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江苏蚕桑生产管理处:江苏蚕桑产业报告


http://www.texnet.com.cn  2011-10-26 09:23:53  来源: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0月26日讯

  全国蚕桑生产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

  江苏蚕桑产业报告

  江苏省农委农业局(蚕桑生产管理处)

  江苏是我国传统蚕桑主产区,优质丝绸生产和出口大省。蚕桑、茧丝绸是江苏高效农业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之一,具有蚕种制造、栽桑养蚕、收烘加工、缫丝绢纺、丝织印染、丝绸服装成品加工、出口贸易完整产业链。多年来,江苏蚕桑区域化发展、基地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和品种技术更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全省数十万户蚕农,年茧款收入30多亿元,数百家茧丝绸加工企业,年产值约500亿元,茧丝绸外贸年出口创汇约12亿美元(包括化纤、人丝)。蚕桑生产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挥着促进蚕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江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江苏蚕桑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加快现代蚕桑发展步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江苏蚕桑巩固优势,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江苏蚕桑发展的主要经验

  建国以来江苏蚕桑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八、九十年代,在“积极巩固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指导思想下,蚕桑生产规模持续增长,栽桑养蚕遍及全省六大农区,并形成了太湖平原、沿江沿海平原和徐淮平原三大主蚕区。1995年全省桑园340万亩、发种580万张,产茧17.57万吨,蚕桑生产达到我省历史最高峰。九十年代中后期,蚕桑生产经历了全国性的茧丝绸“总量过剩”,产业滑坡后,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太湖平原蚕区为代表的苏南传统产区开始快速萎缩,但苏中苏北农业资源相对充裕的沿江沿海、徐淮平原蚕桑生产持续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江苏省蚕区分布变化情况

年份 

桑园面积(万亩)

产茧量(吨)

苏南

苏中、北

其中:
通、盐地区

苏南

苏中、北

其中:
通、盐地区

1985

45.93

120.13

72.44

21940

50200

33225

1990

40.5

124.31

72.85

31760

81497

52712

1995

49.31

291.49

105.2

34909

140751

69104

1996

26.3

126.92

55.5

18944

77371

41290

2000

22.38

104.76

51.44

12984

82609

46331

2001

22.53

116.83

58.55

14681

97526

57485

2002

23.18

129.9

72.06

12820

99046

60505

2003

24.23

130.6

69.69

10306

95478

61802

2004

21.54

123.46

65.07

9551

101432

65579

2005

16.51

119.75

69.08

8869

91667

63775

2006

16.7

120.21

71.38

9079

108723

75990

2007

14.55

127.08

74.73

6776

97343

70673

2008

13.9

106.1

66

4670

92814

72296

2009

9.14

85.5

52.5

2390

70199

59118

2010

8.2

81.7

52.1

2038

76762

66048

© 2011.10 生意社 www.100ppi.com

  二十一世纪以来,桑田稳定在140万亩左右,年产茧保持在11万吨左右,保持了十多年的稳定发展,这期间蚕桑布局、生产组织与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

  1、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基地化生产格局形成。全省蚕桑产业改变了“遍地开花、竞相发展”的格局,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栽桑养蚕的区域集聚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重点县(市)、特色乡镇,专业村组的区域化、基地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苏中苏北蚕区的南通、盐城两市桑园、产茧量占全省80%以上;海安、东台、如皋、如东和射阳等年产茧10万担以上县(市)的产茧量占全省60%以上;约100个3000亩桑以上乡(镇)、600多个500亩桑以上专业村的产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重点县(市)、乡(镇)和专业村的亩桑效益稳定在2000元以上,高产年份亩桑收益5000元以上,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并孕育了众多茧丝加工经营企业。全省700多家蚕茧收烘站,120多家缫丝绢纺企业,数百家丝绸和相关加工经营企业,吸纳大量劳动就业,形成良好区域特色经济。

