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扑朔迷离 研究机构分歧明显
经过上周暴跌后,昨日商品市场全线放量反弹。证券时报记者就目前市场状况,采访各大期货公司研究所所长,注意到各方分歧非常大,6家研究机构中有3家中长期看跌,但有3家认为上涨趋势未改变。
上周,CRB商品指数下跌8%,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单周最大跌幅,纽约油价跌14%,破100美元/桶,白银单周甚至暴跌近3成,市场空头氛围凝聚。不过,昨日国内期货市场出现强劲反弹,以橡胶为领涨品种,全日上涨3.17%,并且多品种集中涌入抄底资金,持仓急剧放大,橡胶全日增仓近1.39万手,棉花增仓3.18万手,白糖增仓4.50万手。一时间,市场行情变得扑朔迷离。
证券时报记者为此采访6家期货研究机构,其中有3家认为市场已经转熊,但有3家认为上涨趋势未改变。
“棉花、橡胶和有色金属见顶比较早,主要与中国收紧货币政策有关,而国际上CRB商品指数是刚刚才开始掉头,市场还没有跌透。”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郭洪均表示,从中期来看,美元和大宗商品都已转势,美元反弹,商品价格震荡下行。
广发期货研究总监邹功达和象屿期货董事长洪江源也站在空头一方。邹功达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商品需求不足,主要是靠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撑商品价格,但现在全球流动性收紧的趋势已经明确,商品市场金融溢价将会消退。洪江源则认为,当前是第一波下跌,从时间窗口来看,6月底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金融市场可能再次发生系统性共振。
全球政策性收紧在去年已经发生过一次共振。2010年3月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4月份国内房地产新政调控,加上1月份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2009年底最高的29.64%陡降至2010年6月的18.45%,诱发市场暴跌。上证指数在7月初最低下探到2319点,国内文华商品指数4月到6月期间下跌了近20%。经济二次探底的言论四起,这也迫使之后国内货币政策有所放松,美国祭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形成进一步通胀的局面。
而另外3家机构是继续看涨商品牛市。平安期货研究所所长明枫表示,根据历史经验,白银作为最后一个上涨品种,虽然暴跌往往是转势信号,但目前市场通胀预期没有改变,商品在第二季度打底后还有望继续上涨。他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数据参差不齐,量化虽然结束,但宽松还将继续,美元反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国内通胀和加息进程与2003年~2007年非常接近,现在正进入上半场休息。“即便真的转势,至少也要在9月份构成一个双顶。”他说。
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周波表示,大宗商品此次暴跌使价格得到了修正,尤其是前期涨幅较高的橡胶、棉花等,经过这次下跌其价格回到较合理区间,再次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大宗商品价格往往是上涨时间较长,下跌非常迅速。下跌是市场担忧情绪的释放,只要经济活动依然保持活性,经济发展向上趋势没有改变,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就不大,除非国内发生房地产市场崩盘事件。”她表示,“相对来看,二季度市场震荡筑底概率大。”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也认为,目前市场回调,大的上涨趋势没有改变。因为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宽松货币政策看不到收紧迹象,国内政策也可能适度放松。大资金可投资的领域不多,商品市场容量又有限,只要一部份资金流入,就会推升价格。目前国际原油成本是60美元~70美元,只要油价跌到90美元就会激发投资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