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南北方“背道而驰”
生意社6月10日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长江中下游一些省份,如湖北、江苏等地,“干旱对水稻种植影响较大,部分农民打算改种棉花。因此,当地棉花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预计今年增长10%左右。”但本报记者经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与之相反。据当地农民反映,由于旱情以及对未来洪涝的担忧,加之棉花价格在经历了去年的大牛市后今年又大幅回落,以及植棉成本高企等因素的影响,今年许多农民已经放弃了种植棉花,棉花种植面积今年将大幅减少。但在北方一些地区,却出现了棉花价格反弹,棉农种植积极性提高的迹象。这恰给处于产业链下游、因棉价下跌而一蹶不振的纺织和服装企业带来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南疲北振
记者从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中储棉)获悉,3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籽棉价格回落,而此时恰逢农民决定植棉意向的关键时刻,使得农民植棉信心下挫。
中储棉透露的信息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证实。江苏省棉花生产地盐城地区农民毛汉成告诉记者,由于上述原因,植棉无利可图,今年同村没有一户植棉,但在去年同期,由于棉、纱价格一路上涨,行情看好,家家户户植棉。
毛汉成讲述的情况并非个案。记者了解到,受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盐城地区的一些棉花企业籽棉内购外采业务已全面停磅。例如,盐城市民间尚存上年生产籽棉,等级多为3-4级,早中晚期棉混杂。受皮棉及纱线布价格骤降影响,当地中准级籽棉近期报价4.50元/斤以下,面对如此低的价格,持棉人毫无销售欲望,大多选择继续持有。于是,一些棉企期望通过内购外采一些成本控制于20000元/吨左右的棉花货源,弥补部分去年的高位损失,但过低报价反使内购更难,外采也是难以上量,棉企只得歇业并招回外采人力。
另据报道,我国第四大棉产区湖北省因遭遇60年以来的罕见大旱灾害,影响了棉花的生长,引发市场对于2011/12年度棉花产量的忧虑。而下游纺织企业面临产销困境,迫使棉花现货价格表现疲软,四级棉价格已跌至24000元/吨关口附近。棉农种植积极性备受考验。
不过,南方产棉区的疲软只是局部问题,并不能反映总体情况。在北方产棉区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记者获悉,进入6月份以来,河北冀州棉花现货销售已出现量价小幅上涨局面,当地棉商因遭棉价下跌受到打击的信心已有所恢复。而在河北河间,棉价已全线上涨,市场购销正在全面增加。不少来自外地的企业到当地采购,成交量较大。某企业于6月2日当天销售了50吨三级棉,成交价24700元/吨,先付一半货款,余款20天内付清,买家为山东滨州某企业。当天,不少企业顺价销售了皮棉。眼下,有库存的加工企业“落袋为安”心理较强。籽棉价格涨0.05元/斤,当天的报价为三级4.75元/斤,四级4.65元/斤,弱四级4.58元/斤。虽然棉农交售热情暂时未见高涨,但不少加工企业已开始收购,市场购销好转迹象明显。
重振有望
棉价暴跌让处于产业链下游的许多纺织企业损失惨重。“北方棉花市场近期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反弹,但对棉纺企业来说,不亚于南方大旱后的一场及时雨。”中纺集团一位孙姓工程师对记者说。
这位工程师回顾起在2010年,棉花期货一度超越了铜在期货市场的老大地位,价格从去年5月的每吨17000元扶摇直上,于去年11月和今年2月两次上涨到接近35000元,如今跌破25000元。他说,棉价高企曾一度让棉纺企业背上高成本的压力,不过,那时可以通过提高销售价格从而获得高利润来抵消。但今年3月份以来,日本地震引发大宗商品市场全面回落,国内外期货行情大幅波动回落,对现货市场形成压力,加之纺织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原料采购更趋谨慎,连累棉价大“跳水”,国内棉价以平均每3天降500元/吨的价格迅速下跌。两个月的时间,暴跌近三成。棉纺企业利润大幅缩水,面临资金链的紧张。以棉纱生产为例,利润由每吨盈利169元变成每吨亏损286元,部分小厂关门。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很多棉纺企业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棉花作为原材料,其价格上涨会占据企业的资金量,而下跌却对企业影响更大,意味利润的直接减少。”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刘成对记者说。北大方正物产集团棉花业务部经理董淑志表示,处于下游的纺织企业一旦看到棉花价格下跌,出于“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就会减少对于上游企业的订单,从而导致棉价继续下跌,如此便会产生一个“跌价循环”。
刘成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摆脱资金链紧张的束缚,就应尽快建立完整产业链。棉纺织企业应主动走到棉花产区,建立棉花收购基地,既可保护棉农种植收益,也可以保障自身生产需要,形成棉花种植-棉花加工-棉纺-织布-印染-服装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另外,企业去库存以求自保也不失为应对时艰的良策。根据一家业内权威机构大中型纺企经营调研报告,今年5月份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和棉纱库存只比上月略降,在企业利润缩水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庞大库存使企业不堪重负,而去库存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
有利可图
中纺集团孙姓工程师则认为,目前,北方棉价反弹势头趋于明显,棉花南北价差有拉大趋势,棉纺企业正可利用南北价差扩大利润空间。企业可在北方买入棉花货源进行生产和加工,然后将成品在南方市场销售,由于棉纺织品在南方市场紧俏,可赚取较大利润。
对于棉纺行业下半年的前景,尽管业界存在悲观情绪,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前景还是看好的。
一些大型纺织企业的订单并未出现大幅骤减。华芳集团工程师肖景尧表示:“近日依然接了不少订单,订单相对稳定。不过,今年的出口订单虽然有所减少,但也不至于突然消失,短期内中国纺织外贸地位是不可能被取代的。”董淑志告诉记者,5月份调研的大中型纺企的开工率由86.9%提高到95.3%,这说明大中型纺企接到的订单增加。而部分业内人士也认为,造成纺织企业陷入困境的“凶手”棉价也将在连续下跌之后出现企稳。一些贸易商人士也表达了对棉花后市的看好,表示公司有计划在9月合约上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