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纺织企业应对艰难时局转变战略
生意社7月29日讯 当传统经营思路面对纺织行业当前严峻形势的挑战,原料风险、人力紧缺、产品结构、订单来源成为企业普遍关心的话题。当注意力落在实处,措施和手段也相应地侧重培养内在实力。有人将此形象地比喻为“接地气式”的战略思维。从质量抓起,辅以差别化营销;从出口型增长,转变为内外销并重;由单一产业,发展为多元化尝试;从传统产品,进化到成本低、档次高的新品种系列……在外部因素的“副作用”下,多数企业审时度势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创下了上半年经营佳绩。
泗绢集团 原料和销售“首尾相接”
今年以来,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内外丝绸市场变化多端的形势,紧抓质量不放松,产品质量远远超过部颁标准;盯住市场出对策,牢牢把握原料和销售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上半年,共生产绢丝236.4吨,比2010年上半年增长14.5%、绢绸85.6万米,比2010年上半年增长116.2%、丝绸家纺和服饰26万件(套),比2010年上半年增长59.3%;共实现销售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0.1%;利润292.5万元,同比增长217.8%;上缴税金508.5万元,同比增长34.9%。
为了解决精练工艺不稳定造成前纺车间适纺性能较差,影响绢丝质量水平的问题,公司在原料浸泡等方面进行了上百次工艺试验,选出最佳工艺方案,并严格要求各生产工序按照新工艺生产。同时,公司还投资近百万元,购置了大型精干品冲洗机,使后道生产工序的适纺性能大大提高。为改变丝绸服装长期以来存在的着色不牢、易起皱等问题,公司今年新上了具有当代国内先进水平的绢丝染色设备、细纱设备和检测设备,改变了丝绸产品易起皱、易褪色、品种单一的状况。上半年,苏丝丝绸家纺、服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4.2%。
在原料市场上,根据国内丝绸原料价格不断走高的状况,公司先后从印度、乌兹别克和印尼等国家进口了部分质优价廉的原料,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销售市场上,公司一方面继续抓好国外丝绸销售市场,在努力巩固日本、西欧等国外市场的同时,又拓展了印度、沙特阿拉伯和印尼等新的国外市场。
上半年,公司共出口绢丝70余吨,出口绢绸近80万米,自营出口创汇281.5万美元。公司又着力开拓国内丝绸市场,利用国内20余家苏丝专卖店、代理商的途径,打开了国内丝绸销售市场。□ 徐军
帛方纺织 非棉品种调至70%以上
帛方纺织有限公司在纺织行业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确保企业稳定稳步发展,1至6月份生产纱8523.43吨,同比增长13.91 %;布1570.89万米, 同比增长24.78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958.7万元,同比增长18.48%;利税总额2505.70万元,同比增长9.9%;出口创汇1004.03万美元,同比增长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