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棉花电会]张晓强:切实做好2011年度棉花工作
2011年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播报
——在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2011年9月29日)
同志们:
新的棉花年度已经开始。经国务院批准,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农业发展银行八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0年度棉花工作,分析2011年度棉花形势,并部署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0年度棉花工作回顾
在刚刚过去的2010棉花年度(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中,受棉花减产、纺织需求变化和国际棉价大起大落等因素影响,我国棉花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国家通过加大储备棉投放力度,合理组织棉花进口,加快调运新疆棉,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市场运行趋于平稳,较好地保护了棉农利益,保障了纺织用棉需要。一年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努力,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棉花总量平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275万亩,比上年减少2%;棉花总产量597万吨,减少6%。根据新疆棉实际运出数量测算,棉花产量67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约30万吨,减幅4.3%。2010年度,全国纱产量累计为2828万吨,同比增长7.1%,增幅比上年缩小9.5个百分点。由于棉花与替代品涤纶短纤的价差大幅扩大,纺织企业今年以来普遍减少用棉,增加化纤用量。全年度棉花消费1000万吨左右,比上年度减少60万吨;产需缺口约330万吨,减少30万吨。为弥补产需缺口,稳定棉花市场,国家采取了多项保供措施。一是去年8月份后投放储备棉100万吨,增加市场供应;二是把握节奏分三次发放2011年棉花进口配额360万吨,今年1-8月进口棉花169万吨,全年度进口258万吨,有效补充了国内资源;三是落实出疆棉花铁路运费补贴政策,及时组织调运新疆棉243万吨,保障了内地销区的用棉需要。
(二)加强市场规范引导。年度初期,受棉花减产、上市推迟及国际棉价大幅上涨影响,市场棉价快速上涨。一些投机资金借机炒作,部分棉区收购加工秩序混乱,企业无序竞争、争抢资源,放大了供需缺口,进一步推高了棉价。今年3月下旬,国内市场棉价一度高达31000元/吨,同比涨幅高达100%。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及时下发通知部署维护棉花市场秩序工作。为抑制期货市场过度炒作,有关部门协调郑州商品交易所提高棉花期货交易手续费和保证金标准,打击滥用交易权炒作行为,还组成联合巡查组赴新疆等主产区加强督促检查,查处游资炒棉、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产棉区地方政府组织发展改革、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加大市场和质量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农村棉花经纪人管理和社会游资租厂或委托收购加工棉花情况的排查,引导棉花企业有序入市、理性经营。农业发展银行强化了资金监管和风险控制,棉花协会等行业组织加强了信息引导和行业自律。
(三)积极推进棉花质检改革。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和改革过渡期安排,有关部门和产棉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改革各项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棉花加工业布局,完善仪器化检验体系和加工、物流设施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引导小包棉企业退出市场。截止今年8月底,已有2313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要求完成了技术改造,占规划数的96%;全国已建成87家仪器化检验实验室,检验能力达到530万吨。2010年度,经仪器化检验大包棉26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棉花仪器化检验结果提高了质量标识公信力,减少了贸易纠纷;大型和出口型纺织企业越来越多使用仪器化公证检验指标配棉纺纱,降低了成本。
(四)及时制定公布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总结近年来棉花市场调控经验的基础上,为防止棉价大起大落带来生产的大上大下,有关部门及时研究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的长效机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今年3月份棉花春播前公布了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明确2011年度皮棉临时收储价19800元/吨。为确保棉农受益,预案规定实行皮棉收储价格与籽棉收购价格挂钩的机制。临时收储政策的及时出台,给棉农今年安排生产吃了“定心丸”。新的棉花年度开始前,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早制定并公布收储办法和交易规则,测算并公布籽棉收购参考价,安排收储库点,组织开展培训,为收储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有效地稳定了市场预期。
回顾近几年特别是上一年度棉花市场运行和调控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不断完善棉花调控机制,避免市场大起大落。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大宗农产品,又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如果棉花市场和价格波动过大,不仅影响纺织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也不利于保护棉农利益和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为防止棉花市场大起大落,今年国家把以往在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建立了棉花临时收储制度,这是完善棉花调控体系、促进棉花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好这一政策,并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不断完善调控机制,确保棉花市场平稳运行。二是要继续落实“三加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2001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在放开棉花市场的同时,要切实做到“三加强”(加强市场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加强宏观调控)。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各地在这些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做了很多工作,但棉花加工能力过剩、小轧花机土打包机非法加工、混等混级收购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棉花流通秩序混乱、企业无序竞争的情况仍比较突出,这不仅扭曲价格信号,加剧市场波动,而且不利于提高我国棉花质量和纺织产品竞争力。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后要通过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创新方式、强化监管,继续在“三加强”方面下更大功夫,切实取得成效。三是要增强企业市场风险意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棉花供求和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一定程度的波动难以避免。在上个年度,一些企业盲目抬价抢购,有的企业在组织进口时对市场风险估计不足,造成了棉花降价后企业经营的困难。这些教训警示涉棉企业,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积极有效利用相关避险工具,做到理性稳健经营。
