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年服装变迁彰显城市发展轨迹
生意社7月5日讯 1978年-2008年,上海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衣、食、住、行。其中,首当其冲的“衣”——服饰,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也是最能直观展现社会面貌变化的。上海人的服饰变化,记录着整个城市的发展轨迹。
一、70年代:告别蓝黑灰穿上“的确良”
蓝黑灰VS的确良
服装历来是潮流的眼珠,是时尚的风向标。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着装风格,反映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俗话说“盛世有华服”。这几十年的辉煌成就,在老百姓的着装习惯和潮流更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上世纪70年代,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因为服装式样的单一和色彩的沉闷被西方人形容为“蓝蚂蚁”。
那时,国人的着装无论从色彩到样式都是单调和沉闷的,从当年的新闻记录片中有着清晰记录。当时服装主要色调是蓝、灰、黑等暗色调。文革刚结束时,草绿色军装也盛极一时。年轻人、学生等为拥有一套军装行头而自豪。
最壮观的场面是下班时分,从国营大厂矿的大门涌出的人流,都着蓝色、灰色工作服,远看呈灰暗一片;片刻工夫,黑压压的人群跨上自行车,迅速消失在归家的路途中。那时能在工厂当工人也是值得骄傲的。艰苦朴素是良好作风,值得提倡;讲究吃穿是资产阶级思想,会受到批判的。因此,这样着装是常态。
改革开放唤醒国人审美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着装开始追逐潮流与时尚,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牛仔裤、连衣裙、吊带裙等等,你方兴罢我登台。
二、80年代:追求“时髦”的日子
喇叭裤VS踏脚裤
这几十年来,街头的服饰静悄悄的开始有了变革。首先是普通公众服饰方面的变化。事实上,身体解放从来是思想解放和社会开放的先导。当时,走在上海街头,一条阔脚喇叭裤就是“潮人”的代名词。
喇叭裤是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的风尚,“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服饰的巅峰。随后在港台地区流行,并直接影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陆地区。当时,港台电影中,明星们都穿着喇叭裤,把屁股包得滚圆滚圆,引领时尚。而在内地,第一批穿上喇叭裤的,在老人们的眼里,无疑就是“男流氓”和“女流氓”。
喇叭裤直接和道德品质挂钩。老师拿着剪刀,在校门口剪学生裤腿的,并非个别。当时,一名留长发、穿喇叭裤的青年勇救落水小孩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大众眼中的“不良”青年怎么成了英雄?
在当时流行的日本电影《望乡》里,由栗原小卷扮演的女记者穿过一条喇叭裤,栗原小卷俏丽的面容、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身体线条,把喇叭裤文化推向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不过,国产的喇叭裤仿造品,无论在面料和款式上,都无法与栗原小卷的喇叭裤相提并论。
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艳粉街》唱道:“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上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尽管如此,却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喇叭裤在中国的冒险。
喇叭裤与其他的“文化走私”品––蛤蟆镜、收录机、迪斯科和邓丽君的歌声等一起,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市井文化的怪异景观。
三、90年代:个性与品牌风行
个性VS品牌
90年代,人们开始大胆地追求服装享受,从价格、质地到品牌,无所不包且理直气壮。整个90年代,再没有哪种潮流可以称霸一个时代,但正是在这十年,上海这个繁华都市开始遍布各种品牌专卖店。人们在与世界名牌的初级对话中,学会了追逐“品牌”。
一步裙、露脐装、吊带衫、半截裤、破洞牛仔裤、松糕鞋,哈韩族的肥裤子、掉裆裤,几乎没有什么不敢穿的,也几乎没有什么衣服能让人轻易满足。计划经济时代里,一家人的衣服放在一个衣橱里就足够,现在一人一个衣橱都嫌拥挤,“女人的衣橱里永远缺一件衣服”成了女性的共识。
90年代初的流行服装,是以前卫的风格为设计主流的,它是80年代末保守复古潮流的一个反向的趋势,其设计反映出不仅仅从传统服饰中寻找价值的意识,他们认为传统的设计僵化、麻木,让人激动不起来,常常需揭下传统文化道貌岸然的面具,用幽默诙谐的手法,开轻松的玩笑。
整个90年代,再没有哪种潮流可以称霸一个时代,只有不厌其烦地列举才能勉强概括90年代的服饰特征。但正是在这十年,“服装市场”和“品牌”这两个影响深远的词汇凸现在人们的服饰追求之路上。
与此同时,外国品牌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从皮尔?卡丹、鳄鱼到耐克、阿迪达斯,即使这些牌子并不是人们记忆中了不起的“国际顶级品牌”,但它们进入中国早,留给国人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90年代,城市里的繁华地区遍布各种品牌专卖店。人们在与世界名牌的初级对话中,学会了追逐“品牌”,也慢慢拉近了中国高端服装与世界的距离。这时的人们买衣服已经有了明确的地点:要么去服装市场,要么进品牌专卖店。
四、新千年:国货影响世界的世纪
时尚搭上了中国风
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的21世纪大环境下,中国服装人不断提及怎样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话题。此时的中国人,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涩、手足无措,变得张扬而自信。人们对服饰“个性化”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呆板地套上一件名牌。
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的21世纪大环境下,中国服装人不断提及怎样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话题: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培育出国际扬名的本土品牌。
随着千禧年的钟声在24个时区接连响起,人们发现“全球”再也不是一个书本上的概念,只要坐在电视、电脑前,人们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全球的心跳。
此时的中国人,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涩、手足无措,变得张扬而自信。人们的眉目、衣着越来越活泛,对服饰“个性化”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呆板地套上一件名牌。青年人习惯用“混搭”创造独一无二的个人服饰。随英伦、波西米亚、OL等服饰风尚先后刮起,旗袍、唐装、汉服也卷土重来。表象背后则是“时尚循环”之手在幕后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