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困扰江苏茧丝绸产业
人民币升值近日连创历史新高,这对于我国出口额较高的外向型茧丝绸产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据悉,目前,不少丝绸外贸企业因受国际行情影响,利润已经严重缩水,部分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因承受不了高成本、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的重荷,出现关门歇业现象。
秋蚕养殖户“怕”
东台素有“中国蚕丝绸之乡”的称号,全省28%的优质桑蚕茧丝从这里出品,养蚕也自然成为该地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眼下已到中秋蚕最佳养殖期,但东台市安丰镇五进村四组的蚕农刘旭和老伴却很犹豫。今年春季蚕茧的收购价为50.8元/公斤,比去年上涨了11.2元/公斤,而今年夏季收购价仅为33元/公斤,比去年下降了1.5元/公斤。去年春夏两季的蚕茧价格只相差5.1元/公斤,今年却相差17.8元/公斤,不知道中秋茧的价格又会相差多少。
刘旭和老伴像往年一样,5月初开始饲养了5张春蚕种,原打算每张至少可以产40公斤左右的蚕茧。但受天气影响,春蚕结茧率却下降了30%,每张才产了25公斤,平均每张减了15公斤。幸好收购价提高了,减产但没减收入,卖了6000多元。
“最近听说蚕丝价格还在下跌,而且受暴雨影响,今年秋茧质量不会太高,万一收购价格降得太低,还不如少养几张的好。”刘旭担忧地说。
生产企业“亏”
“今年蚕茧价格起伏这么大,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东台缫丝三厂厂长王英强无奈地说。现在,大部分缫丝厂除了将干蚕茧制作为白厂丝外,也有织绸的工艺。作为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他们需要承担比其他行业更高的风险。
王英强介绍说,今年6月,厂里以每吨12万元的高价购进了210吨干茧,耗费资金2500万元。目前干茧每吨已经跌至8万元,每吨相差4万元,2个月就跌了840万元。虽然夏茧价格偏低,因为质量无法和春茧相比,所以厂里没有购进夏茧。
“今年茧价高,各方面成本又都在上涨,预计到10月份完成加工后,可能会亏损200多万元。而和我们遭遇相同的企业比比皆是,仅南通海安县就有5家企业倒闭。”王英强以本企业举例,2010年制作1吨生丝的综合成本在29万元,今年已经上升到32万元。面对这样高额的成本,企业想赚钱根本不可能。
“即使生丝出产后,企业内部可以通过织绸消化一部分白厂丝,绸织行业也好不到哪去!”王英强继续分析道。去年下半年白厂丝价格才30万元/吨,今年上半年最高价已经达到43万元/吨,白厂丝绸织企业利润空间已经缩小到极致,很多生产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目前,国内绸织厂订单不足,绸布价格也在一直下跌。人民币升值更使得丝绸外贸企业订单大大缩水,印度作为我国丝绸最大的进口国家也因受国际行情影响减少采购量,国际市场疲软,对我国丝绸的需求也随之下降,织绸行业进入调整期。
成品服装“涨”
茧丝绸行业动荡不定,导致丝绸服装价格一路走高。
苏州瑞福祥丝绸有限公司公共市场部负责人陈经理告诉记者:国内丝绸布料价格从去年开始上涨。今年不少服装企业不得不改变生产结构,以薄型丝绸制品产品为主,原料成本都大涨,我们要不转型,要不跟着涨。
他以近年市场走俏的香云纱布料为例。制作一套中年女性的香云纱套装,去年的批发价在48元/米左右,今年已经涨到了68元/米。去年每套布料的成本才260元,今年已经涨到了300元。而同材质的连衣裙,去年打折后可能卖到500元左右,今年几乎上涨了20%-30%。面对这样的高价原料,不少出口成品服装企业干脆弃真丝选棉织品。
据江苏苏萌集团刘经理介绍,今年人民币升值快,像日本、南美这些以往对丝绸产品需求量大的国家,也开始减少订单。往年他们公司合同出口订单都排到12月份,今年9月份的单子都没法保证,往年出口真丝服装最少50000件左右,今年到目前只有3000件。为了保证生产线连续不断,他们已开始接棉制品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