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产业:跑得快与跟得上
生意社7月23日讯 品牌和创新,成为近几年来媒体和社会舆论中的关键词并非偶然。2010年,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强的购买力引来国际关注的目光。中国,也因此引来国际优秀品牌的青睐,并成为其扩展的主要目标市场。
进入“十二五”,服装产业的发展更加快速起来。时尚产业随着经济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改变,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国际化,在前几年还是个新鲜事物,而现在只要仔细关注时尚人士的季节,就会发现,他们已经被百货业各种促销和几个时装之都的春夏以及秋冬流行趋势改写了四季。
时尚产业的发展是惊人的,信息带来的全球化概念,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不再是童话。服装产业正在发生深度变革,整个产业进入调整期。多种创新思维与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使得新一轮的品牌博弈面临启动。服装行业,正在进入“商业巨无霸”与“品牌巨无霸”PK的时代。
跑得快的,是市场
“我在担任驻英国大使期间,记得沈永芳会长第一次带领深圳时装企业来到伦敦,我们在酒店自己搞了一场‘时装秀’,并请来伦敦时装协会的会长参加。第二年,深圳品牌进入伦敦时装周做了展示,第三年就进入正式的T台‘秀’了,这个速度是少见的。这显示了深圳的实力,也反映出国际对中国的期待和兴趣。”
傅莹副部长说,如果从伦敦老旧的希斯罗机场上飞机,从北京崭新的三号航站楼出来,当然会感觉到巨大的差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诸多方面超越了英国。在社会管理和法规制度的成熟性,在科技水平,在创新能力等很多方面我们与英国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时尚产业市场,如同各色水果盛在国际化的盘子里,丰盛的果盘带来的美味是综合效应,庆幸的是中国占了一席之地。
“中国服装业的发展,面临一个很好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当前,中国服装行业也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说它“大”,是因为我们有规模很大的国际服装生产能力,很多国际品牌都是在中国制作的。服装业还不强,是说我们的服装业总体上仍位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中国自己的国际品牌。”傅莹副部长说。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服装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金融危机波及许多传统发达国家,使得欧美品牌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冲击。某国内品牌在赴欧洲市场调研中发现,新一代的设计新秀和时装界的专业人才,一方面面临国际知名设计大师的光环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面临萎缩的时装市场带来的困惑。
“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引起国际社会更大的关注,已成为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第一大市场。应该说,对我们国家的服装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参与国际竞争、发挥自身资金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机会。”
新的市场机会,为中国的资本和品牌提供了并购发展的机会。中国,俨然成为了国际最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国际市场转移后的重心,很多品牌不再喊着走出国门,而是千方百计稳定收获现有市场中更大的份额。
行业的变迁,必然引起商业的变革。传统的商业渠道倘若跟不上品牌的发展,必然会被新兴的商业模式取代,商业巨无霸不再是渠道的主宰,而是需要联手知名品牌的影响力。
跟得上的,是概念
“事实上,西方时装界已经开始高度关注‘中国元素’。最近国际时装品牌纷纷主打中国文化,在T台上掀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在国际时装界,几乎已经没有哪个时尚大牌不以中国元素作为灵感之源,不少著名服装设计师很注意挖掘古老璀璨而神秘的中国文化。一些中国面孔更成为T台新宠,中国风更成为时尚界最‘in’(潮)的名词。”傅莹副部长说。
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优秀品牌终端运营商大会”上,傅莹副部长给了三个建议:中国服装行业走向世界,首先要加大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努力守住并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并守住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第二,加大品牌培育意识,加强对消费者中国品牌概念的教育和培养。学习国际品牌自我推介的方式方法和能力,努力扩大知名度;第三是分清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和习惯,中国设计师要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据傅莹副部长讲,一位在海外做中装品牌的华人,对国内推崇西装的概念感到很不理解。他说国内的大饭店,店长和经理都穿西服,而店员都穿中式褂子或者旗袍,我们中国人自己不是就把中装放到被西服领导的地位上了?这位老人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的文化就是自己最原创的概念,舍弃了这个精髓,就舍弃了最国际的概念。
“这几年,不断有人讨论‘国服’、‘汉服’的问题。当然,服饰的问题脱离不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之间找到完美的结合点。目前看,在正式宴会中,着小立领等中式服装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中国本身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国内服装界的发展,需要考虑如何使中国传统服饰的本我与西方的流行时尚融会贯通,并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创新、增添时代的韵律,这也许是中国服装界打开品牌大门的钥匙。”
记得有些外国人在北京时,看到百年平房上画着一个“拆”字,他们觉得很奇怪,认为这样有历史的东西不但不该拆掉,还应该好好保存修缮。记者认为,我们服装产业的概念也一样,不该在西方时装文化的涌入中被拆掉,而是要仔细用心地修缮和维护,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在创新的时装中回暖。
傅莹副部长的讲话,不但给品牌带来了思索,也为我们行业媒体带来了思索。文化先行,像“艺之卉”、“江南布衣”、“易菲”等等做中国文化的品牌,其未来的市场份额是随着文化概念的成熟而愈加成熟的。品牌巨无霸,在国外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无论是CHANEL还是LV,说到底是文化的产物。跟得上时代变迁的概念,才是最终的市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