位于汤池镇的大石桥市绢纺厂每年需原料茧2000多吨,生产的绢丝大部分用作出口,并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600多人。因此,当地涌现出了柞蚕大茧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农民也因柞蚕大茧而富,经济因柞蚕大茧而兴。
多因素致柞蚕产业曾受挫
“十一五”期间,大石桥市的柞蚕生产出现了快速下滑的趋势。柞蚕放养面积大幅减少,产量下降,蚕民收入减少,养蚕积极性受挫。2009年该市春蚕放养面积下降75%,秋蚕放养面积下降70%。
发展柞蚕生产和生态建设存在误区。柞蚕取食柞叶,因此给人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发展柞蚕生产是破坏生态环境。实践证明,柞蚕业是生态产业。柞树在春、夏、秋三季生长比例为6.5︰2.5︰1,9月初以后柞树完成生长过程,此时柞蚕进入大蚕期,其食叶量占全食期食叶量的80%左右,此时柞蚕取食的是已经完成光合作用的废弃柞叶,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同时,柞蚕一生所取的饲料仅有15%转化为蚕茧,其余85%返回给蚕场,为柞蚕场增加肥力,保持柞蚕场的营养平衡,因此,柞蚕生产是一个生态产业,发展柞蚕生产有利于生态建设。
蚕业科技队伍不健全,不稳定。从目前看,各地都缺少柞蚕专业技术人员,大石桥市只有两名蚕业专业干部,由于蚕业技术力量薄弱,培训和指导不到位,有些蚕民就连普通的常规技术都不掌握,所以任其蚕场病虫害泛滥,只能靠天养蚕。这是近年来柞蚕场面积下降、产量减少的直接原因。
柞蚕种质量下降,品种单一。由于蚕种经营单位只图效益,忽视蚕种质量、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大量质量低劣的蚕种投入市场,造成蚕农费工、费力还不得茧,减少收入,甚至赔本。目前推广的蚕种不多,蚕农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各级政府对蚕业生产没有投入,使蚕场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蚕场虫害严重。近年来,在柞蚕区,由于有的农户放蚕,有的农户不放蚕,不能统一防治虫害,致使虫害滋生。一种学名叫“步行甲”的害虫对幼蚕伤害最大,一般药物很难防治。实践看,只有全民放蚕,家家防治,统防统治,才能有效防控病虫害,培育良好的柞蚕饲养环境。
面对大面积放弃柞蚕业发展的倾向,大石桥市高级农艺师、果蚕站站长杨明轩认为,在柞林区放养柞蚕只要坚持“三不放”、“三分之二控制”、“不用芽棵,不用二毛子”,就可以在利用柞林为农民增收的同时,保护柞林区的生态效益不被破坏。
“三不放”即不在高速公路两边放养、不在旅游景区周围放养、不在植被差生态脆弱区域放养。“三分之二控制”即放养的柞树食叶量严格控制在不超过整棵柞树的2/3。“不用芽棵,不用二毛子”即不使用一年生的柞树养蚕和不用春天用过的蚕场继续养秋蚕。
多管齐下助力柞蚕发展
柞蚕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各级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柞蚕业健康、有序发展。
柞蚕生产是柞蚕区的主导产业,它是利用柞蚕这一经济昆虫为人类造福的特色产业。它以蚕场为基地,以培育柞树、增加植被为手段,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点。据了解,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等地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柞蚕生产的发展给予了明确的定位,阿荣旗还将柞蚕场直接从公益林中划出,定位为经济林,取得了明显效果。
目前,大石桥市需要走出发展柞蚕生产和生态建设相矛盾的误区,解决好公益林保护和生态蚕场建设的问题。要合理开发利用山区柞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新认识柞蚕生产在东部山区的重要经济地位。今后建设柞蚕场要有生态意识,要把柞蚕场建设成为高产、稳产、高效益、生态型的蚕场,从而既保证养蚕丰收,又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从大石桥市柞蚕业发展情况看,柞蚕业产业链条已基本上形成,既有养蚕基地,又有销售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但是还需要规范。以汤池镇为中心的东北最大的蚕茧销集散地,每年可经销柞蚕大茧3000吨左右,为当地柞蚕大茧加工龙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010年,辽宁省实施了沙化蚕场补植补造工程,得到了项目县的广泛响应,通过栽柞苗增加了柞蚕场密度。在未来几年,应在继续加大补植补造力度的同时,有所侧重的进行柞树剪枝,通过控制树形增加蚕场面积,提高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和蚕业发展需要。可以说,放弃了柞蚕放养即断了产业链条,加工、销售、出口都会遭受巨大损失。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充分依托资源优势,让农民立足柞场增收,保证企业有充足的原材料,使农民和企业多渠道获利。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蚕业生产有关政策相对滞后,影响蚕业生产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蚕业生产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把蚕场按人口平均分到户,促进了柞蚕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初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适应不了大农业的发展。蚕场少的,经营规模不够,就把蚕场闲置起来,想多放蚕的还没有蚕场,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发展。为了促进柞蚕业的发展,根据现实的农村经济政策,可以提倡蚕场有序流转,把不愿意放蚕的和不会放蚕的蚕场流转到愿意放蚕和有经验的蚕民手里,在广大蚕民中培养些有规模的养蚕大户和蚕业专业户,这样有利于蚕场的保护和建设,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形成规模生产,产生规模效益,充分调动起养蚕户的积极性,促进柞蚕业的恢复和发展。
明确公益林和蚕场面积和界限,抓好生态蚕场的建设和保护。沙化蚕场治理,补植柞树,增加植被,改变蚕场环境,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大事。所以,要在“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搞好蚕场的补植补造和建设工作。
专业队伍的建设是技术兴蚕的根本保证,要注重配齐市、镇蚕业干部,要利用各种渠道,培训蚕业科技人员,培训新农民。要注重培育蚕业示范户和专业户,要继续推广柞蚕保护育、杂交种、“五统一”制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使这些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要抓好柞蚕业的产前、中、后的各项服务,解决广大蚕民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保证柞蚕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