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通胀压力犹未解 库存调整导致经济放缓势已成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5-16 09:11:26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收藏
生意社05月16日讯

  通货膨胀阴影还不见消退迹象,人们对经济下滑的忧虑却已悄悄升温。

  年初以来,为了控制物价上涨,中国政府各部门各显神通,既有中央银行动用各种工具收紧货币,更有国家发改委连续约谈各个行业重点企业。

  然而,通胀困境并未因此得到缓解。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虽小幅回落,仍位于5%以上的高位。

  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关键性指标,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增长5.3%,高于市场此前5.1%左右的预期,涨幅仅比3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则由3月7.3%的同比增速下降到6.8%。

  数据公布后第二天,央行再推紧缩政策,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调控意味异常明显。

  “虽然说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但是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还是比较大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目前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未出现明显改变,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国内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价格上涨压力仍不可小视。

  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水平却居高不下。尽管“硬着陆”的风险较小,中国经济已步入调整期,紧缩政策亦很可能因之进入观察期。

  挥之不去的通胀阴影

  4月CPI同比增幅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5%,非食品价格上涨2.7%。如以环比数据来看,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则上涨0.4%。

  盛来运介绍,天气好转、供给增加等因素推动4月蔬菜价格环比下降11.2%,由此引起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4%。另外,在4月CPI的涨幅中,有3.1个百分点是翘尾因素,占同比涨幅的58.5%,新涨价因素仅占41.5%。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随着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回落,以及持续货币紧缩政策对非食品价格增长动力的消弭,通胀水平有望从三季度开始呈现回落态势。不过,如果非食品部门价格环比增速持续维持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上,三季度CPI同比增速仍将在5%左右的水平上居高不下,四季度CPI也将保持在4%之上。

  由于基数效应、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多数经济学家仍相信,全年通胀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不过,4月数据所反映的情景,还是给通胀预判增添了不安和疑虑。通胀风险不仅局限在非食品价格能否得到有效抑制上,食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也可能在政府干预的影响下,再度企稳甚至反弹。

  “这个数据很难被视为好消息。”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姚炜判断,食品价格下降主要归因于蔬菜价格下降。可一旦菜贱伤农,政府将开始稳定菜价,这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令食品价格重新企稳。CPI可能在二季度末再度攀升。

  “目前来看,5月蔬菜价格下跌的压力依然大,但这可能加剧6月及其之后月份的物价上涨压力。”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

  4月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进口商品价格也水涨船高,输入性通胀压力攀升。临近5月,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美元升值一度引领以白银为首的商品连续大幅下挫,铜、铝、铅等金属品种同样承压下行,原油价格甚至一度跌破每桶100美元的重要关口。大宗商品扑朔迷离的走势令投资者备感困扰,更使对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的预判变得更加艰难。

  在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看来,欧洲央行短期加息可能性降低,美元大幅升值。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有进一步恶化趋势,且美国经济数据不见好转,投资者重拾疑虑。诸多因素导致市场风险情绪发生转变,并引发近期国际大宗商品的暴跌。“不过,大宗商品因此承压下挫的趋势,可能仅是短期波动,而非长期趋势。”汪涛称。

  “升值可以降低国内的通胀压力,但仅仅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崔历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称,升值可降低进口价格,但当前国内通胀压力更多来自于结构性和长期性的内部因素。“在外部环境没有好转前,政策仍以刺激内需为主,而诸如拉动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本身就对通胀会形成压力。”崔历称。

  增速放缓势成

  也许因为人们对通胀已见惯不怪,更多担忧源自经济放缓和需求疲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较3月回落1.4个百分点。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52.9%。

  通胀不止,紧缩不已。这本来是市场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共识。但如今通胀居高不下之际,工业增加值、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指标却呈现疲软态势。市场中出现另外一种担心:紧缩政策不断,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将陷入滞胀陷阱?

  “现在还没有出现这种危险的信号。”汪涛认为,虽然较之去年,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但政策过度紧缩导致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极低,而且政策有灵活调整的充分空间。“通胀很可能在夏季见顶,如果经济显现疲态,政策宁可松些,也不会偏紧。”

  在她看来,近期经济数据疲软更多与库存调整有关。去年年底以来,由于信贷和流动性环境较宽松,市场对投资品需求增长也较快,企业也相应提高库存,但其实最终需求并没有那么强,企业只能减少库存。这种“去库存”的现象在4月表现较为明显,因此相关数据也受到影响。

  “更大风险在于,近期很多地方都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某些地区的工业生产。”汪涛称。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在预期下半年通胀压力缓解、终端需求放缓以及资金占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三季度库存回调的可能性大。而这将成为导致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的因素之一。

  鲁政委称,考虑资源供需矛盾制约、淘汰落后产能影响以及交运设备制造低迷,工业生产不乐观。不过,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整体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正常区间,无需为过度下滑担忧。同时,紧缩政策显现成效,决策层可能会因此放缓紧缩步伐,5月虽仍可能上调一次准备金率,但应不会再次加息。

  内需放缓,导致进口增速放缓超出预期,4月中国贸易顺差意外飙升至114.23亿美元。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4月,中国出口1556.9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同比增长29.9%;进口14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14.23亿美元。

  主要的大宗商品品种在4月的进口均出现放缓。海关数据显示,铁矿砂及其精矿、成品油、钢坯及粗锻件、废铜等商品,4月进口增速较3月均有20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落。

  “进口骤降可能也更多与库存调整有关,前几个月进口比较强,积累了一定库存。另外,日本地震导致产能中断,中国从日本进口增速大幅回落,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汪涛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如扣除价格上涨影响,仅看进口量变化,进口增速要比21.8%小得多。这验证了中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的判断。出口短期受外围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提振,但无法长期保持在当前的水平之上,未来数月仍可能出现下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通胀  放缓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