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棉纺优势企业特点
——2010年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分析
不同产业情况分析
从以生产牛仔布、色织布、色纺纱为主的企业数据分析看,色织布产业是盈利能力高、发展稳定的产业;色纺纱产业的利润率排在第二位,同比增长62%,是增幅最高的产业,2010年色纺纱产业的盈利水平大幅提高;牛仔布产业的利润率高于棉纺企业,并高于前百名企业的平均水平。
社会贡献率指标将有所改善
社会贡献率指标的含义是:企业使用一定数量的资产,为社会提供了多少贡献总额。但在我国棉纺织行业排名中,大、中、小企业间的资产总额差异大(作为分母),对大企业来说,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其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将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考虑明年将其替换为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排名。
人力资源及薪酬分析
前百名企业中,技术、研发人员约占10%以上,同比增长6%,应付工资同比增长近26%。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看,前百名企业的福利以及各项保险费基本覆盖。
领导层学历水平逐渐提高
我国纺织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呈“金字塔”型,学历水平整体偏低。前百名企业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员工约占总员工人数的近50%,高中学历占36%,本科、研究生占比5%以下。企业员工学历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纺织行业对科学技术以及创新等方面要求增加,使得对高学历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大。
我国纺织企业员工的主要特点为:领导层学历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并向高学历转移。前百名企业中,高中学历的领导层人数同比下降4.8%,领导层中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同比增长均为5%左右,领导层学历水平在逐步提高。
人均工资较快增长
2010年,棉纺织企业取得了较好效益,工资及福利水平较上年整体增长。在前百名企业中,人均工资在2万~3万元/年的企业占43%,工资在2万元/年以上的人数增长速度最快,达18%以上。
棉纺产量及产品生产分析
生产能力
前百名企业中,环锭纺产能合计为3583万锭,约占全国环锭纺能力的近30%,同比增长4.58%。其中转杯纺合计47.97万头,占全行业的总头数约21%,与2009年相比略有增长。2010年,棉纺主要企业的产能增加与市场火爆有关。目前,棉纺企业发展呈集团化趋势,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产能集中在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手中。
产品与产量
从前百名企业的产品及产量分析看:纱线平均号数2010年为20.03号,同比下降0.32%;合计生产纱线541.4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纯棉纱占比为76%,纱线中转杯纺产量80.69万吨,同比增长近6%,占比为15%。
有30家企业的纯棉纱产量低于2009年水平,共计约5.86万吨;棉混纺纱91.67万吨,较2009年增加6.3万吨;纯化纤纱32.48万吨,较2009年减少0.5万吨。纱线品种结构占比分析:纯棉纱占比77%、棉混纺纱占比17%、纯化纤纱占比6%;纱线中精梳纱比重为47%,远高于全行业28%的水平。2010年原料价格高涨及市场需求促使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相关省情况
前百名企业中,其中山东棉纱产量199万吨,占前百名企业总产量的37%,纱线中的转杯纺产量是36万吨,占前百名企业总产量的45%;江苏纱产量114.8万吨,占比21%,其中转杯纺10万吨。山东企业生产的纯棉纱占前百名企业总产量的比重在90%以上,浙江的棉混纺纱占比为32.5%,江苏化纤纱占比为10.2%。
技改与信息化投入
前百名企业用于设备技术改造的费用为79.94亿元,增长33%;信息化投入为4.8亿元,增长33%。排在前五省的企业在2010年平均技术改造投入资金,浙江最高为2.16亿元;河南第二,为1.22亿元;山东第三,为0.97亿元。
信息化投入方面,山东最高,达960万元;河南第二,为780万元;江苏第三,为0320万元。
2010年,绝大多数棉纺织企业都有较好的收益,虽然企业面临能源、人力缺乏的压力,但随着政府与协会的大力引导,企业进行设备改造与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很高,信息化建设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棉纺织行业建设的热点。
2010年,棉纺织企业面对多种压力,已经意识到采用先进的设备与生产方式是必须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