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柞蚕放养量居全国第二
27日,省商务厅组织召开的全省茧丝绸工作会议在牡丹江召开。从会上获悉,2010年,全省实际利用柞坡资源110万亩;育苗栽桑15万亩,同比增长50%。放养柞蚕11000把,柞蚕放养量居全国第二,生产柞蚕茧13000吨,同比增长33%,柞蚕蛹产量居全国第二;桑蚕茧发种量2.5万张(盒),同比增长25%,桑蚕茧产量1000吨,同比增长25%。蚕业生产实现了由农民自发向有组织推进转变,蚕农收入稳定增长,市场配置资源格局基本形成,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桑蚕、柞蚕同步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全省蚕业生产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项目,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截至目前,全省蚕业生产已覆盖到54个县(市)吸纳劳动力就业30万人,蚕业总产值3.5亿元,蚕农纯收入2.86亿元,户均纯收入1.36万元。其中,柞坡资源放养柞蚕种卵3万公斤,产茧20多万担,柞蚕农收入约2.4亿元,居全国第2位;年产桑蚕茧1.6万担,桑蚕农收入约4600万元。据统计,牡丹江、五大连池等市县通过发展养蚕,有5000户农民脱贫致富。
促进了茧丝绸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过不断探索,我省已研发出一整套适合寒地桑蚕生产的高产综合技术,培育出4个适宜高寒地区栽植的桑树品种,在全省生产上广泛应用。2010年,桑、柞蚕单产分别达到45公斤和1000公斤,分别比1987年提高2倍和3.3倍,柞蚕平均单产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已初步形成,有省市县农技、经作、蚕业局(站)40多个,从业人员600余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61人。
加快了茧丝绸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3个寒地桑树良种繁育基地、2个现代化蚕种场、5个年产2000吨蚕茧生产基地县、2个年产生丝800吨的缫丝龙头企业。制定蚕桑生产标准20余项,涵盖蚕桑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实现了蚕桑生产及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全省已建设蚕茧收调站45个,桑蚕产品全部实现订单生产。蚕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辽宁等省,并出口韩国、印度、日本、美国。桑蚕综合开发利用开始破题,全省已开发出系列桑茶产品。
据省商务厅副厅长邹竹丽介绍,近年来,在商务部“东桑西移”政策指引下,我省蚕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进一步凸显,表现为宜蚕资源丰富,桑蚕茧质量优势突出,珍稀蚕桑资源丰富,独有的抗寒、耐旱桑树种质资源四大优势。“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关键期,我省将采取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行业管理等措施,加快促进我省由茧丝大省向茧丝绸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