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纺机工业60年:“四大化纤”设备攻坚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4-25 14:34:21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4月25日讯 1972年春天,中央领导下发了“关于进口四套化纤设备”的文件。进口“四大化纤成套设备”,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说白了,进口的设备全是化纤原料的生产装置,而原料出来之后的聚合和纺丝、以及后处理、废料、废液的回收的成套设备都要靠国内自己生产和配套。

  “四大化纤项目”首先是在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展开的。当时,金山石化项目有涤纶、维尼纶、腈纶。因为这个项目进口设备中有年产4.3万吨的聚乙烯醇装置、年产5万吨的丙烯腈装置、丙烯腈的废液处理装置,还有年产2.5万吨的聚酯装置。这些化纤原料产出之后要纺成丝,都要用到相应的配套国产纺织机械设备。

  当时金山已有前期建设的几个维尼纶厂,但每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这样就需要11条成套设备,其中,有不少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在维尼纶项目中,除聚合、纺丝和后处理成套工艺设备以外,还包括甲醛等废液回收处理的成套设备。

  维尼纶设备生产中也有不少关键技术,要自己去克服。比如改进后的YL162型后溶解机的半圆形封头压制,要请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协作完成;这种远距离的协作又促使我们自己制造了1200吨的压延水压机。制造1200吨水压机也有个曲折的过程,是以锻造为主?还是以压延为主?改来改去,最后选择了以压延为主。

  年产5万吨丙烯腈的配套设备的制造难度更大。因为在此之前,成套腈纶的聚合、纺丝和后处理设备,只为2348工程生产过一条线。值得一提的是聚合装置中有不锈钢过滤器、热交换器、反应器和料仓,这些装置的制造都有不少难度,料仓的传动是由下而上,由伞齿轮传动,1米直径的伞齿轮是铸钢件,机械加工只有冶金部的503厂可以加工,不得不求人家协作而成。这个零件在运输途中,大卡车出了撞车事故,差一点要了我的性命,所以我记忆很深。还有原液输送的曲杆泵,也称蛇形泵,是欧洲的专利技术,泵的锭子、转子全是曲杆蛇形——麻花形,材料是不锈钢和橡胶,不锈钢转子如何在车床上车成蛇形,难度很大,当时因为转子生产不出来影响了建设进度。在钱之光部长的鼓舞下,郑州纺织机械厂经过认真研究,在有实践经验的车工师傅钻研下,依据星球自转与公转原理,自己改成了车床夹具,在普通车床上将蛇形锭子车制而成。不少同行惊喜的说:“天下走八圈,没有见过车床能车弯。”就这样金山石化腈纶原液输送泵形成了配套生产能力。

  上海石化金山项目中,还有年产2.5万吨聚酯纺成涤纶短丝,承担生产任务的纺织机械企业按时完成了按照当时年产能力为4000吨的涤纶短丝和后处理生产线的配套生产任务。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于1978年5月建成投产。

  第二个项目是辽阳化纤厂,该厂有年产聚酯8.7万吨、尼龙66盐4.6万吨的进口设备。当时短丝集中在辽化生产,长丝分散到丹东化纤厂生产。短丝纺丝和后处理仍按单线设备年产7500吨进行配套,长丝纺丝利用VC405型纺丝机,生产任务分别由上海二纺机和邵阳二纺机承担。尼龙66盐的聚合纺丝工艺是从法国隆波力公司进口的,辽化有一部分尼龙66盐的纺丝和后处理能力,多余原料的纺丝和后处理分别由河南平顶山帘子布厂和营口、朝阳化纤厂生产。当时,尼龙66盐的聚合、纺丝和后处理设备的图纸、技术资料由法国提供,VC251型反应器、VC271型聚合器和输送装置、纺丝机和牵伸加捻机等,全部由国内生产配套而成。辽化于1981年9月建成投产。

  天津市石化总厂的配套相比之下比较好办,该厂具有VD406型纺丝机和LVD802后处理以及卷曲、切断、打包生产线,具有年产对苯二甲酸、二甲脂9万吨的产能,也就是具有年产9万吨聚酯装置的涤纶纺丝和后处理设备。1981年6月单线年产7500吨的6条生产线设备正式投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天津石化公司最终还是把这6条线拆掉卖给地方上的小型化纤厂,以进口成套设备替代而告终。

  四川维尼纶厂利用四川的天然气资源,生产聚乙烯醇纤维。当初进口生产装置时,只进口了年产90000吨醋酸乙烯和相应的乙炔装置2.8万吨部分。聚乙烯醇的纺丝和后处理设备按照产品分工,沿用9个维尼纶厂和上海金山维尼纶项目的成套设备进行分工生产。四川维尼纶厂终于在1979年12月建成投产。

  从有关部分测算的数据可以看出,“四大化纤”项目建成后,合成纤维产量达到24万多吨,相当于500万吨棉花,可以织布13.3亿米,其中涤棉布6.33亿米,为解决人民穿衣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来全国取消布票打下了基础。纺织机械企业为“四大化纤”设计、制造、提供了成套设备,国家对纺织机械工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促进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特批进口了481台关键金属切削机床。通过“四大化纤”项目建设,合成纤维成套设备的技术有了新的提高。通过这些工作的实践,使我们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使纺织机械工业获得了新的提升。(吴永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涤纶  纺织机械  尼龙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