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织行业人才现状:由大变强谁来担当
生意社7月15日讯 几年前,葛优一本正经地在《天下无贼》中说:“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这句戏谑之语由于包含了一定的哲理性,迅速在全国蹿红。几年后的今天,此话早已被人们淡忘,而人才稀缺的问题却愈发严重,尤其是在制造业,在纺织业。
人才荒,从上而下
今年4月,一位纱线企业老总接受完采访后,闲聊中突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记者接触的人多,帮我物色一个CEO吧,哪怕分他两三个亿的资产也行。”他对意向中的合作者的描述是:“三四十岁,以前经营过纺织企业、现在不想一个人去打拼的,我们可以携起手来。”与国内诸多纺织企业家一样,他和自己的夫人苦心经营十几载终于创下了这份产业,不过他比较幸运,做到了这个领域的NO.1。
尽管仍年富力强,思维敏捷,记忆超群,但收购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后,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每月南奔北走,难免让他有些疲惫。而孩子尚年幼,接班提不上议程。但是放眼国内,找到合适的人选又是何其不易。
塔尖人才的稀缺,是各行各业的共性,作为第二产业,纺织又有自己的痛苦。今年年初,一个袜业会议的茶歇时间,浙江瑞安一个袜企的总工程师又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倡议:“能否帮我们建一个人才库,把你们认识的专业高技能人才或研发人员介绍给我们,到我们这儿工作或定期给我们一些指导。”
人才的缺乏,令这位工程师颇为焦虑。作为温州地区最大的袜业企业,其年出口额已达数亿元,新建的工厂和项目即将投产运作,尽管硬件设施很先进,但人才缺乏的问题成为公司进一步扩展的掣肘。
当然,这些仍属于比较高端的人才问题,对于行业来说,最窘迫的是连一线工人的数量都难以保证。每年春节过后,工厂的企业家们亲自去人才市场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份招工,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企业想方设法挽留工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或以人性化的管理打动,或以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像公务员、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几十个人争一个职位的景象,只能让纺织大佬们羡慕嫉妒恨了。
幸福的,也是痛苦的
一边是贱卖都卖不出去,一边工资不低却招不到人,这是当今文科与工科毕业生的两重生存状况。
现在又是高校毕业生奔赴工作岗位的时候了,今年各个纺织服装类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喜人,某些院校染整类专业的学生不但就业率100%,甚至还有200%的缺口。武汉纺织大学今年有5700名毕业生,而在去年举办的一次秋季校园招聘会上,230家单位提供了7500个岗位,部分纺织类专业供需比达1:7。
从供需情况来看,纺织专业的学生无疑是最幸福的,然而他们并不因此而幸福着,甚至备感道路狭窄。“北京服装学院有一种价值取向,女生毕业后宁可摆地摊也不愿去工厂。”一位北服校友如今的媒体同行告诉记者。该校2009届成衣设计专业学生有32名,现如今在企业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不足1/3,他们有出国深造的,有从事广告媒体出版的,有进设计师工作室的,有宅在家的,只有几个从外省份考来、以较优秀的美术功底录取的学生去了服装企业,而这种选择也是无奈之举。“去工厂,尤其是一些小民营企业,休息时间没保证,有时周末也要上班,而且去了以后可能要从站门店开始。很多工厂都设在郊区,工作环境也不太理想。”北服一名成衣设计专业的学生说。他们在报这个专业之前,并不了解真实的就业状况,大多是出于对服装设计师这个头衔浪漫的幻想。
小寒是地道的学针织设备专业出身的,毕业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赶上纺织行业压锭、众多纺织工人下岗的时期,于是她和一些同学通过考研改变了专业,目前还在纺织一线的同学已不多,即便在企业也不是从事技术工作,而是做销售,或者有的通过自己的辛苦工作成为纺织厂的小老板。“上次聚会有些同学还说,如果一直坚持下来,现在也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了,年薪20万元不成问题。”但小寒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而且45周岁就要退休了。她的师弟师妹们虽然生活在纺织行业大发展的新时期,据她了解,愿意踏踏实实去纺织厂干的也寥寥无几。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对行业人才的流失甚是担忧:“东华大学曾是纺织工程师的摇篮,现在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毕业后改行。”改行的结果,就是工厂大量缺技工、技师,这与我国纺织行业这些年来的蓬勃发展是不相称的。如今我国正在建设纺织强国,而强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
农民工,用技能改变命运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率先下海淘金的人正在老去,“富二代”走上历史舞台;而1990年前后出来打工的农民工也已回乡度晚年,他们的后辈带着不一样的梦想重返城市。“富二代”们如何让“农二代”的城市梦想与职业生涯得到融合,是如今很多人都在研究的命题,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发起2011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其用意除了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中指出的“提高纬编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促进针织行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之外,杨世滨更是将技能竞赛视作“农民工转化为技师”的催化剂和平台。这于行业,于农民工自身的提升,都是双赢的。
许坤元对“现代产业工人”的概念有着自己的定义,他认为他们首先要有知识、有文化。就以针织行业中的重要机型大圆机为例,以前一个初来乍到的工人经过短暂的业务讲解和示范后,就能操作那些傻瓜设备,就如同操作傻瓜相机一样。现在电脑提花、电脑控制的大圆机逐渐走进工厂,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什么文化、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新人如何上手。不幸的是,现在国内各种MBA、会计、英语等培训满天飞,纺织类人才的技能培训没有被充分重视,大学教育脱离实际,远程教育又非常薄弱,那么一个刚刚走出农村迈进工厂的人如何获得工作必备的技能进而成长为一个技能型人才?这个重担就落到了行业组织及企业身上了。
对于新一代农民工自身而言,除了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外,或许改变他们的身份、让他们在城市中扎下根,更具有吸引力。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虽然他们在城市中洒下了汗水、奉献了青春,但他们不属于城市,城市也没准备接纳他们。第二代农民工俨然不满足于此,他们渴望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其他人平起平坐。当一些学子寄望于“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农民工或许也只能“用技能来改变命运了”。
现在职业技能竞赛并不少,如果这些竞赛真的能像高考般改变很多人的命运,让那些高技能的人在企业、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纺织企业的吸引力无疑会大大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