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广西象山县:养蚕神话是如何创造的?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6-24 13:56:22  来源:来宾新闻网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06月24日讯

  近年来蚕价格一路走高,去年,广西来宾象州县全县有桑园面积22.7万亩,养蚕75.1万张,产鲜茧2.76万吨,总产值8.9亿元。该县目前约有15万蚕农,去年仅养蚕一项,蚕农的人均年收入为5933元。这是该县近十年种桑养蚕史上蚕农收入的最高值。究其原因,其中不仅有国际丝价的“远程”推动,还有象州先天优势的发挥,更有当地蚕农执着的坚守。

  象州养蚕地理优势明显

  象州县农业局蚕业服务站站长潘家宽告诉记者,蚕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7-28℃。地处大瑶山西麓的象州县,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县年平均气温20.8℃,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显着的湿润农业气候带,全年有7个月的养蚕期。另外,象州北边紧靠金秀,得到大瑶山泉水的间接“滋润”,且该县年平均降雨量为1314.3毫米,雨水充足,这是桑树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象州县发展桑蚕业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20年的缓慢前行,直至2000年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了解,2000年该县全县桑园面积只有0.5万亩,仅一年后,桑园面积就扩展到了3.7万亩。此后,象州县的桑蚕业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去年该县种桑面积已增至22.7万亩,今年又增加了1.3万亩。自2008年以来,该县人均有桑面积达全区第一位,桑园总面积和产茧量均居全区第二位,成为广西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和“东桑西移”的首接区域,桑蚕产业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小蚕共育显现“软”威力

  据该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种桑养蚕收益在所有经济作物中算是比较高的,但却是“耗人”的体力活,这也成为扩种增收的“短板”之一。而且,只靠扩种来提高产量的效果十分有限,桑蚕业的大发展不能靠“硬”办法,就只能进行“软”升级了。

  据了解,除了加强培训、提高种养技术水平、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等保障措施外,自2006年起,该县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此技术具有省力、防病、高产、增效的好处),加强小蚕共育管理成为该县桑蚕业大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日,记者来到该县罗秀镇良种示范场。在这个示范场小蚕共育室里,软硬件都比较规范,全场约25名工作人员,每个月育出两批共600张蚕,出生率也能保证在95%以上,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家庭式育养。按蚕农普遍从四龄养起算,加上前后消毒时间,养殖周期为20天左右一批。这样,家庭式育养所需的40天一个周期就可以养两批。而且,四龄后的蚕好管理,农民省力,可以多养一些,这些都推动了茧蚕产量的提高。

  此外,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以后,蚕农以一张蚕的价格拿到的蚕数是原来的1.5倍,在增产的同时也使得蚕农收入得到保障。据了解,该县目前共有小蚕共育室298个,全年可共育小蚕约65万张,占全县养蚕量的90%以上。

  桑蚕加工企业的“推手”作用

  众所周知,产销通畅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蚕茧作为初级农产品,同样需要顺应市场的调节,只有保证生产出来的蚕茧销售通畅,才能助推养殖发展。于是,象州县积极引入蚕茧加工企业就显得尤其为重要了。

  广西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林告诉记者,该厂属浙江丝绸之路集团,2007年响应国家“东丝西移”的政策号召,来象州建厂。他说,吸引他来此投资金的原因有三:一是象州蚕茧业的发展势头很足,后劲很强,利于长期投资;二是在原产地建厂可以减少蚕茧运输费用;三是当地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

  “蚕茧从养殖到加工生产,这条线上的所有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张树林说,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模式。茧价上涨,蚕农急于将茧出手,市场供应充足。今年以来,他们已经收了300多吨干茧,按一吨鲜茧经过烘烤可得0.38吨干茧算,截至目前,仅一家公司就消耗鲜茧近1000吨。

  收购后库存是另一方面。象州县6家蚕丝加工企业目前共有45组生产线,按每组每天可产90公斤白丝、3.05吨干茧可以抽出一吨丝算,每天全县生产白丝所耗鲜茧量约为34.3吨,这样边存边耗“双管齐下”,使得收购更加顺畅,在加工厂与蚕农之间也形成了互动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象州县生产的生丝级别已由原来的2A级以下普遍提高到4A、5A级,部分达到6A级。然而,目前的蚕茧加工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白丝的附加值较低,所以,积极推进桑蚕产业化经营——拉长桑蚕产业链、做强做大桑蚕生产基地和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带动能力,一直是该县蚕茧业发展的重点。张树林最后表示,今年下半年,他计划借着今年蚕茧高价的东风,将生产线增至20组。而该县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县蚕茧加工的生产线扩至60组。

  蚕农“守得云开见月明”

  象州县蚕业的崛起,对巩固我国茧丝绸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对促进我区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一年,我们镇仅桑蚕养殖一项,产值就达到一亿元。这在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该县中平镇农技推广站站长覃庆福告诉记者。

  而种桑养蚕的起起落落,寺村镇岩口村委三界村村民吴永茂深有体会。吴永茂有着20多年养蚕经验,现在与妻子一起种着近八亩的桑树地。他说,这么多年来,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坚持,所以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吴永茂告诉记者,其实,2008年他的种桑面积就已经达到6亩的规模。当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茧价大幅度下跌,最低价仅7元/公斤,连本都收不回来,蚕农积极性严重受挫,有些用水田种桑的蚕农开始挖桑改种。但他坚持下来了,因为,十几年里他经历过几次蚕价大起大落,经验告诉他,价格的低谷不会持续太久,一旦改种了别的,要想再种桑树,还得经历一年才能“恢复元气”。权衡利弊后,他采用了保守做法应对——原有桑树种植面积不变,减少投入,同时减少养蚕量。

  该县农业局数据显示,从2008年低谷至2009年的反弹,近一年时间里,该县大多数蚕农和吴永茂一样选择了坚守。

  据了解,2009年该县采取措施开展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同时,农业局、扶贫办、科技局等部门及时调回桑苗免费发放给蚕农种植,使全县的桑园面积仍保持在21.7万亩,比2008年增加0.1万亩。

  据介绍,吴永茂去年养蚕12张,由于他家的桑叶多,所以每张蚕有50公斤的产茧量,按去年平均32元/公斤茧价来算,仅养蚕一项年收入就有近两万元。吴永茂说,不算人工,其中70%为纯收入。和吴一样有好收成的蚕农不在少数。

  获得了好收成,今年,吴永茂又扩种两亩桑树地。目前蚕茧收购价平均为44-45元/公斤,比去年最高价还要高出8元/公斤。他说,今年形势好,养蚕量应该能达到15张以上,争取年收入达到3万元应该不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广西茧丝  蚕茧  新茧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