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国内婚纱礼服市场的发展趋向
生意社5月12日讯 从婚纱礼服作为舶来品进驻中国市场到如今的数几载间,婚纱礼服业和从前相比已经成熟了不少,然而和国际市场做比较,无论在产品创新与结构、系统管理还是在渠道扩张等方面,国内行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仍需进一步的提升。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业内人士要把行业做大做宽,应当洞悉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向,做出正确的决策。
秉承传统,积极创新。
当谈到婚纱业发展的弊端时,国内市场所特有的款式仿制抄袭现象是所有人为之头疼的问题。随处可见的婚纱小作坊由于缺乏设计上的人才,仿制成了他们谋生的手段,以致国内婚纱很少有亮点,更谈不上一系列个性鲜明、具有特色的产品。对此,婚纱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显得势在必行。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于生产工艺设计方面在婚纱中融入新的元素,在交流中将文化的不同特色互相贯通,而不应该裹足不前,将封存多年的款式不断地翻新,这样的产品只能令消费者产生视觉上的疲劳,甚至是对企业形象的质疑。但应注意的是,创新应当做到点上,在努力推出焕然一新的产品的同时,还必须将产品做精做细。要做到这点,第一就是在婚纱的制作上要求从面到点,在设计、选料、裁缝上不可有任何一点的疏漏。其二则是服务必须跟上,让婚纱的销售与相应的服务匹配,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创新,是在接下来行业的发展中,所不能忽略的关键一步。
升级品牌,加快品牌建设。
在国内,被人所熟悉的婚纱品牌屈指可数,然而,这少数的品牌不仅名气不够响亮,其品牌质量也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加上小作坊的冲击,婚纱品牌的位置岌岌可危。因此,作为品牌自身,品牌管理者不应满足于现状,在发展的路上阻滞不前。品牌的建设,在当前婚纱市场仍极为不平衡的状况下,显得迫在眉睫。品牌的建设,需要从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方能赢得消费者喜爱,在行业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亦应趁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入驻中国市场的时机,去糟取精借鉴大牌的做法,结合自身对本土市场充分了解的优势,加快自有品牌的建设。而一个品牌的提升,带动的是整个行业的提升,这对提高国内行业整体水平,扩大国内婚纱在国际市场的名气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
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从过去单一的线下销售,到网店兴起,再到如今微博盛行,网络为商家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且与消费者的联系更为紧密。从以往简单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到电视的视觉动态的宣传,再到如今更为多样的橱窗广告、走秀广告,商品的宣传已经走出媒体,日趋生活化。婚纱生产商应该认识到网络时代对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并突破思维惯性,敏锐地预测接下来所会发生的变化,将销售方式化简为繁,努力开拓更为多样的销售渠道。再化繁为简,与消费者进行最直观的互动接触,让商品在更大的地区里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识、接受,最终赢得品牌声誉,取得超过预期的销售量。
行业走向产业集群。
现今,中国的婚纱业还显得十分涣散,单独的个体经营是现在产业经营的主要形式,而在物流运输、信息的获取与反馈等各方面都尤为滞后和不便,缺乏灵活性,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使企业的纵向发展和远距离操作的效率低下,因此形成一个整体的、综合的产业,将是大势所趋。当然,一个行业如果能走向产业集群,那么这也必然将是一个成熟的、高效的产业。有规矩便成方圆,产业集群必将形成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行业内在法则,这对于改变如今婚纱业互相抄袭、互相仿制的现象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尽管实现产业集群需要较长时间,但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行业最终会两级分化,剩下产品加工型企业和品牌型企业。
小型加工厂、个体加工坊在市场上尤为普遍。缺少切实有效的管理,以及具备相关的婚纱专业人才,小加工坊往往都极难有自己的产品面世。而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将扼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将扰乱行业秩序,灭顶之灾也在所难免。所以,此类加工坊被行业淘汰,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过滤之后,将剩下大型的加工型企业以及品牌型企业。行业高度成熟,而这也是从业者所期待的最终模型。
尽管现在婚纱礼服行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但发展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尽善尽美的行业是不存在的,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可以预见的。对此,根据发展趋势调整策略,是商家所必做到的,也是大势所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