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亩蚕业带动发展构想
突特色助增收四川宜宾底洞镇3万亩蚕业带动发展构想
四川宜宾珙县底洞镇位于珙县南部,辖27个农业村,151个农业社,耕地面积24916亩(习惯面积),其中田6687亩,山地18229亩,有农户7075户,农业人口26452人,属山区农业乡镇。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8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
底洞镇地处宜宾市规划的十万亩蚕业产业带建设范围,该镇一直以来始终坚持建设“一个走廊”、打造“两个基地”(沿洛浦河村蚕桑生态走廊,陈泗、郭斯、大田优质烤烟基地,白合、井阳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把蚕桑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狠抓科技兴蚕,全面推进万担茧镇工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到2010年,全镇已建成“一步成园”桑园14500亩,实现发种14510盒,产茧11060担,最高单产55.85公斤,平均单产39.4公斤,产值1330万元,实现200万元以上的村2个,50万元以上的村3个,10万元以上的社23个,成为珙县第二大蚕业镇。
今年该镇乘势而上,进一步壮大蚕业规模、深化蚕业科技,全年计划新栽桑3500亩,已栽1500亩,实现春蚕发种1600盒。产茧1500担,最高单产72.2公斤,平均单产43公斤,最高单价每公斤39元,平均单价每公斤35元,实现蚕业产值340万元。
涌现了一大批职业化蚕农:楠桥村6社李跃永养蚕6盒,收入11686元。芭蕉村3社何其洪养蚕6盒,收入12000多元,芭蕉村1社何保田养蚕6盒,收入10000元;百合村孙希柱养蚕5.5盒,收入12289元;石洪村1社许其兵养蚕2盒,产茧54公斤,蚕款收入4196元,加上共育收入3000余元,总收入近8000元,据他本人介绍,平均每工天养蚕收入100元以上。
其中楠桥村是底洞镇规划的蚕桑经济观光走廊核心区,珙县重点打造的特色蚕桑产业示范基地、省级蚕桑科技示范园区,他们实现了:室外蚕棚遍及全村。全村已建成室外蚕棚180间、共育室12间,室外蚕棚普及率达90%,小蚕共育率达100%。鼓励蚕农室外蚕棚多户联建,推行工厂化养蚕模式,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科技兴蚕惠及蚕农。以“省级蚕桑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技兴蚕,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多批次、滚动养蚕,自动化上簇,工厂化养蚕,年养蚕达8批次。成功试养天然黄白彩茧,亩收益达到4000元以上。全村已建成“一步成园”桑园2650亩,实现发种1785盒,产茧1465担,蚕桑综合产值289万元。今年实现春蚕发种403盒,产茧395担,蚕茧收入70余万元。楠桥一社发种113盒,产茧124担,收入23余万元,平均单产55公斤,居全国之冠。
综合开发强后劲。大力实施桑园综合开发,发展桑下种植白磨芋、黑土豆、黑红苕等特色农作物;桑园行间套养土鸡;利用桑枝条成功培植桑枝食用菌;桑园综合开发产值达100万元以上。
产业依托建新村。统一规划、统一风格,实施了省级人居环境村庄整治工程,建成微水窖170口、沼气池260口、垃圾池220口,做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公路社社通、便民路户户通,基本实现了“家有沼汽池、户有垃圾池、门前便民路、共享饮水池”,农户走上宽敞路、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房。
为了进一步推进该镇蚕业产业化进程,镇政府制定了未来5年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是:以科技推广作支撑、基地打造为依托、综合开发为抓手、促农增收为目的,全面推进万担茧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底洞镇蚕业产业化,倾力打造天府蚕业之都。
奋斗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全镇建成“一步成园”桑园3万亩以上,产茧3万担以上,产值4000万元以上。建成以白合、景阳、楠桥、芭蕉、盐井为主的万亩循环蚕桑产业带。倾力打造楠桥“省级蚕桑科技示范园”,建成投产桑园3000亩以上,实现发种3000盒以上,产茧2400担,蚕桑综合产值500万元以上,把楠桥建设成为“四川省蚕业产业第一村”。大力实施桑园综合开发,达到提高亩桑效益的目的,示范桑园每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