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茧丝:茧丝一周内外因影响分析(6.13-6.18)
一、5月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公布CPI41创34个月以来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1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个百分点,涨幅比4月份上涨0.1个百分点,1到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个百分点。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个百分点,涨幅比4月份上涨0.3个百分点,1到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个百分点。点评:在5月CPI公布之后,当天央行即发布公告,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提高存准率,货币调控可谓密集,但失之单调,也没有明显的短期成效;而只调存准率不加息的调控方式,将会使信贷市场更加供不应求,广大中小型丝绸经营企业拿到贷款的难度更高,受到的冲击更大。
二、美国再次将印度服装出口业列入黑名单由于印度服装出口业雇用童工,美国政府连续第三年将印度列入黑名单,这使得未来全球品牌在印度的采购产生更大的疑虑。业内人士认为,名单制定者没有将国内工业与出口商区分开来。出口商说,虽然纱丽和Zari刺绣企业为迎合印度市场雇用童工,但服装出口业却获得一个坏名声。上月印度服装出口促进委员会反驳美国,但是为时太晚,无法挽回大局。点评:西方国家一向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也在标榜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夹杂着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的私货,实行双重标准,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防治行业,往往是容易“中标”的大块头。印度莎丽生产此次受到美国“黑名单”的牵连,可能会使上游的生丝、绸缎也受到影响。
三、印度蚕农抱怨“被压价”尽管印度国内生丝成本每公斤约1400卢比,远低于中国的2600卢比/公斤,但国内贸易商却选择中国生丝而不使用本国生丝,造成国内生丝供过于求的假象,人为压低了国内生丝价格。虽然印度国内蚕茧生产成本超过了250卢比,农民被迫以100-125卢比的低价亏损出售。另一方面,国家蚕桑官员表示,他们也很无奈,因为现在是开放的市场交易,他们没有合法的权力对行业的贸易进行检查或执行进行任何限制,直到在农民游行示威压力下一项相关决议的颁布。点评:在世界两个最大的茧丝生产国中国、印度,蚕茧的收购完全是不同的两番景象,中国的春茧收购创下历史最高价,印度蚕农却在抱怨政府的补贴不到位,农民被迫以成本价的一半出售蚕茧。这是不同国家开放经济互相影响、作用的结果,印度的蚕茧由于品种、气候等原因,在品质上短时间内还无法与中国的茧丝产品相比,但印度的丝绸后道产品,国内消费和出口量都较大,使其后道生产加工部门面对国外替代品—中国生丝不能不心动。
四、江苏部分地区春茧减产新华日报报道,今年江苏春茧产量大跌,引发“挖桑毁桑”担忧。今年春茧收购价每公斤在46-52元间,虽比往年每公斤高出10多元,但因天气干燥等因素导致茧质下降,产量只有往年的3-6成。“今年蚕茧减产主要是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南通市农委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朱进华说,虽然蚕茧产量下降了,但今年春茧收购价处于历史最高位,比往年每公斤高出10-13元,养蚕的比较效益总的来说还是有诱惑力的。”从市场行情来看,蚕茧价格高,需求增长,就不会导致新一轮挖桑毁桑。点评:“增产不增收”不是怪现象,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价高量减”可以用天气原因来解释,根本上还是农产品不连续生产产出,缺乏有效的避险手段。今年各省区春茧收购均创下历史高价,江苏的蚕茧减产,目前尚无整体的评估报告,由于其他各省区整体的增减情况尚未有官方的统计公布,因此江苏的减产对整个春茧的产量影响如何,也还不能下定论。
五、蚕丝被等真丝商品或再度涨价
据嘉兴在线报道,蚕茧价格的上涨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传导效应,作为产业链后端的缫丝、织绸以及贸易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就目前的情势看,下半年蚕丝被价格或将还有一次上涨。对此,不少销售人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由于消费者普遍觉得价格过高,多数品牌店门可罗雀,一个月都卖不出几床。“要是再涨价就更没人要了。”华帛家纺销售员说。
点评:原材料对终端消费商品在价格上的影响,有一个传导的过程,目前在售的真丝商品,茧丝原料来自春茧上市前的库存,2010年茧丝价格的上涨已经对后道产品价格造成了压力,今年春茧收购价再创新高所产生的成本压力,要到下半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现在的蚕丝被如果因为价格问题而令消费者望而却步,未来更加高的售价可能是大力推广这一新兴的丝绸商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