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四川三台县 告别土地数十万“茧丝姑娘”挣高薪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7-20 15:53:48  来源:南方都市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07月20日讯

  (1984-1988)

  样本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之时,四川省把栽桑养蚕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开办丝绸厂,丝绸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省各县乡蓬勃发展起来。这些丝绸厂,成为日后闻名全国的“川妹子”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第一站。据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期,全省丝绸厂招收女工达数十万人。

  1980年,位于川中盆地北部绵阳市三台县,17个乡的农民集资170万元,开办了西平丝绸厂。鼎盛时厂里职工达3500多人,年创工业总产值1亿元,被列入四川省16个重点乡镇企业之一。

  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在国际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全国丝绸业出现大滑坡。1997年工厂停产,3000多工人被迫下岗。随后工厂被多次转手拍卖,2009年,被一私人老板以300万元的价格拍卖所得。

  西平丝绸厂的发展与衰落,是四川丝绸行业三十年兴衰的缩影。从八十年代县县乡乡争相开办丝绸厂,到九十年代纷纷停产倒闭,这些丝绸厂兴衰背后,是一代四川丝厂女工离土不离乡的青春岁月。

  那时厂里面招收的八成以上都是农村女孩,当地人习惯称她们为“丝厂妹”,简称“丝妹”。每个月工资比乡镇干部和教师还要高,让这些“丝妹”成为年轻人羡慕的对象。在南下打工浪潮没有到来时,进丝厂几乎是这些农村女孩离开土地的唯一途径,也成为很多她们的梦想。

  当时丝厂发工资的时候,肉价和菜价就会上涨。镇上的普通居民都会避过丝厂发工资那几天买菜买肉,农村人则会尽量挑丝厂发工资的时候,去市场上卖菜卖肉。当时看到丝厂的人去菜市场,卖菜卖肉的人要价都会比其他人高一些。因为工资相对比较高,她们往往也懒得讨价还价。

  进厂那天亲朋好友都来庆贺

  1988年秋的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川北山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林琼英被父亲叫到身边:“我找人帮你弄了一个丝厂指标,你要给老子争口气!”

  那一年,林琼英只有17岁。多年以后,她还清晰记得,那天晚上,平时少言寡语的父亲,和她说了很多话,一遍遍教育她进丝厂之后要好好干,不能给家里丢人;进厂后,要照顾好正在读书的弟弟。

  那时候,正是四川丝绸业最红火的时期,大大小小的丝绸厂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县、每个乡镇,都竞相开办丝绸厂。仅林琼英所在的绵阳市三台县,当时开办的丝绸厂就达数十家。父亲准备让林琼英进入的西平丝绸厂,就在三台县西平镇上。

  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的三台县,是四川有名的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据2008年统计,全县148万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120万。76万农村劳动力,50万人进城务工,其中3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但作为如今全国劳务输出第一大省四川省,当时还未形成大规模南下打工的浪潮。除了少部分青年男子前往山西新疆西藏打工之外,大多数农村人,都还守着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栽桑养蚕、养猪喂鸡,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和四川全省蓬勃发展的丝绸厂一样,西平丝绸厂当时也正处于最风光的阶段。新开办了绸厂、制衣厂,缫丝车间进行扩产,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初仅有几百人的缫丝小厂,如今已拥有职工近2000人,生产的生丝和绸缎直接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和西欧等地,被列为四川省16个重点发展乡镇企业之一。

  厂里面招收的八成以上都是农村女孩,当地人习惯称她们为“丝厂妹”,简称“丝妹”。每个月工资比乡镇干部和教师还要高,让这些“丝妹”成为年轻人羡慕的对象。在南下打工浪潮没有到来之前,进丝厂几乎是这些农村女孩离开土地的唯一途径,也成为她们的梦想。

  林琼英也不例外。她刚读完小学五年级,就辍学回家,帮着母亲下地干活。每每看到丝厂那些女孩,她就羡慕不已,不止一次向父亲请求,把她弄进丝厂。

  在乡供销社工作的父亲,想方设法,终于帮她弄到了这个进厂指标。东拼西凑交了3500元“进厂集资款”和500元“保证金”,林琼英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数十万离土不离乡的丝厂女工中的一员。

