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2010植棉效益增45% 七成籽棉已售
一、2010年滨州市棉花生产情况
2010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226.7万亩,比2009年增加15.8万亩,增幅达7.49%;单产70.3公斤,比2009年减少10.1公斤,减幅为12.56%;总产264.44万担,比2009年减少46.36万担,减幅为14.92%。2010年棉花单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8月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涝灾的影响,棉花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导致单产下降。
二、2010年棉花生产成本及效益情况
2010年棉花亩生产成本为896元,较2009年增加124.3元,增幅达16.11%。其中,活劳动成本为414元,较2009年增加186.70元,增幅达82.14%。活劳动成本快速拉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工费大幅度上升。2010年物化成本为482元,较2009年减少62.4元,减幅达11.46%。物化成本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农资特别是化肥价格下调及当年病虫害较轻、用药量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目前,全市已售棉占总产量的73.90%。平均销售价格为11.30元/公斤,较2009年增加4.73元/公斤,增幅达72%。已售棉亩收入1993元,较2009年1528.50元增加464.50元,增幅达30.39%。2010年植棉亩纯效益1097元,较2009年纯效益756.80元,增加340.20元,增幅达44.95%。2010年植棉纯效益比种粮纯效益多118元。
三、进一步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千方百计抓好降本增效。鼓励各县(区)通过统一招标采购或团购棉花良种,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用种成本;通过统一适时播种、统一肥水运筹、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化学调控,严格控制和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扩大农业机械作业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植棉综合效益。
二是加大力度强化科技兴棉。广泛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广播电视讲座、举办培训班、开办田间学校、赶科技大集、印发明白纸,不断提高广大棉农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推广应用棉花良种,大力实施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充分挖掘高产优质良种的增产潜力;继续推进棉花高产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市棉花生产的整体发展;加强基本棉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壤改良、沟渠路桥涵闸配套等方面增加政府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棉田,实现棉花稳产高产。
三是科学有序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规模集约生产,突出各植棉县(区)区情区位优势,进一步调整和规划棉田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实现一熟春棉向优势县(区)转移,发挥大县(区)、大乡(镇、办)、大村棉花生产优势,向规模植棉要效益;强化龙头企业作用,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和扶持棉农成立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让棉农既参与生产又参与流通,推进棉花生产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