  2、品种更新技术更新,栽桑养蚕水平提高。蚕品种完成建国以来的第五次更新,全省普遍使用优质蚕桑品种。菁松×皓月、苏菊×明虎等茧丝优良蚕品种推广面80%以上,育71-1、农桑系列等高产优良桑品种推广面积60%以上。桑树温床育苗、一步成园、自动控制高密度催青、电气控温小蚕共育、省力化条桑育、平台育,方格蔟上蔟,热风自动烘茧等新技术广泛应用;蚕种质量控制技术、桑蚕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发展,集中产区病虫害防治体系得到巩固,家蚕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彩色茧、雄蚕丝、果桑、桑枝食用菌、桑叶茶等一批复合经营、综合利用产品进入产业化;一批蚕业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制定推行等。品种技术更新使我省蚕桑生产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亩产茧和张产茧由八十年代的50公斤/亩和25公斤/张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公斤/亩和42公斤/张。过去一个劳动力一期饲养1张蚕,目前一个劳动力普遍可以饲养2-3张/期蚕,养蚕劳动工效提升1-2倍。东台、海安、如皋、吴江等县(市)形成5A~6A级高等级厂丝生产基地。涌现出“富安牌桑蚕丝”,“东台蚕茧”,海安“鑫缘”、东台“星云”丝绸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等国家和省级名牌茧丝绸产品,巩固了我省的优质茧丝主产区地位。

  江苏历年蚕茧生产效益情况

年份

亩桑产茧

(公斤)

张种产茧

(公斤)

张种产茧值(元)

亩桑产茧值(元)

50年代平均

19.2

20.0

33.2

31.3

60年代平均

18.3

21.8

56.4

48.2

70年代平均

33.4

24.7

70.5

96.2

80年代平均

51.1

27.7

150.2

292.0

90年代平均

63.0

31.2

419.7

840.8

2000

75.2

36.4

644.9

1333.8

2001

80.5

38.4

668.0

1401.1

2002

74.8

36.4

464.4

954.5

2003

68.7

36.0

568.1

1082.7

2004

76.5

38.9

701.9

1379.6

2005

73.4

33.6

790.4

1725.5

2006

86.0

36.9

1122.7

2615.7

2007

73.5

32.4

647.9

1471.8

2008

80.8

36.8

693.4

1522.9

2009

73.0

41.7

1039.9

1822.1

2010

82.1

42.4

1543.0

2988

© 2011.10 生意社 www.100ppi.com

  。探索蚕桑产业化经营之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龙头带动、专业合作,以工辅农、以商促农”的蚕桑产业化经营特色。全省有国家级茧丝绸龙头企业3家,省级茧丝绸农业龙头企业12家。以富安茧丝绸集团、鑫缘集团,玖久集团、民星茧丝绸公司、南通新丝路公司,以及吴江平望梅堰农民蚕业合作社、铜山棠张刘塘农产品营销协会、射阳特庸镇王村蚕业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一批集生产、加工、经营密切联系的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经济合作典型,辐射带动全省80%以上的蚕桑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基地、统一服务、合同售茧、二次分配”的所谓“富安模式”,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成为茧丝绸、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标杆”,蚕桑产业化经营的典范。

  这期间,我省蚕桑产业发展积累了一些主要经验:

