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得心跳,跌得心慌 纺企如何应对弹性棉花
去年每吨1.8万元,今年年初每吨2.8万元,棉花价格急涨,让很多棉纺企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最近几个月,棉花价格又如坐上了过山车一般直线下跌,跌去了近30%。“涨得心跳,跌得心慌”,一些棉纺企业用这样的词语形容自己的心情。
棉花为什么会急涨急跌?那些坐在过山车上的企业又怎么应对如此有“弹性”的棉花?
“我们厂的棉花原材料价格已经从年初每吨3.3万元跌到现在的每吨2.5万元了。”浙江双可达纺织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是每吨跌去了8000元,棉花价格仍然属于高位,而棉纱线产品的跌幅则更大,这不光导致很多企业订单减少,且产品利润缩水明显。
不仅是棉纺企业,以人造纤维为原材料的轻纺企业也有同样遭遇。“人造纤维的价格也从年初每吨2.9万元的价格,跌至目前的每吨2万元。”萧山一家化纤企业主吴先生透露,棉花价格波动,同样牵连化纤行业。
棉花价格如此波动,一年时间大起大落,出于什么原因?“大多是人为炒作,去年一年从每吨1.8万的价格到年底每吨2.8万,于是棉农在去年年底就大量囤货。然而等到新棉逐步上市,棉农手里的棉花就不值钱了,一抛售就容易导致价格"跳水"。目前的价格算不上偏高,但也不低。”杭州市经委纺织工业处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分析。
棉花价格“跳水”,首先影响的是下游订单。浙江双可达纺织的销售人员说,这个月的订单数量,至少减少了50%。“下单的客户是买涨不买跌的,棉花涨得厉害,(他们的)订单下得就多,棉花跌得厉害,客户下单就减小,因为客户怕现在下了订单,后期面料跌得更厉害。”
“这两天我闲得慌。”萧山的纺织企业主吴先生表示,虽然订单少了,工厂依旧不会停工,纱线成品的库存量达到了原先的好几倍。
“库存量非常大,产品先生产出来,放着再说。”富阳另一家棉纺企业不光面临订单少,“长期的单我也不愿意接了,现在利润非常低了,降了30%,再接就要亏本了。”该企业的负责人赵先生说。
面对疯狂的棉花,充满变数的市场行情,有些棉纺企业面露疲惫,“硬撑”是无奈之举,“能撑过去就撑过去。”浙江双可达纺织的销售经理坦言,目前的市场行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差不多,几乎到了谷底。“往年还能看得到棉花价格反弹的希望,但由于目前棉花价格还有可能再跌,反弹希望不大。”
“目前我们对于棉花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了,这是逼不得已。”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是众多纺织企业中受到影响较小的。总经理孙伯勇说,由于棉花价格总是大起大落,做棉产品的风险极高。去年上半年,孙伯勇开始考虑调整产品结构,也正是这次调整,让他幸免于最近一年“疯狂棉花”的影响。
“尽量生产化纤和混纺的产品,降低对棉花原材料的依赖,目前棉花只占所有产品原材料的20%。”孙伯勇说,混纺产品由三种以上的材料制成,这也使得产品避免受某一种原材料的牵制,降低了风险。
若棉价一直下挫,从事相关产业的人,该如何准备而不至于被动呢?
“没有应对办法,只有静观市场变化。”吴先生表示,未来的行情太难预测,唯有等待行情好转。而近期,他已经停止进大量的原材料,谨慎囤货。
减少原料库存是多数企业躲避风险的办法,“棉花库存量从原来的三个月控制到一个月内,这已经是保证生产的极限值了。”孙伯勇说,目前的状况很可能是,进得越多亏得越多,减少库存是条件反射。
“我觉得目前情况下,涉棉业务的企业一定要低存货。加工期要缩短,要严格合同,强化资金安全。守住自己的银子,该出手时再出手。”一位棉纺业的资深买手向记者表示。
对此,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发表评论说,“今年国外企业下订单均较为谨慎,面对棉花的大幅下跌,大型企业生存状况尚可,很多小型企业面临倒闭。库存高企导致可支配资金的紧缺,各大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有好有坏,正处于产业转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