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市场前景不明 黎明前的黑暗?
盈利触底产品品种的日趋增多,亏损现象出现并呈全线放大的趋势,以及成本面的持续高位坚挺等,推动多数氨纶生产商陆续转以保稳、观望销售操作,不少生产企业也开始执行之前制定的减停产计划,同期部分地区一些经销商、织造厂的采购心态也被小幅扭转……;似乎市场正一步步被供应商推向‘黑暗后的黎明’。然而,‘黎明前的黑暗究竟有多长’似乎到现在尚未有定论,尤其是近期市场采购刚有好转但尚未有效启动时,一些品牌面开始对市场实际批量采购的实施新一轮再次优惠,少数厂商甚至将报价公开主动下调……
氨纶价格走势
经众多供应商一段时间来的维稳观望,6月初开始售价系统呈现相对趋稳的盘整走势,但一些厂商迫于高库存、低预期的实际低位操作,尤其是在厂商力求稳定的操作下一些经销商、织造厂出现的采购意向,令部分供货商尤其是个别实力品牌优惠操作再起,却带动中心售价仍不时有小幅下跌表现。
氨纶究竟会在当前的‘黑夜’状态走多长时间,自然要从影响其运营的各方面来分析。
成本上:尽管原料之一的纯MDI,因其下游主业浆料、鞋底原液等需求萎缩,以及自身生产量的增加等,售价出现了不断下调的走势;但主原料PTMEG却因实力供应商仅小幅下调,以及高端货源的态度坚挺等,而基本走平;后市操作预期则由于巴斯夫德国装置6月初的意外停车,以及台塑、南亚等装置5月便因连续火灾等陷入停产或低负荷运营状态,令供应商原本出现的降价预期一扫而空,多表态将不会做出表面缓解下游困境的大幅降价之举。因此,氨纶欲借压低成本以解燃眉之急基本无望,但或也坚挺了的其后市稳价心态。
供应上:虽然自去年开始的氨纶产业高位扩能增量动作,令众多厂商对今年后市经营预期确颇为顾虑,但此预期的影响力却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被业内放大之嫌,其关键点一方面源于迫于市场环境不畅,不少企业已有意将投产时间可以推后;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设备供应商,因厂商去年的集中扩能订货,导致一些企业原本今年初的投料计划因设备不到位而不确定期限被延后;再则氨纶经多年发展业内早已具备较为理智的操控能力;因此与其担忧后市产能投放影响力不如考虑如何有效提振当前市场。
流通货源上:整个生产领域虽存在较高的库存现状,但此时同时供应面的贸易商、经销商这一极大的中间环节,却因看空、谨慎心理,不少已属近乎‘零库存’的状态运营,而临近江浙限电政策的执行期,配以当前无利甚至亏本的经营状态等,氨纶企业减停产操作已部分开始,并呈现逐步放大的趋势,尤其是总涉及量或将达国内半数左右产能,却将切切实实的影响到后市氨纶领域生产量。
需求面:中间商、织造厂因订单不足,预期差,风险高等采取一系列的规避措施,令各自均保持极低库存状态,此一空间虽已有相当量存在,但缺少终端的订单及信心支持;而当前的下游,处于习惯的产销淡季,令终端商谈氛围的依旧不足,但上半年转单东南亚的部分欧美客户重新开始跟国内一些企业商谈迹象的出现,主原料棉纱、涤纶等产品售价不断下跌之后的趋平走稳,甚至个别小幅反弹,氨纶也在生产商触底后部分厂家基本售价操作渐趋坚挺下表面走平,尽管难以对下游需求形成十分有效的刺激,但却已推动部分中间商、实力织造厂开始询盘,试探性采购或个别补仓操作的出现,使整个下游处于一种仅缺终端批量订单出现的采购等待状态。
似乎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生产商所需的除了按计划陆续减产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定力’了,上海人的“摒劳”,北京人的“死抗”。如果纺织业本身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黎明肯定是会来的;尤其是在一点亮光都见不到的时候。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