  一是积极调整优化布局,巩固和发展优势区域,是实现产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向优势区域积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实现优质、高产,保持生产稳定的重要举措。近十多年来,我省传统的苏南蚕区萎缩加剧,而资源条件相对充裕的苏中苏北南通、盐城两市“择优发展、依桑扩桑”连片栽植、重点县、乡、村集中拓展,区域适度规模生产比重逐年增加。尤其是特色乡镇、专业村组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了蚕桑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如:东台市以8个桑园万亩镇,86个千亩村,3万多养蚕大户为基础,带动21个镇、320个村、7.5万农户从事蚕桑生产,15.2万亩桑园,年养蚕50万张,产茧2万吨,亩产茧130公斤,农民养蚕年收入近10亿元。孕育了富安、民星两大茧丝龙头企业,加工年产值20亿元,利税近2亿元。海安县5个万亩标准化桑园、20个千亩丰产桑园、50个百亩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方,带动全县13万亩桑田、10万户蚕农,年养蚕40多万张,茧款收入8亿多元。以海安鑫缘集团为龙头的当地52家茧丝绸企业,年工业产值24亿元,利税1亿多元,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射阳县特庸镇有桑园3万亩,桑苗地1万亩,桑田占耕地70%。特庸镇王村村桑园5800亩,桑苗圃500亩,桑田占耕地92%。蚕桑专业化、基地化生产,孕育壮大了茧丝龙头企业,促进了蚕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是提高蚕桑组织化程度,形成良性运行,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将分散的生产整合起来,形成良性运行,是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东台市富安镇“桑田入股、二次分配”,使茧丝加工经营企业与蚕农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有稳定的优质原料,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企业效益持续增加;蚕农生产服务有保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稳定增长。富安全镇1.5万户蚕农,户均蚕桑年收入约2万元,茧丝绸加工经营产值持续增长,“富安牌桑蚕丝”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高等级厂丝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把蚕桑列为全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民工程,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建成蚕茧收烘站、蚕药蚕具、蚕丝被、服装加工等企业18家,年产值3千万元,利税300万元。当地“千叶牌”桑苗、蚕茧销往全国多省区,村民户户有存款,10万元以上存款户50%以上。铜山县棠张镇刘唐村5000园桑园,有4组自动缫,成立蚕桑土地生产合作社,“种养加结合”,向蚕农提供桑苗更新桑园、扶持鼓励饲养高品质蚕品种,蚕茧收购价高于周边20%以上,厂丝等级达到5A以上,茧丝产销顺畅,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坚持科技进步,普及先进生产技术,是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根本。加强生产技术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综合生产力,保持比较效益优势,才能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我省一些蚕桑主产县(市)持续稳定发展,得益于健全的生产组织与稳定的技术推广体系。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如:平台育、斜面条桑育等饲养技术广泛应用,使养蚕劳动效率提高2-3倍;青松.皓月、育71-1等优良蚕桑品种及方格蔟的普及,产量质量收益同步增长。如:南通市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专业化服务,提高蚕桑生产服务水平,2010年服务农户2.2万个,覆盖桑田6.3万亩,养蚕22.3万张,亩产茧152公斤,亩产值5400余元。专业化服务核心区亩桑发种、亩产茧、亩产茧值分别较辐射区域的平均水平高出33%、27.7%和30.4%。海安县巩固“县乡村”蚕桑技术队伍,发挥农技推广体系作用,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控制工业污染、协调农业治虫,完善各生产环节服务,促进了平衡增产,全县亩桑平均饲养量近4张,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东台市依托龙头企业,“站企合作”建设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开展供种共育、治虫消毒、物资供应、技术指导、蚕茧收购等“几统一”专业化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生产稳定发展,桑园面积、产茧量、蚕茧质量等多项全省第一,成为稳定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二、江苏蚕桑生产态势

  1、当前生产情况。

  2010年是我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蚕桑、茧丝绸业经历2008-2009年连续两年大幅度减产开始回升向好之年。国际丝绸市场逐步恢复和国内丝绸产品消费呈增长势态,茧丝价格不断攀升,有力地拉动蚕桑生产。全省2010年发种184.3万张,增5.1%,产茧7.8万吨,增6%。优质茧产量5.5万吨、高等级厂丝1万吨,占茧丝总产量70%。全省蚕茧平均收购价1820元/50公斤,较上年增46%,桑园综合利用、复合经营面积36万亩,同比增12万亩,蚕桑综合产值32亿元,同比增60%。2010年全省平均亩桑综合收益4000元左右,主产区亩桑综合收益5000元以上,高产农户亩桑收入达7000-8000元,创我省蚕桑效益历史最好水平。

  2011年我省蚕桑生产总体上呈恢复态势,年初订种计划增加,但由于气候条件不利,实际发种饲养量持平略增,单产较常年低,预计全年蚕茧产量将同比有所下降。今年全省蚕种合同订购量同比增长11%,呈现蚕农生产积极性较高。但春蚕生产期间遭遇长期干旱、温度激变等不利气象,以及局部地区环境有害物质污染影响,发生较大规模春蚕不结茧,涉及15个县市,不结茧损失约8万张。虽然春蚕全省发种87万张,同比增5万张,但春茧张产38公斤,下降19%,产茧3.38万吨,同比减产13%。由于春茧价格涨幅较大,平均收购价2380元/50公斤,同比上升30%,春茧总产值及亩桑效益增长约20%。夏蚕发种5.2万张,同比增50%,但秋期遭遇持续低温多雨,主产区桑园受淹受渍,肥料流失严重、病虫害发生较重,桑树长势普遍比较差,秋蚕发种比计划减少了5%,实际饲养103万张,同比上年持平略增,预计张单产低于常年水平,夏秋茧将是个减产态势。

