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数千亿银行存款大搬家再次上演 或致加息重启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6-04 14:01:57  来源:华夏时报 收藏
生意社06月04日讯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同时各家银行4月份的居民储蓄存款锐减,其中住户存款(较居民户范围更宽,统计上包含了个体经营户存款)的净减少额就达到了4678亿元之多。

  事实上,近几年发生存款搬家在千亿以上规模的现象并不常见。

  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2007年4月、10月及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国内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均发生了多则近7000亿、少则1600多亿的搬家现象,同期股市也出现了7%~21%的涨幅。

  此次不同往常。正当业内认为“存款搬家能为股市做贡献”的时候,4月存款的大幅减少,却没有刺激股市的上涨。

  上证指数在4月18日摸到年内最高的3067.46点之后一路下行,至今未有反弹迹象。4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为1451.41亿元,较上月还减少了172.6亿元。股市吸纳储蓄资金效应不复存在。

  如今,存款照样“搬家”,但目的地已经不是股市了,那存款流向了哪里?

  不同以往的搬家

  人民币存款为何锐减?业内普遍认为与“实贷实付”制度实施有关。一方面,企业贷款难导致前期自有资金支出增加;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为了应付时点考核,此前惯用的在月末左手倒右手(贷款转存款)的伎俩,也难以为继。

  月末、季末冲动之后增长乏力,也是锐减的原因。《华夏时报》记者查阅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一年的金融数据发现,每年的4月、7月、10月是存款集中流失的月份。

  可以发现的是,存款集中流失的三个月,都是季末考核冲时点之后的首个月份,“一是后续增长乏力,二是银行为了冲时点而到处腾挪的存款,又恢复到原位。”安信证券高级分析师景晓达表示。

  同时宏观数据依旧“不给力”。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这比同期活期0.5%的存款利率还高十倍多。同时这一年多来,在连续加息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也仅为3.25%,三年期存款利率不过4.75%,都明显低于CPI增速。因此,银行储蓄搬出银行似乎是更合理的选择。

  而事实上,存款搬家并不罕见。以最近的一次存款搬家为例,2010年10月,根据央行统计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1769亿元,明显低于9月1.45万亿元、2009年同期2897亿元,环比更大幅下降88%。

  存款搬去哪里?数据显示,就在央行公布2010年10月信贷数据(2010年11月11日)的前一周,中登公司披露数据,当周(2010年11月1日—5日),股市周开户数创当年11个月以来新高,同时持仓账户数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周末,A股持仓账户数为5427.47万户,较前一周增加27.98万户,A股账户的持仓比例升至36.35%。

  存款搬家将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以存款集体出逃的2010年10月为例,当月A股主要股指深证成指以16.56%的月度涨幅居全球主要股市股指榜首;上证综指当月累计上涨12.17%,表现亦居全球主要股市股指前列。

  如今,存款还是照样“搬家”,目的地却已转变。

  一方面,上证指数在4月18日摸到年内最高的3067.46点之后一路下行,至今未有反弹迹象;另一方面,新增A股开户数环比下降。根据中登所数据显示,仅以2011年4月25日-29日当周为例,新增A股开户数为24.85万户,较前一周下降5%;截至当周末,A股持仓账户数为5681.58万户,较前一周还减少3.59万户。

  在楼市方面,和去年急促反弹相比,今年4月份的内地楼市也显得“低调许多”。除北京、上海外,今年4月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的新房成交量均环比大幅下降。

  青睐信托

  “最近有什么新信托产品卖,年息15%的还有吗?”某股份制银行下属分行一位业务经理最近不断接到客户和朋友们的咨询电话,“一天差不多十多个。现在银行员工有时间就卖信托产品,有点像早些年的代售保险和理财产品,一家银行可以动辄卖十几个亿。”

  为何如此火爆?上述业务经理坦言,“是宏观环境造成的,楼市车市遭遇限购令,股市跌跌不休,最大的矛盾在于,货币政策从紧导致体制内资金萎缩,但CPI高企,说明体制外资金增加。”

  根据用益信托统计,仅4月共发行银信合作产品803款,预计全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4528.14亿元,平均每款产品规模达到5.64亿。如此一来,信托产品找到了新的机会。但问题是,信托公司由于没有自己的渠道,最终还要依赖银行渠道销售。《华夏时报》记者获悉的利益分成大致是,银行代销手续费佣金收取5%—7%,信托公司收六个点左右的信托管理费。

  而记者注意到,最近各家银行代理销售信托产品主要为地产信托,其中最突出的是“保障房性质”的信托产品。“在1.3万亿投资保障房资金中,敏感的信托资金正虎视眈眈。”用益信托分析师李旸表示。

  2010年信托产品市场共发行23款保障房信托产品,但今年一季度此类产品就发行了14款,募集金额达33.9亿元。同时,保障房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节节攀升。

