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纺织业:困局初显转移或为出路
但是今年,他明显感觉钱不好挣了。随着北非、阿拉伯国家的局势动荡,由此造成石油价格的剧烈上涨和下跌,而织布所用的化纤原料来源于石油,其价格也呈现出剧烈变动。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份,每吨化纤原料价格在14000元至25000元之间波动,但同期相比,总的价格呈上涨态势;而且原料价格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吨化纤的价格一天内上涨3000元,这对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采购的风险很大,价格上难以把握,如果操作不好,我们就会面临亏损的后果。”徐柏明告诉笔者。
吴江市中小企业局沈斌副局长对此也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生产成本上升。虽然3、4月份以来,棉花、PTA、乙二醇等部分原材料价格环比出现回落,但至5月底的原材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涨幅,如棉花价格同比涨幅仍有40%,PTA价格涨幅35%,乙二醇价格涨幅50%,而产品的价格上涨速度无法跟上原材料的涨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同时,近期纺织行业棉花、粘胶纤维及化纤等价格的下降也对原材料库存较多的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注册资本仅50万元、喷水织机台数仅63台的吴江江村丝绸有限公司的老板周永林坚持着一种保守经营企业的理念,企业经营了10年,但规模几乎没有扩大。他表示从不出去找订单,只做老客户的生意。
“在中国做民营企业,我们都很艰难,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赚点钱也是机器的折旧费而已,这边的小企业都是这样。”周老板称。
而年轻的吴江市振庆纺织有限公司老板周雪庆经营风格则与周永林不一样,他抱怨村里没有厂房,要不然他将把企业规模扩大一倍。受租用厂房土地面积的限制,他现有的规模只有30台织机。此外,他还抱怨银行贷款太难,由于设备和租用厂房不能进行抵押,他只能找人进行担保贷款。
对纺织企业,原材料成本是所有成本中最多的部分,其次为人力成本支出。沈斌副局长说,劳动力资源依然紧缺。通过前一轮的经济转型升级,吴江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持续增加,但几大主导产业仍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人员流动性大。去年以来,各行业普遍加薪30%-40%,但仍然出现了用工紧张的现象。
小企业反映更多的问题则是用工成本上升和用工荒,如吴江求是纺织品有限公司、吴江市双华纺织品有限公司、吴江创丰喷水织机厂等十余家纺织小企业。
吴江求是纺织品有限公司老板饶贵龙,是吴江市庙港镇较早期创业的大学生,目前他公司的总资产达到2800万元,员工60人。
“我现在除了缺钱,就是缺人。今年上半年给员工工资涨了30%,高的都开到4500元/月,但还是招不到人。”饶贵龙说,“现在工人变得很强势和抢手了。”
关于吴江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用电紧张问题,沈斌副局长告诉笔者,用电紧张提前凸现。随着大批项目的相继投产,用电问题成为今年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季度电荒问题已初显,进入夏季,问题将更加突出,有序用电等应急措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和供货能力。
“我们将把限电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纺织行业是民生工业,应该加以鼓励重点支持。但供电紧张的局势是不争的事实。”沈说。
应收款过多、税负过重也是诸多接受本报采访的吴江市中小企业老板认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的重要因素。
苏南中小企业有无出现倒闭潮?本报笔者在苏南吴江、昆山和无锡等多地实地采访,并没有发现中小企业出现大面积倒闭的现象。
“倒闭不以大小论英雄,而是根据负债情况,负债越多,倒闭可能性越大。倒闭不是从小企业开始,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此外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负债率反而低,倒闭的可能性更小,只是停产或减产。一些大中型的企业更容易倒闭,这些企业更依赖银行资金。”沈斌表示。
蚕丝业无利可图而全面衰退
蚕丝业,作为纺织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其生存状况似乎更难。
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桑蚕养殖基地和国内有名蚕丝制品重镇吴江震泽镇几家企业,通过走访和采访发现,作为吴江市历史上有名的桑蚕业,其长久形成的种植、养蚕和加工完整产业链,现已在全面萎缩。
从著名学者费孝通关于吴江市开弦弓村调研的系列书籍可以得知,种桑养蚕曾是吴江很多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副业,但在多个村庄采访发现,在过去十年里,种桑养蚕已经在农村迅速萎缩。
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是苏州地区一家较有名气的蚕丝制品公司,蚕丝被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董事长沈福珍曾是国内知名桑蚕专家费达生(为知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姐姐)的学生。该公司生产的“慈云”系列产品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中国驰名商标。
沈福珍告诉笔者,目前从蚕茧收购站购买一担蚕茧的价格为2200元,而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300元-1500元左右,价格上涨了80%;真丝面料价格上涨了30%-50%,我们完全无利润,但是我们的蚕丝被不敢轻易涨价,上调价格有一定的风险,主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沈福珍告诉笔者,今年1-5月,销售收入只有300多万元,去年同期的水平为700多万元,还没有一点利润。
“现在蚕丝行业内很乱,质量混乱不堪,为了节省原材料的成本,一些非正规厂商在蚕丝中掺入化纤、短纤等化工原料,鱼龙混杂导致市场出现萎缩,消费者也在减少,从今年1月到现在,我的员工工资平均涨了20%多,按计件工资,普通员工一般一个月能拿到3000员左右,尽管提了工资,但还是招不到人。”她说。
蚕丝行业的利润率只有5%左右,税率就高达17%,税负有点高,她告诉笔者,在浙江,政府为扶持蚕丝行业的发展,在税率上有一定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