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政策治理通胀的思考
5月3日,央行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下一阶段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把这份报告与上一份《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可以看出在目前通胀高企的严峻形势下,货币政策所表现出的连续性。
众所周知,为了治理通胀,央行近一个时期以来,频繁使用从紧的政策工具。自去年10月20日首次加息以来,目前已经连续4次加息、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种工具共计使用11次,几乎平均每月要使用两次,这种频繁程度在央行调控历史上还是很少见到的。可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通胀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抑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5.4%,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一般认为,通胀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是因为导致通胀的各种因素依然基本存在。比如,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依旧,不少农副产品的价格还停留在较高价位,原材料价格与劳动力工资的上升从成本方面推高了CPI。从外部看,国际输入型通胀对CPI的压力较大。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4月27日宣布,总计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将如期于今年6月30日结束,并维持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将和全球其他国家的紧缩货币基调形成进一步反差,而这种货币政策的不一致将进一步加大全球性的通胀风险。特别是增大了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调控的难度。
就货币政策的运用而言,之所以还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政策效力的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外,则是因为就反通胀而言,可以说货币政策的力度还不够强,而这又是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同时兼顾确保经济增长与抗击通货膨胀两个目标。相比之下,美联储在运用货币政策抗击通胀时,则基本只以反通胀为目标,而不受经济增长率目标的约束,只要不引起经济衰退即可。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胀是以保证经济增长为前提的。在如此的思维考量下,由于唯恐伤及经济增长,则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不可能一次下手太狠,只能是“慢牛”式的逐步推进,边走边看。以此来推断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则如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说的那样,必然是有限度地继续使用各种政策工具的组合。周小川行长在博鳌论坛上关于“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上限”的表态就是这个意思。一方面,CPI的下行速度会相对较慢,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也不会因强力反通胀引发经济的震荡,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