  以正在发行的瑞信棚户区改造项目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例,其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9%,认购金额100万元起。而湖南信托的上述两款“保障房”产品认购起点更低,分别为50万元和70万元,但对比收益率,中融信托的鄂尔多斯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年化收益率更高,是9.5%-12%。

  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该私人银行部今年开始已经销售了天津、北京、昆明三个保障房信托产品,募集资金规模分别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他们的销售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元降到了现在的100万。“低门槛能吸引更多普通投资者加入。”

  如此看来,“一方面准入门槛降低,另一方面是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上述人士坦言,也正是如此,信托成了储蓄出逃流向的“第一站”。

  新欢委托贷款

  另外一个出口是“委托贷款”。在20%-30%的高利率回报之下,各种资金借道“委托贷款”,融出资金,储蓄出逃银行。“受资方多为房地产企业”,北京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说道,“从今年的情况看,委托贷款数量和利率都明显增加。”

  央行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委托贷款增加3204亿元,是去年同期委托贷款增加额的2.1倍。

  对银行而言,一方面,委托贷款属于银行中间业务,银行作为受托人不承担任何贷款风险,只收取手续费,“最重要的是不用占用资本,只充当中介的角色,就可以坐收至少千分之五的手续费,何乐而不为。”某国有大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说道,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监管层对贷款的限制。

  一位外资私募基金人士说,所谓委托贷款,就是受贷款方决定接受贷款方,银行充当中介角色,双方商定价格,操作简便,重要的是可以规避一些监管要求,因而备受活跃的资金所青睐。

  5月25日,金陵饭店披露的一笔总额为2亿元的委托贷款颇具代表性。该公司通过江苏银行南京河西支行向江苏中南建设集团提供2亿元的人民币委托贷款,用于中南建设的经营资金周转,其委托贷款利率为12%,且按季度支付利息。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去除上市公司出于正常经营需要给关联公司提供的贷款,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至少已经发放17笔委托贷款,合计金额近1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仅香溢融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今年就发放了4笔委托贷款。而在这些委托贷款中,只有1笔为2年期贷款,其他均为1年期及1年期以内贷款。

  从利率来看,公布贷款利率的14笔委托贷款的平均贷款利率达到16.8%,其中最高一笔委托贷款利率达到22%。

  尝到委托贷款甜头的企业,今年更是兴趣盎然。而银行也同样受惠。“银行内资金太紧张了。尤其是5月刚刚提了准备金,一下就冻结了3700多亿。现在无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都是‘紧’字当头。”某国有银行相关人士说,“而做委托贷款,一方面收益可观,更重要的,如若在我们这里做委托贷款,那么存款肯定要放我们行的。”

  《华夏时报》记者从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内部获得的《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称:贷款委托人和借款人必须在我行开设存款结算账户,用于委托贷款划转,并应按照“先存后贷,先收后付”原则遵守。

  如此一来,借机揽储,也成为“委托贷款”中不得不说的秘密。“除了收取业务佣金,银行拓展客户的商业贷款需求、代发工资和本外币结算业务等。”上述人士说道。

  隐忧显现加息或重启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坦言,“存款搬家”更像是在通胀下无奈避险的行为。回顾以前数次“搬家”,初衷之一便是防止财富贬值,而不得不把存款转入股市,或者是楼市,而持续上涨的资本市场更制造了赚钱效应。

  “5月、6月储蓄肯定会回流一部分储蓄到银行,”安信证券高级分析师景晓达对记者表示,“但5月总量应该不会很大,6月会有个集中爆发回流银行的阶段,银行又到了季末考核冲时点的时候了。”

  在存款快速搬家的同时,“通胀”也成了宏观经济中最敏感的一个词汇。一方面存款释放了流动性;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必然推高物价上升的预期。

  “而即便如此,存款更愿意被释放,但无形中加剧了流动性压力。”景晓达表示,这种循环过程,如若相互推波助澜,“将使宏观调控难度愈来愈大。”

  CPI的数据同样不给力。4月CPI“成功”破5之后,最近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严重,受灾范围广,这将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压力。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5月CPI涨幅可能为5.2%左右,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6月和7月CPI涨幅将达5.6%-5.7%,10月之前CPI涨幅可能都在5%以上。

  隐忧显现。而直接导致的是加息或许又将成为央行调控的手段。

  而从历次央行加息的时间窗口观察,似乎有迹可循。央行今年前两次宣布加息的时点为2月8日和4月5日,分别是春节假期和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按照两个月一调的频率,随着6月端午节的临近,又一个加息窗口随之开启。

  中金公司分析师亦认为,货币政策短期内非但不存在放松的基础,反而面临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6月份将加息一次,三季度将再加息一次,央行会继续使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数量型工具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将逐渐增加,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少将持续到三季度末。”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存款  搬家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