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桑蚕一条龙产业模式
车行村间,村道两旁的桑叶在骄阳下油油发亮,蜿蜒的小道延伸到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广西宾阳县大桥镇新道村。村支书韦子瑞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别看村里的农户和别村的没啥两样,但是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有桑园,户户有蚕房”。
作为村里支柱产业,种桑养蚕在新道村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村民主要以家庭作坊模式养蚕,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近年来,新道村党总支部加强了对村民种桑养蚕的技术指导,建立了从育蚕种到蚕茧深加工的产业链,并建立了桑蚕基地,把养蚕业打造成为新道村的强势产业。
一条龙产业模式提升竞争力
村民韦中勇的育蚕房里,一个个圆形的大簸箕自上而下层层叠叠地整齐排放着,里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蚕。“再过几天,这些小蚕就可以出售了。”韦中勇的爱人指着其中的一排簸箕告诉记者。
说起韦中勇,村里人人都知道,因为大伙养殖的小蚕都是从这里进货的。以前韦中勇也是村里的养蚕大户,在村支书韦子瑞的动员下,他决定摸索育蚕种技术。凭借多年的养蚕经验,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解决了技术难题,育种成活率高达98%以上。此后,韦中勇放弃了大蚕养殖,与家人一起搞起了小蚕育种。
自从村里有了育蚕种专业户后,村民们不但可以在家门口买到蚕种,而且每张蚕种价格比别的地方便宜5元左右。
蚕种买回来,养殖20多天就可以出茧了,村里养殖规模上去了,产量上去了,质量也要跟上。新道村党总支部研究决定,在村里设蚕茧收购点,收购村民生产的蚕茧,对蚕茧进行初加工后再卖给外地客商。
党员韦日坚的收购点,不时有村民前来过磅卖茧。“受欧美丝绸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下半年蚕茧收购价格从原先的每公斤50元跌到28元。”韦日坚告诉记者,为了保护蚕农的利益,村党支部与各收购点沟通后,坚持以高于市场1至2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生产的蚕茧。
育蚕基地和蚕茧收购点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村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新道村桑蚕业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目前新道村委的桑蚕业已经形成“种桑—养蚕—烘茧—抽丝—纺被”一条龙产业模式。
“农民教授”成为扶贫明星
为加快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新道村党总支的发动下,以村里8名党员乡土人才为骨干,成立了新道村桑蚕协会。协会按照“协会办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运作,目前已经拥有会员338人。
产前,协会向会员供应优质桑苗、高丝量蚕种等生产物资,并进行桑树种植管理、桑蚕饲养、蚕病防治等技术培训。产中,派技术骨干上门进行指导,做好培训跟踪服务,提供咨询服务等。产后,协会组织流通能手、经济能人对蚕茧进行收购、烘干或加工成生丝、丝被等,促使蚕茧增值,会员增收。今年以来,桑蚕协会已经开办3期种桑养蚕使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400多人次。
新道村桑蚕协会会长韦日强不仅是种桑养蚕的技术能手,也是扶贫济困的明星。他经常义务给村民传授科学的种桑养蚕技术,提供廉价的桑蚕和蚕种。对于经济困难的农户,韦日强让其先把桑苗、蚕种带回去种植饲养,年末攒了钱再还本钱。对个别特别困难的农户,韦日强分文不收,免费供应桑苗及蚕种。
现在想在村里见到韦日强可不容易,作为一名乡土型农民教授,他经常外出传授经验,曾经受聘到越南西贡传经送宝,被当地群众喻为“传播中越友谊和桑蚕技术的使者”。
桑蚕协会还通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帮扶助困,向困难村民无偿供应桑苗、蚕种等生产资料,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使150多户困难群众依靠种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住上了“桑蚕楼”。
种桑养蚕人均收入2000元
桑叶怎么采?蚕虫怎么养?村民生活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跟着村民韦瑞伟体验了一把蚕农生活。
戴上草帽,拿起麻袋,记者跟着韦瑞伟走进他家的桑园。这片桑园就在村边,从家里过去不到5分钟,韦瑞伟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7时就起床摘桑叶喂蚕,一直摘到9时,摘满三大麻袋就够他养的蚕吃了。看着记者一片一片地采摘,韦瑞伟笑着说:“一看你就是外行,用手一竿子撸下去就得好几片了。”果不其然,韦瑞伟麻利且熟练地采摘,不到40分钟,就摘了满满一大袋。
提着桑叶袋,韦瑞伟领着记者来到他家的蚕房,只见水泥地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大蚕,桑叶往地上一撒,顿时响起了莎莎的声响,蚕宝宝们欢快地进食了。“这些小家伙和人一样,也要吃早中晚三餐”,韦瑞伟告诉记者,平时他只需要每天花两个多小时摘桑叶喂蚕就行了,工作量并不是很大。
韦瑞伟家的桑园有6亩,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他说这样的种养规模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只要有地有人工,还可以扩大生产。“现在家里这些新的家具、家电都是养桑蚕赚来的钱买的。”韦瑞伟说。
现在新道村全村有桑园面积2000多亩,年可放养蚕种1.3万张,产鲜茧50万公斤,总产值达800万元以上,建有家庭烘烤炉5座,家庭抽丝厂9家,年加工鲜茧能力达40万公斤,年产生丝5万公斤以上。每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2000多元。种桑养蚕使新道村走上了富民强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