  林琼英说,她进厂那一天,家里像过节一样,亲朋好友都来庆贺。

  饿到把长蛆死猪挖出来吃

  林琼英被分配到织绸车间,陈小玉是她的车间主任。她比林琼英大7岁,已经在丝厂里工作了8年。

  1980年,陈小玉17岁。她高考落榜了,摆在这个农村姑娘面前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回村务农;二是复读,参加来年高考。“我不愿呆在农村,太苦了!”陈小玉说。

  地处内陆的三台县,直到1982年才完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连绵起伏的山丘,100多万人口,人多地少。大集体时代,这个农业大县一直在为吃饭问题发愁。

  70岁的林德权曾担任二十多年的生产队长。他回忆,那时候,生产队五十几亩地,每年可出产粮食四到五万斤,要交给国家两万多斤,再除去储备粮,每个人只能分到几十斤口粮。虽然长年吃红薯、喝玉米糊,仍是每年还没开春,很多人家就已经无米下锅,只好用晒干了原本准备用来喂猪的萝卜叶充饥。

  最悲惨的是1957年到1961年。《三台县县志》记载,从1957年到1961年,因为饥荒,全县人口净减少10万余人。

  饥饿难耐之下,有人晚上去田间地头偷生红薯果腹;有人走路时悄悄撸下路边的青麦穗,乘人不注意一把塞进口里;还有人抓癞蛤蟆吃,结果中毒身亡。林德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村里病死了一头小猪,被埋在地下。几天后,一名社员在夜里偷偷将已经长蛆的小猪挖了出来,拿回家吃。被发现后,人们把他拉到人民公社,进行大批斗。

  陈小玉的父亲是一名老师。这让她家的生活比一般农村孩子要稍好一些,但家里仍然时常面临吃不饱饭的境地,这让她早就抱定决心,再也不要在农村生活一辈子。

  就在她准备复读参加来年高考的时候,一项影响四川数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出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进行发展。

  西平丝绸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1980年,三台县政府确定,由乐安区和西平区所辖17个乡共同筹资开办西平丝绸厂,并向农村招收丝厂女工。

  根据出资额多少,招工指标被分派到各村社。每个村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名额,最多不超过三个。要求必须是高中毕业,身高超过1.5米、年龄21岁以下的女孩,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文化考试和身体检查。陈小玉幸运被村里推荐入厂,并通过了一系列考核。

  陈小玉说,当时体检就像当兵一样严格。最关键要求牙齿必须整齐,能咬断蚕丝———缫丝的时候,女工们需要用牙齿将丝头咬断。

  “你最好还是去读书,缫丝苦得很!”体检的时候,有国营丝厂的老工人好心劝她说。

  “我不愿意再在农村呆着了。”她回答。

  与陈小玉同一批进厂的还有李秋碧和任秀华。她们的父亲,一个是老师,一个在外当工人———当时丝绸厂招工,要求每人必须缴纳500元的“集资建厂款”,在每个劳动力只有两角钱的那个时代,一般农民家庭根本出不起这笔钱。工厂首批招收了300多名工人。任秀华说,当时能够进厂的,要么是村社干部子女,要么父亲是国家正式职工。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程明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实行包产到户后,四川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综合考量劳动力、气候、栽桑养蚕的历史,四川省政府做出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决策。随后,四川丝绸业迅猛发展,丝绸厂遍地开花。

  就这样,数十万四川农村女孩和陈小玉、任秀华她们一样,先后离开土地,进入丝厂,成为改革开放后进城务工的第一批年轻女孩。

  丝厂发工资菜价就上涨

  现在,林琼英终于也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丝妹”。但她很快发现,这里的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轻松。

  缫丝时,首先要把蚕在加过药水的沸水中煮透,再找出丝头,将一个个蚕茧上的蚕丝剥离出来。女工们的手每天浸在药水里,被泡得脱了皮,有的甚至出现溃烂———当时她们都不敢搓衣服,一搓,手上的皮就往下掉。

  “丝妹丝妹你莫拽,工资只有十八块;丝妹丝妹你莫洋,找的老公莫我强!”陈小玉说,她们上班第一个月,每人只发了18元钱工资,除去生活开销,所剩无几。镇里的一些姑娘编造了歌谣,奚落她们。

  但对于这群来自农村的姑娘来说,这已经算一笔不小的收入。当时,每个农村劳动力一天的工分只值一两角钱。18元钱,换算下来,相当于农村里90个工分,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整整干上三个月。

