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茧丝:成本需求双重挤压 胶着茧丝行情寻走向
转眼已进入10月底,2011已走过大半,纵观这大半年来的行情走势,前高后低,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茧丝市场可谓波涛汹涌,以6月为分界点,干茧从上半年里近12万元/吨的价位已回落到当前9.5万元/吨左右的价格,生丝从创历史新高的40万元/吨回落到目前30万元/吨左右的价位上,特别是从6月中开始,呈现激烈下行趋势,在9月底国家实施厂丝收储前生丝价格最低时已落到28万元/吨左右,随着近33万元/吨收储价的公布,下滑势头才有所遏制,再而进入直至现在的胶着行情,多在当前30万—31万这一价位上左右运动。目前随着秋茧收烘工作开始接近尾声,及各多空量能的不断堆积,后市茧丝价格会走出何种方向,不妨来做番基本面的分析。
气候行情双影响蚕农积极性受挫
今年入夏以来江浙蚕区雨水多、光照少、虫害严重,桑园比上年减叶量达四分之一左右,晚秋蚕缺叶将十分严重,特别是少数地方治虫防病用药极不规范,加之受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农药污染威胁时刻存在,防毒保安工作任重道远。广西、云南等地特别是广西主产区宜州受干旱影响较为严重,桑树桑叶生长缓慢,直接导致蚕茧发种量、饲养批次减少。虽然10月国庆假期间多现雨水天气,但充足雨水的补充对种桑养蚕工作来讲已相对较晚,目前已近年底天气多以转凉,错过了桑树生长,养蚕育茧的最佳时期,从实际中了解到,广西大部蚕区下半年的养蚕批次多只能到第四批。
蚕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虽然很多年景都会遭遇气候和灾害的考验,但是秋茧收购初期蚕茧收购价格偏低,蚕农心里落差较大,导致部分蚕农弃桑而进城打工,养蚕人数减少,叠加了自然灾害的负面效应。随着秋茧收购价格的逐步回升,坚持养蚕蚕农多少还会感到欣慰,多少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蚕农来年养蚕继续养蚕的积极性,在广西大部蚕茧主产区大部农民的收入多有一大部分来自种桑养蚕的收入,地方主管部门也加大了对蚕农养蚕积极性的保护。
从这两点上看全国秋茧产茧量大幅减少似已成定局,茧源供应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这将直接影响了缫丝企业今年年末至明年上半年的生产,后市茧丝行情出现大滑坡的可能性不大。
厂丝收储引连锁反应收购价格回升提供成本支撑
9月28日国家厂丝收储价格公布,为已低迷的茧丝行情注入一剂强心剂,早在9月9日茧丝办将准备收储1008批生丝的消息一公布,茧丝价格立即做出反应,逐步摆脱下行趋势,在国庆假期结束后,虽然随着收储利好消息的慢慢消化,茧丝行情走势又进入胶着状态,但茧丝价格的上涨也实实在在地带动原料蚕茧收购价格的回升,以广西宜州为例,9月初蚕茧收购价多在24元—28元/公斤左右,到目前正处第三批秋茧收购末期,价格已达到在36元—37元/公斤左右,涨幅将近50%。
各地蚕茧收购价上涨并不同步、同价,云南和浙江部分地区秋茧收购价达到40元/公斤,与此同时,四川、重庆等一些地区的收购价低于30元/公斤。如果按当前36元/公斤的鲜茧收购价计算,吨丝茧本要在30万—31万元/吨左右,远高于当前市场盘面上价格,干茧合约近低远高,生丝合约近高远低,结合盘面价格以及蚕茧收购价格的地区性差价的情况来看,茧丝倒挂的苗头已经出现。
承受资金压力偏空的因素亦明显外围市场难言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生丝出口缓慢难见起色,主要依赖出口的茧丝行业国外市场需求疲软的形势短期看无法改变,印度在上半年调整生丝进口关税后,真正进行生丝进口的经济活动并不活跃。
明年情况如何,先要看欧美经济到底会不会衰退,各国的救市政策还有多少后劲。“十一”期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美国经济就业数据转好刺激了美股连续上涨,欧盟委员会将重组欧元区的银行的消息也刺激了欧洲股市的普涨,但紧接着惠誉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国际经济环境是好转还是昙花一现还有待观察,看来吉凶未卜,对我国生丝出口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消除。利空因素还有很多,人民币汇率的口水战正打得如火如荼,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同时贸易摩擦可能加剧;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亏损面继续加大,对大多数用丝及丝绸企业而言无法置身事外,“苦日子”还将继续。
需理性看待后市行情
随着今年秋茧收购工作逐步落下帷幕,如果不出现其他意外情况,2012年各地新茧最早应在四、五月份上市。对于正处于现在动荡的茧丝市场各方而言,在茧丝盘面上可多关注远周合同,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作出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