  2、发展面临的问题。

  1996年我省蚕桑、茧丝绸业经历一次较大幅度的滑坡,苏南传统蚕区迅速萎缩,但由于苏中苏北等新兴蚕区快速恢复性发展,全省蚕桑生产总量保持了十多年的稳定。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蚕桑产业又一次较大幅度萎缩,生产规模下降三分之一。当前虽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主要因素是价格驱动,产业的环境条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稳定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整体规模收缩,产业影响力下降。我省蚕桑产业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总体上呈收缩态势。全省有养蚕统计的县(市、区)2007年为54个,2010年减少到40个,且有22个县(市、区)发种量和产茧量继续下降。全省桑园2007年为142万亩,逐年减少,2011年春季投产桑只有85万亩。一些历史上有名的“万担县”正快速退出蚕桑生产,蚕桑生产退出的地区,蚕桑机构撤并,技术骨干改行,相配套的茧丝加工流通企业也大量转产关闭。据省茧丝办统计,两年来,我省蚕茧收烘站减少281家,缫丝企业减少41家,全省蚕茧收烘和缫丝能力分别减少了30%和21%。蚕桑、茧丝绸业覆盖区域缩小,蚕桑、茧丝绸业在我省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降。

  2000-2010年江苏桑园面积及蚕茧收购价格情况

年份

发种量

(万张)

桑园面积

(万亩)

产茧量

(吨)

秋季茧价

(元/50公斤)

全年均价

(元/50公斤)

2000

263

127

95600

1050

887

2001

292

139

99560

785

870

2002

315

158

114518

564

638

2003

294

154

105784

1054

788

2004

285

145

110984

909

901

2005

297

136

100537

1295

1175

2006

319

137

117802

1634

1520

2007

322

142

104119

928

1001

2008

264

120

97484

715

940

2009

175

95

72589

1388

1248

2010

184.

90

78448

1873

© 2011.10 生意社 www.100ppi.com

  二是瓶颈制约明显,可持续发展须破题。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蚕桑生产方式滞后,生产要素流出和生产环境等问题突出,蚕桑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增大。

  劳动力等要素制约。随着农村轻壮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据调查目前江苏农业劳动人口平均年龄近60岁,大农业规模化生产技术已成熟,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证加速推进,而蚕桑规模化生产技术滞后,“一家一户、几亩田”的传统蚕桑生产方式,土地资源与劳动力的制约日益显现。

  蚕桑收益不稳加剧。近年来,茧丝市场大幅波动频繁,蚕茧价格难以稳定,蚕农收益难以预期,茧丝市场低迷时,甚至出现养蚕亏本,负收益,生产难以平稳发展。

  2004---2010年江苏省蚕桑效益分析省物价局调查

年份

单产

(公斤/亩)

亩物质与服务费用(元)

亩用工(个)

用工成本(元)

亩产值

(元)

亩效益(元)

不计人工

计人工

2010

106.11

614.06

46.99

1268.65

3719.55

2965.30

1617.88

2009

99.53

599.92

40.84

1068.91

2379.66

1578.15

527.30

2008

96.6

704.35

44.8

1131.28

1777.44

1073.09

-58.19

2007

91.5

556.05

42.14

875.39

1744.89

1188.84

313.45

2006

109

568.17

48.63

944.27

3227.23

2659.06

1714.79

2005

89.4

494.34

47.4

866.27

1924.76

1430.42

564.15

2004

99.1

475.7

48.83

856.34

1647.87

1172.17

© 2011.10 生意社 www.100ppi.com

  生产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大量化工企业迁移到苏中苏北主蚕区,农田用药也日益加重,对蚕区生态环境和蚕桑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影响蚕期合理布局,限制养蚕期数,且频繁发生大面积中毒事件,严重挫伤蚕区政府和蚕农信心。

  蚕种生产面临困境。我省30多家蚕种生产单位普遍规模小、历史包袱重,生产条件差。近年来,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各项费用持续上涨和职工收入长期低下、生产技术投入长期不足的矛盾加剧。转产停产、职工流失。2010年我省实际生产蚕种的单位只有25家,在职职工2500人,退休职工1800人,共生产蚕种约170万张,总产值约7000万元,按在职职工计算人均产值仅2.8万元。而据物价部门农本调查,近年来,多数年份,我省蚕茧的种子成本支出占产值和先进收入的比例,明显高于粮食生产(见附表),蚕种价格受蚕茧价格限制难以稳定提高。目前,蚕种场仅靠蚕种收益难以保障合理的职工待遇,也无法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已影响到我省蚕种生产供应的落实。