二、2011年度棉花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一个时期,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对2011年度棉花市场形势进行了多次分析和研究,并组织联合调查组到棉花主产省区进行了调研。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2011年度棉花市场形势有以下几点基本判断:
(一)棉花供给增加。一是国内棉花丰收。受上年度籽棉收购价格上涨、棉农收益大幅提高和国家出台临时收储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的影响,今年棉花播种面积增加。据农业部门最新调查,预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7780万亩左右,同比增长4.7%。初步估计,产量约在720万吨。农业部门加强生产指导,在主要产棉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上今年各主产区气候基本正常,棉花长势良好,单产将高于上年水平。如近期不出现灾害性天气,有望获得较好收成。二是国际市场资源状况好转。据有关国际组织最新预测,2011年度全球主要产棉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棉花产量2691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05万吨;消费量2472万吨,增加35万吨;期初库存906万吨,增加42万吨。全球棉花产大于需219万吨,加上库存水平有所增加,供求关系明显改善。
(二)棉花需求基本稳定。目前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纺织出口竞争压力加大,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资金紧张、生产成本上升和化纤替代增加等因素影响,纺织生产和出口增速可能放慢,棉花需求不会出现明显增长,产需缺口也将比上年度有所缩小。
(三)棉花市场能够保持平稳运行。从供求关系看,由于国内棉花供需矛盾缓解,国际棉花资源量增加,通过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够保持国内棉花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从政策层面看,临时收储政策的出台,为国内棉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继续实施出疆棉运费补贴政策,并将补贴标准由400元/吨提高到500元/吨,有利于提高企业调运新疆棉的积极性,促进棉花资源在区域和结构上的平衡。目前,新棉已陆续上市,各地棉花购销价格稳中有升,近期已回升至20000元/吨左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2011年度棉花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新棉集中上市期棉价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受棉花增产预期、近期纺织需求不旺、国际棉价下跌等因素影响,棉花企业入市比较谨慎,部分棉区特别是新疆棉区新棉集中上市期间有可能出现价格回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防止出现“卖棉难”和企业收购籽棉时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二是收购资金偏紧。受货币政策紧缩及纺织市场不景气影响,今年投入棉花收购的纺织企业预付款、社会资金及商业银行贷款可能减少。三是棉花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四是稳定棉花生产的难度加大。种棉费工费时,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对稳定棉花生产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
三、切实做好2011年度棉花工作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影响棉花市场稳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今年也是新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做好新年度棉花工作的任务很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落实临时收储政策,维护收购加工秩序,加强棉花市场调控,稳定棉花市场和价格,确保在丰收之年棉农利益和种棉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促进棉花产业和纺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工作已于9月8日启动。由于目前棉花收购加工尚未形成批量,暂无成交,但收储政策托市的效果显现,市场信心增强,棉价稳步回升,9月下旬后已高出收储价。要继续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新棉大量上市后收储工作顺利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稳定市场预期,有关部门、单位和产棉区地方政府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各种渠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主要目的、基本内容和实施办法,重点宣传敞开收储、皮棉收储价与籽棉收购价挂钩等措施,使广大棉农家喻户晓,涉棉企业增强政策意识,社会各界有效监督。要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新疆等地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加强双语政策宣传。为贴合棉农了解市场信息的习惯,所有交储企业必须在厂区门口显著位置张贴政策宣传告示和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籽棉收购参考价,并按对应的参考价挂牌收购。二是严格执行皮棉收储价和籽棉收购参考价挂钩的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中储棉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临时收储预案执行责任主体,要认真查验交储企业收购单据,凡籽棉实际收购价低于收购参考价的,不予入储;棉花协会、棉纺协会等行业组织要配合实施舆论监督,将不执行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交储企业列入行业黑名单;有关部门和产棉区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交储企业收购价格和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管。中棉集团等大型骨干棉花企业要利用加工点多、面广的优势,带头挂牌收购,积极发挥示范和引导市场的作用。三是安排好收储库点。中储棉公司要继续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企业就近交储、有利于棉花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调运”的原则,加紧做好后续库点的安排准备工作,根据交储量增加的需要,及时公布新的收储库点,方便农民交售和企业交储。四是抓好收储资金供应、交易、入库和结算等工作。农业发展银行要做好资金测算,及时安排信贷计划,确保临时收储资金及时、足额、有序供应。中储棉公司、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发展银行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要进一步加强配合,提高效率,加快储备棉检验、入库和结算进度,减少交储企业利息成本,方便其回笼资金后继续投入收购。
