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印度成衣业
生意社8月22日讯 因印度兴旺的消费市场,以及对印度政府即将鬆绑零售业外资规定的预期,更多的成衣品牌商将印度视为拓展事业版图的契机,但根据他们的经验,想要在印度成衣市场有所斩获,并未如他们所想像的这般容易。
全球成衣零售业变化万千,进行着流行与季节的演替。印度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变化不大,所以季节变化不是服饰流行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此外,较为平实的收入降低了顾客经常购买新衣服的意愿。
产业顾问相信,价格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成长的障碍。大约5年前,商业顾问公司Third Eyesight评估许多品牌商係根据其设定的目标顾客群平均收入的条件来定价。
依据欧洲的平均价格同类比较方式,产业顾问认为在印度的品牌商品应该较其现行标示售价更低30-50%;而此现象不单仅是国际品牌商现在在印度的实际状况,就连印度本土品牌也是如此。事实上,多数国际品牌商设定印度的目标顾客群,较其本土市场更为高级的水準。
与日俱增的收入,与透过各种媒体对时尚潮流的推波助澜,使得更多数的印度消费者更易接触到国际品牌,并更频繁地买更多。
但人们只要看看折价商品、促销与季末销售的比重,总的来说,就可瞭解到印度消费者认为当季产品的价格过高。
品牌商高估了成长的可能性,加之过度订货的问题,这些错误的预期使得在每季末在各处商家都可看到大红字体的"拍卖"与"打折"的标示。
当买卖双方大玩攻防战时,印度消费者看紧荷包的功力通常比起品牌商稳住定价的能力更强;大多数的消费者总能耐住性子等几週后的折扣,而不会新货一上架就马上购买。
在品牌商这边的部分问题,可能是一些固定成本,生产力方面的叁大问题是店铺租金、人事与广告成本。
依坪效计算,印度零售业店铺租金绝对属于世界上最昂贵的。同样地,当前每个销售人员的能力也应该更上一层,以令其销售业绩能更好。
最后,许多印度成衣品牌商也可能做的更好,至少可以重新分配其部份广告预算,以开发更好的产品和培训销售人员;因为即便拥有响亮名人的代言,也不可能补偿索然无味公式化广告推销着店舖裡不佳的商品。
科技当然可以更佳地运用到营运的每一步骤,从设计到供应链,从货架规划到商品企划,甚至到售后分析。同时,遗憾的是,一些比较"现代"的运作--商业流程的模组建构与商品企划一览表,比较适用于1980年代的西方零售环境,反而不适用于2011年印度零售环境的需要。
有些的成衣品牌被太多的检讨、太多的批次处裡、太少的企业家创业精神给拖累。每个阶段都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资源,在"组织"与"过程导向"的标籤下,造成了决策的瓶颈。
时尚的惊喜被抹去,产品变成"规格化"、安全、无趣,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货品延迟发货,错过当季的销售高峰,增加的成本累加入消费者不想负担的售价中。
印度成衣零售业无疑地需要一个大转型。无论这个变革在未来10-15年是否经歷快速的调整或是更渐进的过程;或是,无论在未来印度政府鬆绑外资规定后,是由大型国际多元品牌零售商或印度本地企业所主导,相信印度成衣零售业在未来几年将有显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