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功能性不等于高利润 产业联动方能减少盲目性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8-12 17:25:54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收藏

生意社8月12日讯  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还存在种种不足,放眼国际,伴随着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转移,我国纺织业亟需向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行走,功能性的背后,其实是科技力量的比拼,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新纤维成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这也与功能性纺织品息息相关。应该如何把握和认识当下我国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脉络?且看行业专家冷静剖析。

  出镜专家: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事业部主任谢方明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服装系统针织中心总监赵鑫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面辅料研发和采购部经理余欣

  VIFF STYLE流行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李晓菲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新渠道事业部总经理林孝建

  《纺织服装周刊》:我国的功能性纺织品开发处于什么阶段?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谢方明:我国的功能性面料研发从模仿国外起步,近年来随着新型纤维性能的突破,功能性面料的开发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日韩和欧美相比仍有差距,可以说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后整理助剂,以及某些功能的实现方式和手段上。以隐形技术为例,我国一般采用迷彩、变色和反射技术来实现,但国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硅纳米材料来改变光线的传递方向,使周围的光波发生完全弯曲,同时侧重吸收技术的应用,采用纳米级的有机涂料,这种纳米超细粉末不仅能吸收雷达波,也能吸收可见光、红外线,从而达到隐身效果;再如医院放射性射线的防辐射技术,国内主要采用厚重的墙体加上铅板等材质实施防辐射,人体还要带上铅帽和护腹装置等,但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则是在纺织品上采用涂层技术就可以实现软体防护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我国不少功能性纺织品的研发水准目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实际中间的差距却是巨大的。

  赵鑫:功能性服装在中国正处于初级阶段,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吸湿快干面料最早由杜邦公司研发成功,而后进入韩国、日本市场,在欧美,消费者如果发现一款服装有吸湿快干功能,都会去翻阅吊牌,确认是否是杜邦公司的产品,但国内消费者还没有这样的观念和习惯,而且我国的服装也没有专门的纤维吊牌。

  不过,由于国际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倡导,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在购买防寒服、滑雪服等户外服装时,已经开始从专业角度审视服装。未来,随着品牌商和媒体的推广,我认为功能性面料还是会对整个服装消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余欣:劲霸通过多次的市场考察以及对国际品牌的研究,认为功能性面料未来仍然会不断受到推崇,但未来受欢迎的功能性面料会和以往产品有根本的不同。

  以往国内面料的功能性更多是通过整理工艺或手段来实现,而目前更多的功能性的产品是从纤维阶段就开始强调材质的特殊性,以及可以达成的功能性要求。

  这种纤维功能性的趋势也预示着,人工合成纤维会向天然混纺纤维逐步过渡,这会对纱线和面料供应商的专业度和前瞻性有更高的要求,对产品的专有性也会更加强调和重视,这也将是劲霸未来与国际纤维供应专家们加深专利合作的领域。

  《纺织服装周刊》:对企业来说,功能性产品是否就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

  谢方明:就现实情况来看,终端纺织品的高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设计和品牌方面,至于功能性,目前只是国内消费者购买服装时的次要参考指标,加之功能性材料本身就比较昂贵,所以并不一定会产生巨额的利润。

  李晓菲:理论上来说,每一种功能性的融入都会使面料的价格有明显的涨幅。在现实操作中,功能性面料的价格最终只会稳定在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位置,有时候成品面料本身的特质已经决定了它具有一些功能性,例如PTT纤维(Sorona),纤维良好的保型性决定了面料本身的记忆功能,又由于对于面料硬挺度的需求,做了压光处理,可能同时就会具备了防泼水、易去污等特性,这些都成为附加功能。

  《纺织服装周刊》:一项功能性的研发成果要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被推向市场?

  谢方明:面对众多的新型纤维,做好产品开发并不简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新型纤维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突出新型纤维的优良特性,扬长避短,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路线,与下游客户要勤沟通、多交流,逐步积累开发经验,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对新产品市场的研究和培育。

  李晓菲:一些创新型纤维进入市场的道路的确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型纤维无论从原料、织造还是后整理看,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仅仅技术过硬也不足以笑傲市场,但如果能将成本控制好,解决原料供给问题,更重要的是,保证新型纤维形成的最终产品的风格是符合流行趋势的,是顺应消费者的风格需求的,那在市场上得以存活的希望就会比较大。在这方面,PTT纤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比刚问世时的曲高和寡,现在用含PTT纤维(Sorona)的面料已经非常常见。

  赵鑫:服装品牌一般只会青睐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的功能性产品,如莫代尔、莱卡等。而对于牛奶纤维、竹炭纤维等创新性纤维,负责任的企业都会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考核。企业必须认识到,概念和实际应用是两回事,很多国际品牌将可乐瓶回收,从中提炼纤维制作成服装,听起来十分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但这种再生纤维面料本身存在缺陷,不适合品牌大规模生产产品向市场推广。

