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新事云深处
车出凌云县城,绕过一弯又一弯的山路,终于来到被群山环抱的平怀村。
还未进村,我们便被成片的随风摇曳、苍翠欲滴的桑树林吸引住了。“这是村里新引进的桑树品种,广暨一号,叶大肥厚又营养,蚕虫一天吃两次就饱了。”正在翠绿丛中忙碌的平怀村支书郁再俭说,用了新桑叶蚕农都说好。
平怀,是位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下甲乡大石山区深处的小山村。以前,平怀不叫平怀,而叫“笨村”。“笨”是壮话谐音,意思是“毛”。一直以来,半土半石又干旱少雨的平怀村,都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望天吃饭,雨多饱一年,雨少饥一年。”
村庄的变化,始于2002年。在外开诊所、搞建筑的青年党员郁再俭,被乡领导“请”回村里做“领头羊”――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又当上村支书。“回村一看,真是一穷二白啊。平怀交通闭塞、自然条件也差,代代都从土里刨食。穷则思变。一上任,我就想要脱贫,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来带动。”郁再俭说。
几经调研、比较,郁再俭决定在村里发展桑蚕业。“一是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二是我们山区的光温条件适合种桑养蚕,三是种桑树还可改善生态环境。”
当年,郁再俭说服了一些敢闯的乡亲,在全村连片种植了860多亩桑园,他自己一家就种了80亩。
有了桑园,就要养蚕。可养蚕是个技术活,不好学。郁再俭自费到南宁、横县等地学养蚕。学成归来后,马上投资养了91张蚕种。谁知,才到三龄就全部死光了。种了桑树的乡亲一见都急了,纷纷跑来找郁再俭,让他把种下的桑树都搬走。“一个月,我就躲在屋里,偷偷流泪,不敢见人。”
“别人养得成,为啥我不行?”不服输的郁再俭再次跑到南宁学艺。回村之后,郁再俭带回15张蚕种,免费分给村里18位乡亲试养。20多天后,这批蚕成功出茧。“平均下来,每户赚了600多元!要知道,我们种一亩玉米也不过千把块钱的收入。”
眼见为实,乡亲们终于信了郁再俭。2003年开始,村里300多户乡亲,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桑养蚕。郁再俭因势利导,把自己家里变成了“桑蚕技术实践基地”,每年开办数期培训班,把学来的技术无偿教给村民。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几年下来,平怀村已“无桑不成户”,发展成为百色市最大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平怀村共有桑园4620亩。走在村里,我们发现,村头村尾,房前屋后,有土的地方都见缝插针栽上了桑树。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60元,其中养蚕一项收入就占了3160元。”郁再俭说。桑蚕的效益,从村里一幢幢崭新的楼房便可看出端倪。据介绍,2008年以来,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刷刷地冒出了150多幢三四层的“农家别墅”。村民都说,这是一张张桑叶、一条条蚕虫垒出来的。
随着桑蚕业的发展壮大,平怀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凌云县最富裕最现代化的村庄。一件件新鲜事也不断在小山村里上演。
村富引凤来。外村甚至外县外省的姑娘都不断被娶回村,现在,平怀村已有来自四川、浙江等4个省(区)7个民族的媳妇;轿车开进村。村民已开回了6部小轿车,不少人还计划着买;宽带牵入户。虽然远离乡镇,村里仍有100多户乡亲装上了宽带,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平怀村还成为中央党校和广西大学林学院的学习实践基地,领导教授频频出现……
眼下,郁再俭和村里的乡亲又打起了循环经济的算盘:用桑枝种食用菌,一年可以种20万袋,产值150万元;蚕粪和种菌后的残渣加工成有机化肥,预计一年可产800吨;将蚕沙做成蚕沙枕头。“如果这些项目都成功上马,村里的桑蚕业将越做越大。”郁再俭说。
据凌云县委书记黄彩毕介绍,在平怀村的带动影响下,凌云县因势利导,把桑蚕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紧抓好,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农民每生产出0.5公斤蚕茧,可获补贴1元钱。今年以来,凌云全县稳定投产桑园面积3万亩,全县已养蚕19437张,产鲜茧15161担,产值达28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