(二)抓好棉花市场购销相关工作。产棉区政府要加大新棉购销工作组织和指导的力度,客观宣传我国棉花产销形势,引导棉农及时采摘新棉,合理把握交售时机,指导棉花企业积极有序收购籽棉,均衡加工销售,通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不囤积棉花赌后市。大型棉花流通企业和用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影响力,服从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中国棉花协会和棉纺织行业协会要继续加强信息服务和行业自律。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总行确定的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的原则,做好新棉收购资金管理工作,做到及时、足额、平稳、有序供应。产棉区地方政府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形势,找出可能出现的空白点,提早协调有关金融机构为新棉收购提供金融服务,切实防止辖区内出现企业收购籽棉对农民“打白条”现象。
(三)强化市场和质量监管。产棉区地方政府要严把棉花市场主体准入关,组织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棉花收购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行为和压级压价收购棉花的坑农害农行为,坚决取缔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等非法加工设备,规范棉花现货市场交易,维护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质监部门要依法加强棉花质量的检查,加强收购加工环节质量监督管理,打击棉花掺杂使假等质量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期货交易规则,严厉打击过度投机炒作行为。棉花协会要引导在棉花采摘收购加工环节避免混等混级,加强排除异性纤维工作,提高棉花质量。行业协会要引导推广使用棉包塑钢打包带,研究建立棉包塑钢打包机、打包带生产准入制度,确保棉花打包质量。新疆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强棉花铁路运输防治火灾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一是组织协调好棉花进口。待棉花生产、消费形势进一步明朗后,有关部门将抓紧研究2012年棉花进口总量计划,适时、适量发放进口配额,满足纺织需要。各地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宣传培训,推广使用棉花协会标准进口合同,引导企业合理把握进口时机,提高国际贸易操作水平。二是加强新疆棉花运销协调。今年新疆棉增产,预计调运数量高于上年,运输压力加大。有关部门要继续执行好出疆棉花铁路运输补贴政策,新疆自治区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引导新疆棉花企业收购加工后抓紧销售和向内地均衡移库运输。铁路等有关部门要继续组织好新疆棉外运,增加棉花出疆运力,满足销售和移库需要。三是做好储备调控预案。新年度棉花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需仍存在一定缺口,如后期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纺织用棉需求恢复,棉价仍存在波动的可能。一旦市场需要,国家将及时投放储备保障供应。四是完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和产棉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改进产需统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密切监测分析市场形势,做好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规范信息发布,提高棉花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
(五)继续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各地区要继续做好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的收尾工作,并根据棉花生产区域的变化,动态调整完善棉花加工业布局,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产棉区地方政府要继续按照“积极引导、扶大限小、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引导小包型棉花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有序退出市场。纤检机构要妥善组织好大包型棉花特别是交储棉花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改善检验服务,努力提高送检率。要加紧修订棉花质量标准,尽早实现仪器化检验取代感官检验,促进机采棉检验科学和质量提高。中国纤维检验局要配合有关行业组织加快棉花仪器化检验结果在纺纱配棉上的应用推广,引导纺织企业积极采购大包型棉花。棉花协会要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大包型棉花进入专业仓储办法,并建立与质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国内棉花贸易规则。
(六)扶持发展棉花生产。要切实加大国家对棉花生产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加强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扩大优势区域棉花种植面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增加棉花种植面积。要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良种繁育和推广,继续大力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提高我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加快推广棉花生产保险,增强防范风险能力。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新形势,研发推广棉花移栽、采收机械及配套品种和技术,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为稳定棉花生产,我们将根据今年执行情况进一步总结完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明年春播前继续提早公布下年度临时收储价格。
在做好棉花购销和生产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引导纺织行业转变增长方式,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和加强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志们,2011年度棉花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各部门、各地政府特别是棉花主产区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棉花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同配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并完善棉花调控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测分析,跟踪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解决临时收储、市场运行中的问题,适时组织巡查,指导和督促地方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产棉区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棉花工作会商机制,及时掌握当地市场购销情况和动态,加强对交储企业收购籽棉情况的监督检查,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配合收储的工作,组织好棉花购销调运、资金供应和市场监管。产棉区发展改革委要切实承担起牵头协调组织工作,及时解决棉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重大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完成好2011棉花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