  余欣:劲霸作为一个以消费群导向为主的品牌企业,一直希望能够把多元的功能性产品投入到各个不同的成衣品类,来满足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带给客户良好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功能性产品给生活带来的进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也是品牌企业应有的使命。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劲霸非常关注功能性面料的技术转换中品质的稳定性;我们会进行大量的技术投入,确保从研发阶段到生产阶段品质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卓越的供应商团队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也积极配合国家的质检部门,努力把研发产品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甚至是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

  林孝建:根据富安娜在功能性家纺的研发及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功能性产品开发要参考国家高新技术领域对新材料技术项目下新型纤维材料的定义,严格依据国内外已经成熟的功能评估标准与评估方法,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制定并得到世界多国(地区)认可的包括抗菌、防电磁波、吸湿排汗等18种功能性纺织品的认证标准,国外生态纺织品Oeko-Tex系列标准和《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法规等。在此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采取引进、消化、吸收的办法,开发功能性家纺产品。

  《纺织服装周刊》:纵观产业链,我国功能性纺织品遵循的是怎样的开发流程?上下游之间应该如何联动?

  谢方明:目前,市场上对功能性面料的开发的确存在着盲目、盲从现象。不少纤维企业盲目跟随国外流行趋势,开发出的功能性纤维没有很好地与下游企业的实际需要相联系,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我认为,功能性面料的研发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行为,更是一种产业链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的联动,应该放眼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共同促进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

  赵鑫:我们非常提倡整合产业链,通过各个环节的协作来提升功能性材料的研发水准。目前,很多功能性材料的原料都被国际化学巨头控制,它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抢占资源,把握核心技术,随着中国人工成本的上涨,纺织品的价格会越来越高,届时附加值反而会被国际巨头赚取,这将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国内企业必须要重整产业链,实现核心技术的提升,打造享有话语权的强势品牌。

  《纺织服装周刊》:上游纱线企业是否该承担起启发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谢方明:目前,上游的纤维开发和下游企业的联动性较差。化纤企业开发出来一种新产品后,却不擅长开发概念。国际上大牌的纤维供应商,宣传都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特性,但我国的化纤企业少有这样的宣传。

  原因在于,首先我国化纤企业对流行趋势研究、终端推广不够重视,不设置相关方面的预算,投入不足,其次,国内某些化纤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不够自信,缺乏宣传的勇气。其实,确实有些企业会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研发成果运用于生产,没办法做大规模的宣传推广。

  李晓菲:像Zegna Baruffa等纱线企业,每季都会发布自己的新产品及相应的流行趋势信息,一方面,推广了本身的纱线产品,另一方面以流行趋势为媒介,向下游传递流行咨讯,引导面料、服装设计师对于新产品的了解和使用,起到“联合开发”的效果。国内少量的色纺纱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也不错,但大量的纱线企业在这方面还处在懵懂阶段,盲目开发,对于市场的流行趋势完全不做研究。

  赵鑫:国内纱线、面料品牌推广不足,这与品牌的消费群定位有直接关系,国内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二三线城市,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对材质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上游企业也不会有宣传的积极性。

  林孝建:商家关于功能性家纺产品的宣传往往会因缺乏功能评估标准、实际功能效果无法评估而被限制,即使该产品真正属于有益无害的、但也难以传递到消费者从而影响消费行为。

  《纺织服装周刊》:国家功能性纺织品的相关标准应该如何完善?企业是否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

  谢方明:企业自行制定标准在纺织企业中越来越常见,有的企业也在承担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但是,一般来说功能性材料的测试费用会比较昂贵,更重要的是,目前很多功能性测试标准,只有测试方法标准,没有量化考核标准,测试的结果同样是没有意义的,比如,透气性面料测试的一个指标是透气量,但是透气量多大是合适的,目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

  赵鑫:功能,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标准。

  对企业来说,如果一种功能性产品尚没有相关标准出台,企业需要向国家进行申报;在研发过程中,如果原料来自国外公司,还需要先从国外获得原料,再联合下游的企业进行共同开发;在研发的同时,公司的品牌推广部也要介入,为新产品提炼特性,制定推广方略。总体来说,企业标准制定难度还是很大的。

  林孝建:国内功能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的缺乏的确制约了功能性家纺的发展。目前,功能性技术还基本是通过纤维加工阶段、面料印染后整理阶段来实现,在这两个阶段基本都会涉及到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单纯从其功能上具有有益性,但是否还具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副作用,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都须进一步建立健全。

  在《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将“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功能服装等重点产品及相关检测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健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相信此举必将对功能性面料在我国的推广产生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功能性  产业联动  纺织品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分析评论
进入分析评论>>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