  所以,当周素英拿着除去生活费后最后剩下的2.2元钱回家交给父亲时,家里人开心了一阵。周素英是林琼英的表姑。她是继陈小玉之后第二批入厂的农村女孩。小时候看着表姑从工厂回家,林琼英就暗下决心,长大了也要离开农村,去城里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丝绸需求旺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生产的生丝大多被直接出口到日本、西欧、东南亚等地。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程明说,1988年,四川丝绸出口创汇3亿元,占四川当年商品出口创汇总额的三分之一。

  那段时期,也是西平丝绸厂最红火、最风光的时期———1984年,西平丝绸厂被外贸部门列为定点生丝出口厂。所产生丝通过四川省进出口总公司统一对外出口销售。曾担任工厂财务的李明杰说,那时候,产品销路根本不成问题。

  伴随着工厂效益不断提升,工人工资也水涨船高。1984年,女工们的工资已经达到70多元,而当时学校老师的工资还只有三四十元。1988年,林琼英入厂的时候,丝厂工资已经涨到两百多元,当时镇上一般的政府公务员工资才一百多元,老师工资不过六七十元。

  这些丝厂女工迅速成为小镇上购买力最强的人群。她们在小镇上率先穿上花裙、用上电器,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引领小镇潮流,成为令人羡慕一族。任秀华的丈夫刘堂松还清楚地记得,1983年,他们家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学校引起轰动。每天晚上,学校的人都聚集到他家,观看《霍元甲》等电视连续剧。

  当时在小镇上流传着一个说法:丝厂发工资的时候,肉价和菜价就会上涨。因此镇上的普通居民都会避过丝厂发工资那几天买菜买肉。而农村人则会尽量挑丝厂发工资的时候,去市场上卖菜卖肉。当时看到丝厂的人去菜市场,卖菜卖肉的人要价都会比其他人高一些。因为工资相对比较高,她们往往也懒得讨价还价。

  厂里还新修了办公大楼和员工宿舍。四人一间的单身宿舍,虽然还是有些拥挤,但这群来自农村的女孩已经满足。结婚的有了孩子的职工,还可以分到一间母子宿舍;如果是工厂里的双职工,还可以分到一套20多平米、被前后分隔开的套间。

  红火的丝绸厂带动了小镇发展。1993年,西平丝绸厂上缴利税占全镇财政收入近一半。新修的丝厂大楼、职工宿舍,在这座小镇上带动了一条新街的诞生。西平这个小镇,有了“小三台”之称(三台是西平所在县的县城)。

  这样的情形,不仅出现在西平。在四川阆中、南部、合川等地,丝绸厂也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支柱。在这些地方,丝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厂名,更成为一个地名和一种象征。

  “要娶就娶丝厂妹”

  这些丝厂女工进厂的时候,大多只有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妙龄。当儿时的伙伴纷纷开始相亲谈恋爱结婚成家的时候,她们却只能将自己的感情深埋心底———进厂的时候,她们与工厂签订了合约:三年之内不得谈恋爱结婚。

  习光辉1983年到1984年期间曾担任与西平丝绸厂同期创办的三台县城郊丝厂厂长。他解释说,这些女工进厂之后,至少要培训三个月才能上线,一年以后才能成为熟练工,技术才能稳定。女孩一旦结婚,就要生小孩休产假。工厂不但要给工资,还要解决住宿和办幼儿园。初创阶段的丝绸厂为了尽量减轻负担,便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习光辉回忆,当时从农村里出来的这批女工都很单纯,也很害怕违反规定厂里发现后会被开除出厂,基本都自觉遵守着这一约定,未曾听说有公开违反的情况。

  1984年,首批进厂的女工终于三年期满“解禁”。这时,这批女孩在当地就如同如今大城市的白领一样,已经是年轻、漂亮和高收入的代名词,因此成为当地男青年竞相争逐的对象———“要娶就娶丝厂妹”,曾被嘲笑的“丝妹”成为城乡男青年选择对象的首选目标。

  放假下班就回家干农活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是这群丝厂女孩的真实写照。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孩虽然进了厂,但仍然没有完全离开乡村。

