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化纤会议】吴江纺织化纤产业高起点开局“十二五”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9-01 14:18:35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9月1日讯 这两天,纺织化纤产业发达的美丽吴江,再次迎来世界化纤业界的盛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吝赞美之辞:吴江纺织化纤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产业链各环节长期以来均衡发展,市场及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完善。在这里,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并得到推广应用。

  记得去年记者前往吴江采访,了解到金融危机期间,当地规模以上纺织化纤企业没有一家倒下的消息,那时吴江正在总结危机中的经验教训,为博弈“后危机”摩拳擦掌。今年,“十二五”已经开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半年吴江纺织化纤行业及相关企业运行状况良好,多项指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即使面临下半年及今后更为复杂的形势,吴江纺织化纤产业显然已经全身心进入状态,要在又一个5年中书写新的辉煌。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吴江纺织化纤行业将年均保持12%以上的增速,至2015年产值达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保持1/3左右。同时要实现“双千亿”目标——到2012年实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1000亿元,市场网上交易额1000亿元,到2015年则要达到1500亿元。

  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均衡发展

  了解吴江纺织的人,无不感慨于当地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从纤维生产、织造加工到印染整理、服装制造,每一个环节,吴江都能举出几家知名的企业,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可以说,恒力集团、盛虹集团、鹰翔化纤、新民纺织、福华织造、华佳丝绸等吴江知名企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无不与吴江这片沃土密切相关。

  目前,吴江市直接从事化纤纺织业的生产企业超过8000家。全市拥有无梭织机18万台,其中喷水织机15万台,喷气织机2万台,已成为全国织造无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织造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300万吨合成纤维生产能力,其中融体直纺280万吨,化纤产能占全国总量的1/10。2010年,全市化纤纺织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生产各类纺织品120亿米、印染布36亿米、服装4亿件、针织毛衫2.5亿件、合成纤维204万吨。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的均衡、协调发展,是吴江纺织化纤产业的首要任务。在原料产业,吴江规划在提高现有涤纶长丝产品技术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注重新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研发和使用。重点发展新一代多功能、高仿真等高附加值聚酯长丝;积极发展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开发具有功能的共混纺丝产品;注重新型产业用功能性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开发,促进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织造产业是吴江纺织产业链上最具悠久历史的环节,“日出万匹、衣被天下”在很早以前就被用来形容吴江丝绸重镇盛泽镇。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吴江织造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还在加速提升。吴江规划“十二五”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突出原料、面料、最终产品3个环节,着力拓展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市场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加强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工艺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服装产业,“十二五”当地将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品牌服装比重。同时大力提高服装设计开发能力,推广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系统,引导企业采用新原料、新技术发展针织服装新产品。

  让环保成为行业进步的新引擎

  吴江地处太湖流域,环境容量有限,环保压力可想而知。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出的要求,第一不得改扩建印染企业;第二不得新建化工企业。但化纤纺织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耗能较高、排污量较大;而印染后整理能力在吴江纺织化纤产业链中相对薄弱,受环境因素制约,印染后整理成为制约当地产业提升档次的瓶颈。

  环保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很早就引起了吴江市政府的高度关注。相关人士意识到,低碳、环保虽然是行业发展的“拦路虎”,但如果解决措施得当,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引擎。经过审慎规划,吴江到2015年将实现纺织化纤行业产值能耗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50%,万元增加值水耗年均下降5%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吴江纺织化纤行业制定了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

  一是加大印染后整理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把印染后整理加工工序转变为引导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的先导行业。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气流染色技术、连续精染技术、无水化印花技术等低浴比染色技术、绿色环保印染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加速淘汰间歇式印染设备,使用年限从国家标准规定的15年缩短到10年。

  二是推进绿色织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原料、面料和最终产品绿色生产,以面料开发为突破,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开展ISO14000认证和碳足迹认证。推广应用电脑花型设计、电子分色、电子制版、电子调色和电子控制系统。

  三是积极实施化纤行业新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措施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生命周期评价,实施产品环境影响和评价和标准,建立企业环境档案。

  吴江还将全面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源头上削减污染;引入劣势印染设备、工艺、技术淘汰机制,推动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转让试点;在控制排污总量逐年下降的基础上,坚持有保有压,调整结构,将有限的环境容量用于支持产业高端化发展。

  高端化品牌化改变传统纺织形象

  毫无疑问,科技与品牌改变纺织行业传统形象的“法宝”。吴江作为国内知名的纺织化纤产业集群地,在发挥科技、品牌优势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将在“十二五”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吴江市仍然把纺织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快速、深入推进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吴江规划到2015年使化纤功能性纤维、差别化超细旦纤维比例从目前的80%提高到95%;提高家纺产品比重,着力开拓产业用纺织品领域,使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比例从目前的75∶22∶3调整到60∶25∶15;印染来料加工比例由目前的95%下降到80%。大力支持研发和采用抗皱、防缩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提升面料的质量和档次。当地还规划建设吴江盛泽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园,重点开发超细旦纤维、环保纤维等。

  至2010年底,吴江化纤纺织业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6件,江苏省著名商标10件。行业力争至2015年,再创中国驰名商标4~5件,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20件,同时将培育4~5家自主品牌知名大企业,进入全国纺织业百强企业,具备直接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实力。

  吴江还将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鼓励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无形资产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壮大品牌经济规模,提高品牌经济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力和促进力。建立健全品牌维权援助机制,帮助市场主体依法应对商标侵权纠纷。

  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吴江已经建立起产、供、销齐全的纺织产业格局,位于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已经成为吴江的一块金字招牌。该市场有6000多家化纤纺织商户入市交易,已成为全国化纤薄型织物最大的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2010年交易额达到71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纺织专业市场和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6月,该市场呈现出采购、生产、销售旺盛的局面,交易额达到312.7亿元,同比增长16.4%。

  业内不少人士将东方丝绸市场划为一级专业市场的范畴,认为其依托当地巨大的产业优势,早已摆脱单一的市场买卖功能,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它建立了具备纺织品电子商务平台、纺织品物流基地,纺织技术研发检测平台等多种要素的社会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吴江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规划建设,提升市场成品交易份额,提高市场直接出口份额,提升市场品牌贡献率,完善市场服务功能,适应多元化需求,打造中国纺织贸易第一城。

  此外,吴江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现有7家社会化服务的技术中心,解决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当地还计划引入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平台,为研发生产化纤纺织新材料提供技术支撑;“十二五”将新增共性技术服务平台4家,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记者了解到,吴江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纺织化纤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开拓融资渠道,实现百家企业的上市。此外,行业协会(商会)将在“十二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技术咨询、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健全的服务体系,将为吴江打造一流“纺织之都”提供坚实的保障。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化纤会议  化纤  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