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为中国柞蚕发源地 百年蚕园见证丝绸之路
在市区环山路中端,有条南北方向的小路叫做“桑园路”。沿着小路上山,犹如进
入一条时空隧道,刚刚还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喧嚣景象,突然一下子静了下来,路边斑驳、绵长的矮石头墙上,几片绿油油的桑叶随风摆动,闭上眼睛,空气中酸甜的桑葚味儿沁人心脾。走到半山腰,就到了我们本期《最美烟台》的目的地———“烟台蚕场”,一个浓缩烟台千年养蚕技艺、拥有百年丝绸故事的都市“桃源”。
南山路1号,桑园中的百年老校
走在烟台街头,随便问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不知道蚕场的。“从市区南山上的‘开花石’往北,一直快到海边,都曾经种满了茂盛的桑树。”家住南迎祥路的刘本祥老人今年76岁,在他的记忆里,过去这一片远离市区的地方,全是蚕场的地盘儿,“山上有座小洋楼,是所蚕丝学校,专门教人们怎么养蚕。”
老人说的小洋楼现在依旧保存完好,早在1987年就被定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烟台蚕场,在几个正在采摘桑叶的女工指引下,记者找到了这所小洋楼,斑驳的石碑上写着“蚕丝专科学校旧址”,甚至仍然拥有自己的门牌号———“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1号”。
在房屋西北角的一块花岗石砌筑成的房基上,墨绿的苔藓里深深刻着“1904”,通过石碑可以了解到———“该建筑建于1904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父设计。主体建筑是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筑平面近似方形,对角线两端(东南与西北),各矗立三层方尖顶角楼。墙角及门窗边框均是清水砖饰墙装饰,外廊是木制构架,四面铁皮坡形屋顶,屋脊与角楼竖一长方抢刺”。
“真没想到,这里竟然会有这么漂亮的一座建筑。”摄像记者不由得感叹着。的确,这所散发着浓郁的法国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能够轻易征服每一个注视它的人。它的美丽还在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以及对花园植物的偏执,主楼南边有水潭,旋转式的楼梯渐入水中,雨水充沛的季节,还会形成小瀑布。门前的花坛中盛开着颜色各异的鲜花,环境幽雅恬静,参天高的葡萄藤似乎在炫耀着这里悠久的历史。
享誉全球,烟台曾被称作“宁海府绸”
“烟台是我国柞蚕发源地,蚕丝绸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年过七旬的潘恒谦老人,曾经担任烟台蚕场的老技术员,也是烟台蚕丝专科学校的一名教师。他解释说,柞蚕之所以称其为“野蚕”,是为了与家庭饲养的桑蚕加以区别,后者要将桑叶采到家里喂养,而前者则干脆就在柞树枝条上生长,并直接在树上孵化、产卵。烟台地区早在西晋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就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的记载,到东汉时期,柞蚕的养殖已经由国家统一调配优良“蚕种”,逐渐形成规模。到了唐朝,登、莱两州已经成为我国“水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鸦片战争后,烟台开埠,丝绸的出口量随之增多,柞蚕养殖、生产和织绸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曾兴盛一时。
烟台作为柞蚕丝绸生产的中心,被称为“山东府绸”或“宁海府绸”。烟台开埠以后,西方商人纷纷来到烟台创办洋行。他们一边开拓柞丝在欧美的市场,一边在烟台及胶东一带提倡柞丝的生产。二十世纪初,有几百家的缫丝厂在烟台建立,烟台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真丝废丝生产中心。
戚长恩老人同样是烟台蚕场的退休技术员,他说:“柞蚕丝和普通的桑蚕丝相比,散发着一种天然的金铜色,纺织出来的绸子,上面有一些小疙瘩,被称为‘疙瘩绸’。当时的欧洲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还有皇宫里,都喜欢使用这种柞蚕丝绸做壁纸,灯光一开,显得室内富丽堂皇。”有意思的是,柞蚕丝绸特别结实,当时在国内一般都是穷苦的劳动人民穿的。而在国外,因为它的价值便宜,大约是桑蚕丝绸的五分之二,而且做出来的衣服特别板,因此在欧美地区成为一种时尚。
兴盛一时,千年养蚕技艺得到创新
现在烟台丝绸生产和贸易的高质量和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座小洋楼———烟台蚕丝专科学校,以及烟台丝业改良委员会。
根据英国人阿美德在《图说烟台(1935—1936)》中记载,“1920年,东海关的一位高级职员苏丹向政府提出,应该成立一个专业机构,来管理日渐繁荣的丝业协会。在很多年前,烟台南部地区就以所产蚕茧质量优良而远近闻名。但由于蚕农的保守和观念落后,蚕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得病死亡,桑蚕产量一年低于一年。最后,烟台当地的缫丝企业不得不从东北南部地区收购蚕茧。”
1922年烟台蚕丝改良会挂牌成立,后改名为华洋丝业联合会。委员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聘请专家来实地进行科研工作,并购买了法国在芝罘区东南的养老山教堂以及全部房地产,创建了烟台蚕丝专科学校。学校的建立,使学员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养蚕。经过这里培训的学员的广泛宣传,许多内陆地区的蚕农也逐渐掌握了这些科学技术。当时的蚕丝专科学校位于南山的北山坡,占地约200平方米。学校内部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在其所拥有的一大片土地上,长满了美丽的桑树和柞树。改良会还从浙江省买了53000株柞树苗,免费发放给当地蚕农。先后有上万公顷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种上了这些柞树苗。当时有5个这样的机构散布在牟平、栖霞、文登的广大农村。
东海关总监王嘉猷是烟台丝业改良会的第一任主席,并担任了学校的教务主任。教师多为高薪聘请的旅欧、旅日的归国留学生。每期招收具有高小或初中文化程度的学员20—30名,由学校管吃,以学习柞蚕生产、缫丝、织绸、漂染等新技术为主,边学习,边实践。共结业了十期学员。烟台蚕丝学校“所养之柞蚕,并其所成之茧及机纩之丝”,曾在美国世界蚕丝会上博有盛誉。
几番浮沉,烟台欲重塑拜年辉煌
根据东海关的数据记载,到了1930年前后,每年从烟台港出口的柞蚕丝绸产品,达到了50多万磅。
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日本的造丝工业蓬勃兴起,中国的丝业逐渐衰落,再上化学纤维制品的出现,烟台蚕丝专科学生因毕业后无出路而逐年减少。
1938年2月3日,日军侵占烟台后,校长由留学日本的朱福祥担任,学生寥寥无几,学校的设备,仅有养蚕的架、台、盘、箩等器物,机器与化验室已空无一物,后来,学校于1940年正式结束了历史使命,桑园也开辟为操场。
此后,这里几经战争蹂躏,昌盛一时的桑园破败不堪,直到1948年烟台第二次解放,土地才重新得以垦种。1951年,烟台蚕场正式成立,重新种桑、养蚕。到1954年2月正式成立烟台桑蚕原种场,烟台蚕丝业走上了复兴之路。经过几起几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的桑蚕质量领跑全国,丝绸工业年产值达到了上亿元。直到今天,烟台蚕场的蚕丝制品,依旧走在全国的前列。他们利用百年蚕场基地优势,进行了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生产出一系列环保、时尚的新产品,努力重塑一个世纪前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