  近几年江苏蚕茧与稻麦种子成本与收益水平的比较

年 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分 类

稻麦两熟合计

蚕茧

稻麦两熟合计

蚕茧

稻麦两熟合计

蚕茧

稻麦两熟合计

蚕茧

稻麦两熟合计

蚕茧

每亩主产品产值(元)

1472.2

1647.9

1375.5

1924.8

1491.1

3227.2

1537.7

1744.9

1678.6

1687.2

每亩现金收益(元)

935.1

1200.8

775.4

1450.2

859.5

2590.5

853.8

1090.9

911.3

969.6

每亩种子费用(元)

47.4

99.1

53.0

99.4

56.7

105.0

54.4

119.3

47.3

114.3

种子费用占产值比例(%)

3.2

6.0

3.9

5.2

3.8

3.3

3.5

6.8

2.8

6.8

种子费用占现金收益比(%)

5.1

8.3

6.8

6.9

6.6

4.1

6.4

10.9

5.2

© 2011.10 生意社 www.100ppi.com

  备注:根据省物价局农本调查数据整理。稻麦国家有良种补贴等政策,其种子成本支出实际较表中数据更低。

  三是“东桑西移”加快,竞争环境严峻。国家商务部大力度支持“东桑西移”,中西部蚕区生产规模快速扩张,全国反复出现的“总量过剩、茧丝滞销、价格起伏”的行业宏观问题,加剧了区域间的产业竞争。产业调整、重新布局、人才流失等,在传统蚕区被人为提前。尤其是在国家“东桑西移”产业政策导向下,江苏这一东部优质茧丝产区面临着“规划引导缺乏,政策支撑缺失”的矛盾,蚕桑产业巩固与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严峻。

  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也有产业科技进步、产业政策方面的具体原因。江苏蚕桑能否稳定与发展,与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科技进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有着密切关系。

  三、江苏蚕桑要加快转型升级

  江苏蚕桑具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雄厚,具备进一步优化调整,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条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十二五期间,江苏蚕桑要突破资源、环境和市场多重约束,实现蚕农持续增收,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扬长避短,走精品化、差别化、多元化发展之路,提升产业竞争力。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撑,采取综合措施,实现产业的“规模经营、高效养殖、多元发展、加工增值”,由要素驱动到效益驱动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蚕桑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优势。

  十二五期间,力争继续巩固提高、稳步发展蚕桑产业。全省桑园面积保持100万亩左右,全年生产和发放蚕种200万张以上,年产茧8万吨左右,优质茧丝生产比例达到80%以上。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六个转型升级”和“三个一批建设”,加快提升蚕桑产业发展水平。抓桑园布局优化调整,推进区域规模化体色经济;抓典型示范推广,完善生产技术服务,促高产高效;抓产业化经营,发展蚕农专业经济合作,提高综合竞争力;抓产业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扩大蚕桑综合利用、复合经营面积,力争大部分地区亩桑纯收益4000元以上,农户户均蚕桑收入万元以上,蚕桑经济收益较“十一五”期间翻一番。

