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安徽省茧丝绸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茧丝绸产业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带动下,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不断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加快产业化进程,保持了全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行业发展保持稳定
“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对茧丝绸行业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政策措施。2006年商务部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推进茧丝绸产业区域调整和优化升级。2007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加快发展茧丝绸产业的扶持政策。省财政厅、省农委等部门也列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茧丝绸行业的扶持力度。各茧丝绸重点产区均把茧丝绸列为支柱产业,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强力进行推动。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为茧丝绸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茧丝绸市场波动较大,但我省茧丝绸行业持续稳定发展,茧丝绸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80万亩,位居全国第7位;生产蚕茧3.1万吨,位居全国第7位;生产白厂丝6437吨,位居全国第6位;生产丝织品4000万米;真丝绸商品出口总值2224.28万美元,位居全国第11位。茧丝绸全行业产值达到45亿元。基地建设水平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大力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全面推广蚕桑新品种和新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蚕桑基地建设水平明显提升。霍山县和广德县蚕桑基地入选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省优质高产桑园面积由30万亩增至45万亩,较2005年占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蚕桑生产技术标准显著提高,13个“东桑西移”基地县(区)的优良蚕品种推广率达到100%,优良桑品种推广率达到90%,小蚕共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率达到70%,方格蔟等优良蔟具推广率超过70%。重点产区平均亩桑产茧均在100千克以上,高产桑园亩桑产茧已超过150千克。2010年全省平均盒种单产45千克,创历史新高,比2005年的36.7千克提高22.6%。技术改造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先进机械设备规模不断扩大。我省缫丝企业自动缫丝机的比重由2005年的45%提高到目前的100%,生丝平均品位提高1.5个等级,高品位生丝的产量占比提高。丝绸企业不断开发以真丝为主体的交织、混纺面料、超薄、阔幅面料等丝绸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蚕丝被、真丝套件等家纺产品和丝绸制品产量大幅增加,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为江浙等发达地区提供原料的局面。超过60%的缫丝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提高了水、热等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安徽京九丝绸公司完成了80台意大利进口剑杆织机的技术改造,安徽宏祥公司、黄山金港公司等也进行了剑杆织机的改造。企业实力迅速壮大
茧丝绸龙头企业得到迅速地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05年,全省茧丝绸产业中仅有75家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和20家市级龙头企业,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7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家、16家和42家。2010年16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近60%。安徽源牌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力加强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并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安徽京九丝绸公司实现快速扩张,缫丝和织绸生产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9位,已成为全国重点丝绸生产企业。同时,茧丝绸产业集群也得到发展,广德县四合乡和黟县碧阳镇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综合利用广泛开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得到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行业综合效益。安徽龙华集团的桑枝地板、青阳大华公司的食用蚕蛹等项目已经开始使蚕农增收、企业增效。岳西县桑皮纸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制作的桑皮纸走进了紫禁城,破解了故宫文物修复难题。桑枝食用菌、桑叶茶、桑园套种套养等项目在各蚕桑主产区也得到了普遍推广。组织建设深入推进
为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蚕桑产业长效发展机制,蚕桑专业协会、蚕桑专业合作社等蚕桑合作经济组织顺势而生、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2005年,全省蚕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24个,到2010年增加到146个(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4个),是2005年的6倍。在合作社的带动下,13个蚕桑生产村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蚕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蚕农的组织化程度,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蚕茧质量,规范了鲜茧收烘秩序。市场拓展成效明显
我省丝绸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努力挖掘丝绸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创品牌、拓市场。目前“源牌”、“云海”、“宏祥”、“九华山”、“SILKISS丝侬”、“嘉丝利”、“莱奇卡罗”等先后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安徽出口名牌等多项荣誉称号。企业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展会,广泛宣传丝绸产品,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我省丝绸企业已陆续在省内外建立丝绸产品专卖店或专柜,安徽源牌还在加拿大温哥华设立了分公司,并以此为基地开拓北美市场。作为全国六个试点省之一和中部地区的唯一试点省份,我省又被财政部、商务部列为全国丝绸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试点省。行业科研成果突出
“十一五”期间,我省承担的国家级、省级蚕桑科研和丝绸工业科研项目、课题超过120个,其中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个项目获省级科研成果,1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开始启动,设立了合肥、黄山两个综合试验站,省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也开始实施,设立了5个功能研究室和7个综合试验站。我省参与审定蚕桑生产和丝绸工业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制定蚕业地方标准1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3个丝绸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2007年,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省、市、县商务(茧丝办)、工商局、物价局、技术监督局相互配合,着力规范鲜茧收购市场秩序,对蚕茧收购经营的全过程实施监管,维护合法企业和蚕农的正当利益,基本保持了蚕茧市场的稳定。2008年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2009年省农委制定了《安徽省蚕种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安徽省蚕品种审定办法》。条例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蚕种生产经营秩序,强化了蚕种检疫制度,加大了蚕种市场整治和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确保了蚕茧生产安全。信息渠道逐渐拓宽
继省蚕学会和《安徽蚕业》之后,又成立了省茧丝绸行业协会,编印了《安徽茧丝绸》,创建了“安徽蚕业信息网”,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和省蚕学会既参与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发挥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又全心全意为会员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同时,《安徽茧丝绸》、《安徽蚕业》和“安徽蚕业信息网”,为全省茧丝绸行业搭建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全省业界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商品市场行情、行业重大活动、会员工作经验、兄弟省市先进做法等相关信息,在帮助企业分析行业发展形势、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