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服装厂大面积“半停工” 街上再现1元衣服
生意社5月27日讯 1元服装再现上下九。
制造业“冬天”不期而至1元服装再现上下九
”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深度调查之一
美国经济显示出滞胀迹象。在一季度经济增长大幅下滑至1.8%的情况下,美国4月CPI却同比上涨3.2%,高于市场预期,而与此同时,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环比增长却低于市场预期。中国方面,尽管外贸和经济增长数据依然强劲,然而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在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挤压下,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冬天已不期而至,大片服装和鞋类工厂处于半停状态,少数企业开始倒闭。
销售情况:1元服装店再现上下九
近日,记者在广州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价格的提升导致服装、鞋业等低端制造业的订单忽然大幅萎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大片工厂处于半停状态,一些中小型企业纷纷关门停业,少数企业开始倒闭。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的不少店铺,是专门做低价处理工厂尾货或者库存清理生意的,直接连接工厂和消费市场。对于中国服装和鞋类加工制造业的冷暖,这些店铺的报价无疑是一个温度计。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不少工厂倒闭,亏本清货,上下九曾经出现1元服装店。昨日,记者走访上九路和人民中路,发现1元服装又重现江湖。
在上下九路,一家店铺打出了“最后一天甩卖”,入口处一堆衣服开价“3~9元/件”。该店员表示,听说最近倒闭工厂多了,这些便宜的衣服也多了。
记者又发现一间1元服装店,只见门口挂着几件毛巾料的纯棉童衫,一块“超值特卖1元/件任拣”的牌子格外醒目。这些服装大多为纯棉制品,质量还不错。服装店老板向记者表示,最近工厂的尾货似乎特别多,卖都卖不完,因此挑选空间也比较大。
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黄学明告诉记者,上九路一带甩卖的十几元以下的衣服都是低于成本价销售。与2008年相比,当年是很多外销货发不出去转内销,而如今的甩卖是因为工厂过量生产的积压货以及倒闭工厂的清仓货。
生产情况:服装厂出口订单减半
广州市增城新塘镇是全球知名的牛仔生产基地,素有“天下牛仔三分有其一”的美誉。5月19日,本报记者亲赴新塘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服装加工行业已提前步入了“冬天”。
李永强是新塘一家服装厂裁床车间的主管,他所在工厂有五六百名工人,专门代工品牌童装牛仔服装,三分之一的订单是内销单,三分之二为来自欧洲的外单,此前工厂每个月出货可达22万~25万件,但从3月开始订单大减,如今,每月出货连10万件都不到,减少了一半以上。李永强表示,最近在新塘一带,倒闭了不少小的服装厂,即使大厂也没多少货可以做。
迪泰纺织是一家中型服装厂,老板湛家和夫妇是新塘本地人。下午3时,本应是忙碌的时候,然而记者看到,工厂内几百平方米的制衣车间只有几个人在车衣,大多数机器闲置。
据厂长介绍,工厂有七个机组,现在只开了3个机组,目前几乎所有的订单都做完了,新的订单跟不上,很多工人都放假休息了。
湛家和夫妇表示:“今年形势比金融危机前还要严峻。”据其介绍,往年的淡季要从5月中下旬才开始,而今年淡季提前了一个多月,从3月底订单就大幅减少。
位于新塘大敦路的柒哥服装厂全部做内销市场,然而中午时分,记者在生产车间见不到几个人,只有一楼堆放了成衣。合伙人之一的闫敦全介绍,中午工人都吃饭去了,不过记者从空空荡荡的车衣间可以判断,机组的开工率应该是很低的。闫敦全介绍,和去年同期相比,该厂的订单至少下降了2~3成。
阎敦全指着满街的服装厂称,即使是白天,开工时也会开灯的,没有开灯的,就处于停工状态。记者观察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工厂都没有开灯。
鞋企订单萎缩三成
陷入困境的,不止是服装生产业,还有鞋业。
郭振华是中山三乡镇宝福橡塑制品厂的老板,该厂专门为大型鞋厂提供鞋材。其表示,整个鞋业现在开始进入了寒冬,过去一年鞋业的综合生产成本上涨了30%~40%左右,使得目前国内鞋厂报出的价格偏高,不少国外客商将订单转向了越南等其他国家。
郭振华表示,广东这边主要生产中高端鞋,从去年10月份开始,订单萎缩了30%左右;福建晋江主要生产中低端鞋,受冲击更大。他近期赴晋江进行了考察,发现那边情况比金融危机前还要严重,没有订单,工人也散了,许多工厂关了门,最近,大家都在撑。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不愁订单,却因为招不到工人而不敢随便接单。
“目前,工厂运作的生产线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多一点。”昨日,位于增城石滩的广东海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陈五四告诉记者。而导致这一原因的,并非没有订单,而是招不到工人。陈五四介绍说,2003~2004年,该工厂的工人数量达到18000人左右,但是现在广州的工厂只有5000人。增城工厂的生产规模也不断缩减,金融危机后,生产线缩减了一半,目前运作的生产线只有1/3多一点了。
而为应对这一问题,海丰鞋业已在湖南、梅州等地设了两个分厂了。不过,三个工厂的工人总数还是比最高峰时少2000多人。陈五四告诉记者:“我们不愁订单,但是由于招工难,我们是有单不敢接。”
随着广州招工难度加大,该公司已经计划将生产环节全部撤出广州,在广州打造总部,保留研发和物流。“随着内地城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将有更多的工厂往内地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