  1、加强基地建设,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十二五期间,以稳定规模,优化调整50万亩桑园为目标,巩固沿江沿海平原蚕区,择优发展淮北蚕区,进一步优化调整桑园布局,发展蚕桑、茧丝绸特色区域经济;进一步完善蚕桑基地化、专业化生产,提高桑园经营水平。一是巩固发展优势区域。重点蚕桑县(市、区)要“依桑扩桑、连片集中、配套建设”,以建设10个蚕桑万亩示范园区为目标,优化桑园布局,保持适度规模,改善生产条件,使蚕桑生产优势更强。二是择优建设新基地。选择土地、劳力资源相对丰富、有生产基础的区域建设新基地,承接传统蚕区桑园布局转移,逐步形成新的蚕桑优势区域。三是着重特色乡镇、专业村建设。“”一乡(村)一品”特色高效蚕桑专业示范村100个建设为抓手,发展“强镇富民、强村富民特色经济,结合江苏现代农业“三个一批建设”,集中力量建设蚕桑特色乡镇、专业村,高标准地建设高效优质生产示范基地,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蚕桑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2、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生产服务水平。增强产前产中产后衔接,提高生产服务水平,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十二五期间,要在创新组织形式、创新运行机制上有突破。扶持省级蚕桑产业龙头企业10个,发展蚕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00个,完善产加销一体组织形式,形成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茧丝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创建特色产业园区,与蚕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关系,增强带动能力,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二是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蚕农专业经济组织参与茧丝经营和开办茧丝加工企业,完善产加销一体组织,分享茧丝加工流通收益,增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三是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中,稳定蚕桑技术服务队伍,完善蚕桑技术培训体系、健全桑病虫测报防治和蚕桑投入品安全监督保障体系。针对供种、防病、治虫、售茧,以及综合利用等蚕桑关键生产环节,推行“几统一”专业化服务,增强生产指导和抗灾减灾能力,促进提高桑园经营和饲养管理水平,推进大面积平衡高产高效。四是加强蚕种场建设。推进蚕种场改革改制,剥离社会负担和历史包袱;重点支持15个蚕种场的生产技术改造和生产基地建设,改善条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支持蚕种场因地制宜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多种经营,拓展经营领域。努力形成一批生产稳定、质量优良、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蚕种生产单位,提高蚕种供应保障水平。

  3、推动科技进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保持蚕桑生产优势,关键是要保持科技优势。我省蚕桑生产总体水平较高,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单产品质和效益相差较大。促进平衡增产,实施高产创建,结合高效农业、农业科技三新工程、“进村入户”、“挂县强农工程”,以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项目和工作平台。通过抓重点、树典型,示范引导。以技术创新、品种创新、产品创新、装备创新、生产模式创新为目标,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改造传统蚕桑生产。重点在蚕桑品种选育更新、养蚕省力规模化、桑园复合经营、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等环节,吸纳一批蚕业科技新成果,集成推广一批配套适用技术,总结推广一批“蚕茧+N、亩桑超万元”生产经营新模式,形成一批以优势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大宗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典型。充分发掘蚕桑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产出力,加快蚕桑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特色产业精品发展”、“要素驱动到效益驱动”的转型升级。

  4、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专项政策支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蚕桑强省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撑至关重要。江苏蚕桑管理职能划到省农委以来,蚕桑管理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是促进蚕桑各项工作的重点。一是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确立产业地位。把蚕桑产业作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推进。发挥各级农林行政主管部门作用,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关系,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使蚕桑管理纳入农业农村工作整体,落到实处。二是推进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近年来,省农委前后依法出台了多项规范性文件,规范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和蚕、桑品种管理、加强蚕种市场与质量监管、质量事故技术鉴定等。目前,《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已列入省政府规章修订议程,争取尽快修订完成,为产业发展营造协调有序、规范而有活力的政策环境;三是加强部门合作,形成推进发展合力。我省蚕桑、茧丝绸管理部门、科教部门、龙头企业有长期共事的历史。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和苏州大学等蚕桑科研教学部门科研力量雄厚,与重点蚕区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工作平台。省级桑保工作纳入植保系统协调运作,桑病虫测报防治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将进一步增强及时协调实施各项管理与技术措施,农桑治虫用药矛盾的沟通协调机制。蚕种市场管理纳入农资打假、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经进一步推进蚕种质量监督和投入品市场监管的常态化、规范化。茧丝绸流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在完善新机制和制定政策框架过程中,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增强互动协调。四是加大专项扶持,提供政策支撑。近几年,农业部及省财政的综合开发和基本建设项目对蚕桑进行了投入,省农委在省农业三项工程、农业园区建设、科技“进村入户”、“挂县强农”、高效农业规模化、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外向型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等专项对蚕桑的投入逐年增加,省级年度安排的项目资金规模已超过了千万元。今年,省级蚕种风险储备启动、养蚕政策性保险在主产县市加快推行,高效养蚕纳入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规划、蚕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开始预算。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努力通过重大项目的立项实施,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相关惠农政策对蚕桑的支持,逐步构建起促进江苏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和高效规模化转型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浙江茧丝  茧丝  蚕桑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