  工厂离家最多不过一二十公里路程,骑自行车、甚至步行走路半个小时就能到家。因此放假甚至下班之后,她们就会回家。农忙时节还会回家帮助收稻插秧,干些农活。

  林琼英所在的织绸车间,实行三班倒。上夜班的时候,她在早晨下班后就会回家,上午休息一下,下午帮着母亲下地干活。傍晚再骑着单车,去厂里上班。

  虽然厂里有职工食堂,但为了省钱,每次回家,她都会从家里带些米面和蔬菜。她说,在职工食堂,当时一份肉菜要三元钱,自己做饭,一个月可以节省好几十元钱下来。

  家离工厂近,遇上赶集,母亲有时也会到厂里来,给她送来米面和青菜,帮着她做中饭。弟弟在西平中学读书,也时常到厂里来。这时候,她就会去买些好菜回来,和弟弟一起改善生活。

  1997年,丝厂停产后,林琼英曾到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她说,在外打工的时候,总感到很孤单,所以很怀念当时在丝厂的那段生活,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经常可以见到家人,相互照顾。三台县劳务办主任刘海云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当地才出现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的情况。

  丝绸业大滑坡风光不再

  1992年,林琼英经人介绍,认识了在铁路上工作的丈夫。那时候,四川丝绸业已经开始了大滑坡,并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红火起来。1989年之后,国际市场需求突然出现萎缩;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资企业,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农村无人栽桑养蚕;大量小丝绸厂无序盲目发展,无序竞争;再加上四川省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治理整顿……一系列因素影响之下,四川丝绸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滑坡,丝绸厂纷纷关停破产,大量丝厂工人下岗,曾经风光一时的“丝妹”被迫汇入南下打工浪潮。

  1995年,林琼英生了小孩,彻底告别青春。一年后,西平丝绸厂正式宣布停产。工人们只好从工厂拿回绸锻、布料、衣服等,充抵被拖欠的工资。1997年,四川丝绸业跌入谷底。

  “以前那么红火,哪个想得到,没过几年,厂里就垮杆了!”如今在当地,谈起丝厂,大多人语气中都带着惋惜。那些在丝厂奉献了青春岁月的女工至今也不明白,兴旺的丝绸厂为何竟会陷入停产境地。而留给她们诸如养老、保险、住房等一系列所谓历史遗留问题。

  工厂停产之时,南下长三角、珠三角打工浪潮正席卷全国。离厂的工人纷纷汇入这股浪潮,这些女工,大多集体流向了杭州等地。陈小玉也曾在工厂停产之后去过杭州。发现那里几个丝绸厂里,几乎全都是原来西平丝厂的老同事,“感觉就是把西平丝厂,搬到了那里”。

  2011年6月28日傍晚,陈小玉、任秀华、李秋碧重返原来工作的地方。昔日热闹的厂区一片破败。陈小玉和林琼英以前织绸的车间被人租来做了养兔场;她们曾经居住的单身职工宿舍楼前,杂草丛生。

  只有缫丝车间里,两排缫丝机还在轰轰作响———曾经在西平丝绸厂供销科工作过的一个私人老板,在2009年以300万元的价格,通过拍卖收购了原西平丝厂的设备和厂房,并雇了几十名工人重新开始生产生丝。

  但在程明看来,不管是西平丝绸厂,还是四川丝绸业,都很难再恢复当年风光。从当年的人人羡慕、争相前往,到现在的无人问津。这种鲜明对比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鸣谢: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程明、三台县劳务办刘海云、三台县县志办习光辉

  大事记

  1978年

  1978年8月打倒“四人帮”后,加速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为党的首要工作。国务院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华国锋在会上特别对发展社队社办企业做出重要指示,肯定了江苏省无锡县和苏州地区城乡协作、发展社队企业的经验。

  1978年9月农业生产率提高或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已被注意到。9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速发展农业的一条道路》。文中指出:“……加快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争取将来能做到一亿劳力搞农业,余下的两亿劳力搞其他生产事业。那么,这余下的两亿多人干什么呢?都涌进城市吗?如果这样,我们现有的城市将大大膨胀,还要建设许多新的大城市,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会越来越大,这将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

  1978年9月江苏省泗洪县上塘公社党委在没有任何政策和领导指令的情况下,毅然做出决定:以当时的人民公社为单位,对人民公社本身的僵化体制进行改革,动员全公社广大党员干部率领3.6万农民破体制、分田地、搞改革,首开以公社为单位公开、全面推行“大包干”的先河。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这次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执行。

  其中,前一文件规定了25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措施,但仍维持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形式,明确要求“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

  同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秘密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冒险举措后来在农村正式推行,成为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土地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显现出来。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收入低下,所有这些驱动着广大农民在农业之外、农村之外寻求出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四川茧丝  蚕茧  桑蚕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