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县发放秋蚕种
海安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乡”,创造了GDP近1/5强的茧丝绸产业,背负着近40万桑蚕大军“增收致富”的重任。眼下正是农户领蚕种的时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催青好的蚕种送到农户的手中?日前,记者进行了全程跟踪。
“一小时接力”运送蚕种
晚上8点半,南通海安县蚕种场灯火通明,几十辆面包车守候在大院,工作人员穿梭其中。
“用纸包好了,蚕种怕见光!”城东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祝应平满头是汗,一边不断嘱咐着蚕农,一边迅速地将已经用纸箱封装好的蚕种搬上车。许多蚕农买来白纸,把蚕种盒裹起来。1.9万张纸的蚕种,从县蚕种站派送到乡镇,分到村分到组,再分到各个养蚕户,必须在上半夜完成。
为什么非赶在晚上,又这么着急呢?祝应平说,蚕种非常娇嫩,温差不能大,不能见强光,晚上最保险。而一旦超时,大量的蚕种将可能在路上提前孵化,造成死亡,所以必须尽快送到乡镇。
记者跟随祝应平的车,载着蚕种,一路心急火燎地从县城赶到城东镇,蚕农们早已排着长队在此等候。祝应平和技术员快速地打开纸箱,将蚕种分发到养蚕户的手中。
记者这才看到,装蚕种的是一个网状的盒子,一本书的大小,隔成两半,上下两面都是纱布,四周是木制框,上面贴着“鑫缘牌”标识。“这是两张纸,一张2.5万只蚕种,两张5万只”,祝应平介绍。透过纱布,可以看到蚕种就像菜籽粒那么大,黑乎乎的。
一领到蚕种,蚕农就骑上摩托车,往家里赶,一分钟都不敢耽搁。记者计算了一下,蚕种从县城到城东镇,再到发到蚕农手中,总共只用了1个小时左右。
蚕宝宝娇贵得就像带孩子
70岁的村民周宏宽,养蚕已经50多年了,当天他领了3张蚕种。“今晚领回去,第二天就会孵化出来了。”他告诉记者,蚕宝宝非常娇贵,一定要非常细心地照料,就像带孩子。
周大爷说,一季蚕的周期一般30天,时间不长,但要养好蚕,所花的精力很大,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睁开双眼后第一件事就是洗净双手,进蚕室添加桑叶。“尤其蚕儿进了四眠的时候,食量特别大,每天太阳出来前和日落后,就得与时间赛跑,抢时间采摘新鲜的桑叶喂它们,经常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技术员告诉记者,蚕宝宝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任何一种异味包括女孩子常用的化妆品,都可能导致蚕宝宝生病甚至死亡,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让蚕农吃上“定心丸”
“今年春茧的收购价创下了历史新高,现在村里人都愿意养蚕。”城东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祝应平告诉记者,今年5月以来,每公斤蚕茧的收购价涨到48元,比过去涨了至少5元钱,一张蚕种通常能结35公斤蚕茧,养一张蚕种就要多赚175元,像周大爷家,养3张蚕种,一年养两季,就要多赚1000元以上。
养蚕的人多了,技术员就像明星一样受追捧。城东镇只有4个技术人员,每天都穿梭于蚕农家中,经常被蚕农团团围住,问一大摞的问题。
祝应平说,“蚕茧价涨了,现在蚕农养得多,也担心有风险。好在有了政策保险,万一养砸了一张纸也就赔上400元,加上农技员巡视服务,可以说让蚕农吃了颗定心丸。”
这场护送蚕种的接力赛,我看着真是新鲜。不过,当地农户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接力赛现在那里每年都要有三四次。在过去,人们把蚕视作天物,为祈求天物的宽恕,养蚕有个好收成,还会举行祈蚕节;如今,这些习俗已渐渐被人淡忘,但“蚕难养”却是古往今来的共识。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而茧价丝价频繁波动,也让蚕农感到风险不小。好在有了政策保险,加上技术员的指导,给蚕农们上了“双保险”。
祝应平说,现在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还在不断创新,目前正在研究彩色茧养殖,让蚕吐出六种颜色的彩丝,让蚕农走上一条“彩色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