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点: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出路
通过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市场和我国纺织在近十年中的贸易增长的贡献进行解析可以得出,我国纺织在OECD市场上的增长主要来自世界增长和价格竞争力,市场与产品优势的贡献很小。近年来,我国由于劳动力原料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力在这十年中明显下降,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要实现新一轮增长,必须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转变传统竞争模式。
回顾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世界经济呈现大变局:我国加入WTO;多纤维协定(MFA)消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三件事直接影响我国纺织:作为最大的纺织出口国,我国加入WTO使其具有真正的世界性;而扭曲的纺织贸易体制MFA的消亡,使纺织贸易开始回归WTO的自由贸易原则;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纺织倍受打击,而纺织产业最终扮演了复兴经济救赎者的角色。
纺织贸易是世界经济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部分,而我国纺织更是世界纺织贸易主要推动者。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以美元表示的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个百分点,而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4.86个百分点。过去的几年,我国纺织贸易相对世界纺织贸易增长更在提速。
这十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使大家开始重新审视纺织产业的作用,也改变了人们对纺织经济地位的看法。事实上,纺织是全人类的民生产业,是过去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现在或将来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的跳板,承载着城市化进程中新城市人口就业、都市产业演进和消费与市场扩张的重任。
衣食住行,衣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纺织服装的消费增长远高于人口的增长和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基本需求,纺织服装业是保持世界社会稳定、人类福祉的基础产业,反之,人类社会的发展更为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代纺织,提供的已不仅仅是衣着消费品,更能提供与人类生活全面相关的各种材料,如家居装潢、汽车内饰、建筑道路和水利土工、轻质高强运输交通工具、生物医学方面的材料,纺织已成为人类的基础产业。就此而言,纺织不仅是后危机时代促内需、保增长的主导产业,更有可能是促使新市场、新兴领域、新兴产业增长的产业。
后危机时代,我国纺织显然面对巨大空间。
多纤维协定(MFA)是扭曲的贸易机制,我国是MFA的最大受害者。实际上,MFA不仅阻碍了我国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的发挥,实际上也拖延了发达国家和后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从1995年到2004年,MFA在纺织服装协定(ATC)的规程下,逐步消亡,可以看出在此期间全球纺织贸易增长速度在加速。这有力说明纺织贸易自由化是全球经济均衡和谐包容增长的前提条件。
在过去十年中,特别是在MFA取消之后,我国纺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快速增长。
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市场为例,对我国纺织在近十年中的贸易增长的贡献进行解析。我们可将增长贡献分解成世界性增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价格竞争优势四个方面,将产品分成纤维类(SITC26)、纺织制品类(SITC65)和服装类(SITC84),将OECD市场分为北美(美国、加拿大)、东亚(日本、韩国)、欧盟15国以及OECD其他国家。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出口增长因素解析结构,表明我国纺织在OECD市场上的增长主要来自世界增长(这项在MFA后有明显上升)和价格竞争力(价格竞争力下降);市场与产品优势的贡献很小;欧盟15国增长主要来自世界增长,产品优势贡献很大,价格贡献为负;东盟国家价格竞争力在上升,产品优势贡献为负。所有出口国都享受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世界纺织贸易增长的好处。
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纺织贸易的增长贡献主要来自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全球贸易增长,其次是价格竞争力。但由于我国近年来劳动力原料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力在这十年中明显下降,而产品结构优势和市场结构优势则贡献很小。这说明迄今为止,我国纺织的出口增长主要还依赖于规模与价格竞争。后危机时代,我国要实现新一轮增长,要从纺织大国转变为强国,必须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要转变传统竞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