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年度中国棉花价格现历史罕见波动
2010/11年度,受产需缺口加大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和速度历史罕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戴公兴在15日召开的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做此表示。
戴公兴分析,棉价如此大幅波动,除了供需关系的因素,更有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性过剩,除了对石油、黄金等资源性商品的炒作,国内、国际“热钱”涌向了大宗农副产品,其中棉花的涨幅居所有农副产品之首;二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和增长是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动力,包括棉花在内的大宗农产品已经告别了低价时代;三是有的国家对棉花等产品的出口采取限制政策,影响了全球棉花供需格局,加剧了棉花价格波动。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认为,货币大潮汹涌,加上中国棉花产量缺少,推动棉花超出了它基本的价值规律,变成了一个投资品。当货币发行过多,而且其它产品没有什么炒作空间的时候,棉花便在大宗农产品当中一路遥遥领先。
从2010年年初开始,棉花价格一路上扬,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1109从不足16000元/吨,一路涨到2011年2月的34870元/吨,此后又一路暴跌至26130元/吨。上蹿下跳,价格波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历史罕见。
“此轮棉价上涨源于供需缺口,但涨幅超越了供求关系,当价格严重背离价值时,当产业链各利益环节失衡时,大起大落在所难免。”戴公兴说,“面对复杂形势,中国多措并举,强化质量监督,做好资金供应,加快新疆棉运输,规范经营秩序,加强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落后,棉价渐现理性回归,目前趋于基本稳定。
目前,中国棉花进口已占国际市场的1/3,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副司长刘小南指出,国内棉花生产必须能够保障国内自用棉需求,为此,国家应酝酿从政策层面扶持棉花产业。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也提出,国家应加大对种棉区政策的扶持,对棉花进行生产性补贴,以直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的棉花行业会议。本次会以由中国棉花协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风险与机遇:中国与世界棉业的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