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化纤会议】“走出国门”加快中国化纤全球格局调整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9-01 14:01:04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9月1日讯 事实证明,中国化纤行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获取先进技术,突破贸易壁垒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化纤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需要选择科学的战略模式。

  石油储量有限决定了我国石化资源的输入型特性,这对化纤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较大压力;日趋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是化纤产品走向世界的另一种挑战。因此,行业需要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并将其作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这是当前中国化纤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等方面来说,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将中国化纤工业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专家指出,中国化纤工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形势中,中国化纤工业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来提高发挥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化纤工业的合作。

  第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中国化纤工业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产业制造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化纤业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和战略资源。

  第四,在外资化纤及相关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化纤产业也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化纤企业要“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这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第五,在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市场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化纤企业也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此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

  “走出去”利用全球石化资源

  近几年,我国一些实力派化纤企业成功实现了向上游石化领域的延伸,原料自给率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国内有限的石化资源对于快速发展的化纤行业需求,已显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化纤原料依赖进口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十二五”期间,原料安全问题仍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在国内石油资源有限的事实面前,一些国内化纤企业做出了大胆尝试,“走出去”,充分利用海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快自身全球化发展。今年7月,浙江恒逸集团在文大摩拉岛建设大型炼化厂项目的一期工程在文莱获批。一期工程投资约25亿美元,将部分使用文莱的原油和凝析油生产汽油、柴油和航油(日加工能力约13.5万桶,部分将供应文莱国内市场)以及纺织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二甲苯(PX)和苯。如一期工程执行效果满意,再经苏丹批准,浙江恒逸集团将增资35亿美元用于炼油厂二期扩建,生产塑料制品原料。炼化厂总占地2.6平方公里,两期投资将达60亿美元。

  恒逸集团同意文莱当地企业参股该项目,占股最高可达30%。炼化厂项目建设不仅将有力推动文莱能源业发展,创造更高的财政收入,还将创造2000个(一期8000个,二期12000个)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建筑、维护、航运、物流、仓储以及培训等行业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本投资,我国化纤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基础。一方面,我国化纤工业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和资本实力,有能力有效的引导投资,集中资本力量,联合海外资本进行资源性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化纤工业在与国际交往的20多年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国际市场、产业运营、金融投资、环境评估、政府公关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在对境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政策环境的了解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在国家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中国化纤工业早在2009年就已切实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2009年,由中国化纤协会组织,瑞士欧瑞康集团、浙江荣盛集团、江苏恒力集团等著名化纤企业及项目合作方组成的代表团一行11人赴俄罗斯投资考察。此次访问恰逢俄罗斯政府应对“经济衰退”调整产业政策的关键时机,为中国化纤工业充分利用俄罗斯丰富的油气、森林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缓解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原料瓶颈提供了选择方案。此举为中国化纤工业进一步制定科学可行的“走出去”路线图奠定了基础。

  “走出去”适应客观形势需求

  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获取先进技术,突破贸易壁垒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需要选择科学的战略模式。

  专家认为,目前是推动中国化纤产业“走出去”的最好时机,行业可以借此缓解贸易争端、转移资本压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降价的优势,同时解决原料长期供应不足的矛盾,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中国化纤工业迅速发展,行业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行业的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2010年底,中国化纤工业已超过3000万吨产能。这意味着,一方面国内企业可能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另一方面今后行业的数量增长空间有限。而国内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原料特别是合纤原料的需求。但中国原油资源短缺,合纤原料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化纤原料一直以来都大量依赖进口,化纤工业对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十分突出。

  在化纤工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化纤出口数量大幅增长,化纤下游的主要纺织品出口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随着化纤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存,化纤行业成为贸易摩擦频发的重灾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的增长速度更快,涉及范围更广。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美债和欧债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少数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抬头,中国化纤行业面临着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专家指出,“走出去”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的风险与成本状况、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各种适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无论实力,还是经验,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在“走出去”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也离不开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支持、配合。对于“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各种国际、国内障碍,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企业各方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相互配合,共同克服。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发展壮大并实现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的梦想,这一战略才能从理论走向现实。

  大力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纺织化纤业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加快。中国化纤行业与世界的直接关联度已达47%;上游原料与下游化纤制品关联度高达87%,加强国际合作对中国化纤行业的运行和发展尤为重要。而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纺织化纤产业的向外转移是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十年来,中国化纤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已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以聚酯、涤纶为代表的大型装备国产化技术和工程的成功推广应用,迅速提升了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化纤常规产品质量稳定,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国际水平,能够满足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纺织品服装的使用要求。而聚酯、涤纶差别化、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步。目前我国涤纶差别化纤维呈现出多种形态、性能及功能复合改性的新发展趋势。

  此外,伴随着中国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批大型化纤企业集团已经成长起来。这批企业是我国化纤及下游产品出口的主力,它们既拥有比较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又了解国际金融、资本市场情况。有些企业甚至在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资本运作等方面,都具备了“走出去”发展的实力。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化纤行业“走出去”的主要产品和技术,首先应该是聚酯、涤纶生产及下游制品行业。因为聚酯、涤纶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国内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等竞争优势明显,并且大型化纤企业主要集中在这个产业。对于国内缺乏的化纤原料,也应“走出去”到海外发展。

  而“走出去”发展的主要形式,应该是各环节相关企业组成产业链一起出去。在靠近消费市场或原料基地的地区,建立纺织工业园区,基本设施配套齐全,生产纺织品、服装等最终消费品,直接进入当地市场或者出口到其周边国家或地区。专家提醒企业,当前我国化纤行业“走出去”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比如很多企业对海外目的地市场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并未达到可以实现对外投资的要求;国内化纤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投资的经验和运作手段;部分国家或地区相对不稳定的投资环境对企业“走出去”是个巨大的挑战,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行业上下游共同协作,提高抗风险能力,为更多企业成功走出去实现良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化纤会议  化纤  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