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国产高新纤维主攻高性能低成本领域


http://www.texnet.com.cn  2011-11-01 14:44:52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1月1日讯 经过国内几十年来的不断探索,以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品种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纤维,已经经历了种子期、初创期,逐渐步入成长期。在国家及各地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引导、相关企业深入实践下,高新技术纤维尤其是高性能纤维在“十一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初具水平、初上规模,并初步能够满足国防军工的基本需要。然而,受投入巨大、技术门槛高、产出慢等因素限制,高新技术纤维产业正面临技术、市场、人才等多个层面的瓶颈。

  如何打破限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10月25日~26日天津召开的“2011天津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暨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与会人士给出了走“高性能、低成本”道路的解决之策,并就其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了探讨交流。该论坛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主办,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承办。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大会仍然与SAMPE复合材料展同期同地举办,以便于纤维企业与下游更便利、更有效地对接。

  成绩喜人但隐患犹存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新技术纤维正不断向品种多元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从产业化到工业化、中试到产业化、小试到中试等不同层次。本届会议上,几种高性能纤维的最新进展引起了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在碳纤维方面,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经过不懈的技术攻关,近日终于打通了T70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干喷湿纺纺丝工艺路线,正在建设千吨级T700碳纤维生产线;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聚酰亚胺纤维百吨级生产线已经成功投产,千吨级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此外,仪征化纤干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艺,广东彩艳芳纶Ⅲ技术攻关等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聚甲醛纤维、聚芳酯液晶纤维、聚芳醚腈纤维等新品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在这些令人欣喜的成绩背后,业内人士已经看到了存在的隐患。仅以碳纤维产业为例,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已有40余家,基本以生产T300级碳纤维为主,且产品、技术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应用研究与市场拓展阻碍颇多,使得真正赚钱的企业只有极少数。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叶永茂长期致力于国内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的发展,并时常与国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总结,他对日本纤维领域研究方略(2007~2020年)中的几句话印象尤其深刻:“发挥日本纤维产业潜在优势,确立尖端材料产业的领头羊地位;充分利用纤维领域特性,切实推进不同领域的高度化联合……”可见,日本在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纤维强国的今天,仍然充满忧患意识,尤其注重不同领域的充分合作,而这正是国内最薄弱的环节。叶永茂建议国内企业有机会到国外的先进复合材料展会上看看,在感受巨大差距的同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国内碳纤维领域著名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樑华教授用“成绩喜人但隐患犹存”来概括国内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的现状。他坦言,行业目前存在技术底蕴不足,盲目跟风上项目的问题,同时产品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即便目前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到来。此外,即使是有些高性能纤维品种,从国家整体水平看已经掌握了所有关键技术,但由于分散在各个环节,资源得不到有效分配与整合,导致整体产业水平上不去。而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目前高等院校里几乎没有相应的专业设置。

  正是在上述种种压力下,业内开始思考下一步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的发展之路,并探讨通过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解决技术难题,扩大市场应用,真正创造效益。

  高性能低成本蕴含深意

  从本次论坛上与会代表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高性能、低成本的理解并不尽相同,而记者最为赞同的一种解释是:在高性能方面,既提高现有纤维各项指标的稳定性,又开发具有更高性能指标的更高端产品,如在T300级碳纤维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发T700、T800和MJ系列的高性能碳纤维。在低成本方面,主要指通过技术进步、加强合作、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式,降低纤维材料的研发、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进而拓宽应用领域,扩大市场覆盖率。

  从这种阐述可以发现,与从事传统纤维产品的企业相似,未来高新技术纤维企业也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就指出,未来大型企业进行碳纤维生产,可以通过规模化道路实现产品标准化、降低成本,这类企业的应用领域可锁定在大制品行业,如体育休闲、能源(导线、抽油杆、风电)、建筑增强等领域;小型企业则通过差别化工艺及产品生产,实现高技术、高附加值,如碳纤维开发M40以上规格,T800以上系列,根据需求实现高纯度、高导电、高吸附、隐身、抗静电等功能。企业的多元化道路,意味着碳纤维工艺及制品的多样化,对于今后缓解市场竞争,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徐樑华教授认为,未来碳纤维行业的重要任务,包括实现T300级碳纤维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产品的深度应用,以及实现T700以上高强型及MJ系列高模型碳纤维的工程化产业化这两方面。对T700产品而言,又包含T700S(干喷湿纺制备原丝)和T700G(湿法制备原丝)两类。徐樑华指出,国内经济发展目前更需要较低成本的T700S系列,而综合性能更好的T700G碳纤维由于价格昂贵,应用领域还有待拓宽。近日打通的中复神鹰T700生产线,就属于T700S,目前国内仅此一家,国内进行T700G系列开发的有4家。

  当前,业内已经充分认识到,制约高新技术纤维扩大应用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昂的成本。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定金谈到,日本东丽正在新建的碳纤维生产线,每千吨投资可能会大大降低,这样的成本优势十分具有竞争力。他同时指出,根据调查,T700、T800级碳纤维由于性能优势,工业化用量非常大,国内相关领域的应用基本依赖于进口,因此国内相关企业应该加紧研发,生产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纤维材料。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显奇则指出,如果玄武岩纤维成本能够控制在1万元/吨以内,其市场应用将得到显著增加。

  集成化的产业链有待构筑

  多次参加行业高新技术纤维会议,对国内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高度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贺燕丽,对行业及相关企业取得的进步由衷地感到欣慰。但她同时提醒企业,要重视产学研用合作,重视高新技术纤维应用研究与市场拓展,关注《20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纺织行业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能源、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多个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卫生,则就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相关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投资情况等具体问题作了细致阐述。

  针对当前制约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发展的问题,著名化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认为,一方面要理性投资,充分认识到产业特性,加大高水平应用的研究,防止相对常规产品竞争的激烈化,逐步改善企业利润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升级,实现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实现节能减排。他还强调,应当高度关注研发、标准、检测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可以围绕不同品种各自整合资源,形成具有集成化优势的产业链。目前,行业内一批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建立起来,如江苏省玄武岩纤维工程中心等,但在检测、标准化等平台建设上还有待加强。

  对于加强高新技术纤维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链创新驱动、科学运作,叶永茂的观点是:由于纤维材料产业涉及有机、无机、多学科、多品种、多行业集成的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和推进不同领域的高度化联合,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广、细、深相结合的“联合舰队”;突出国防亟需重点品种的攻关研发,借鉴发达国家优先采用国产化产品的相关政策,规范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军购法规,以扶持推进尚处于幼稚阶段的关键品种发展;由于产业化技术难度大、投资高、风险大等原因,力求实力强的“国家队”企业集团进入并主导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的科学合理发展,为国家和行业承担风险;对重点需求产品及项目,国家还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一些国防和高端民用亟需、技术难度大、性能要求高、意义重大的产品,应列为十分重大项目,给予转向支持,滚动运作,一抓到底;同时,建立健全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化研发体系,以及产业链联合开发、合作共赢的机制,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人才,尤其要重视核心高端人才的培养。

  本届会议上,理性投资的问题引起了众多人士的热议。“你想豪赌吗?你想死得快吗?那就投资高新技术纤维吧!”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显奇在会上语出惊人。这看似荒诞的话语背后,饱含了他十多年来从事玄武岩纤维事业的艰辛。他用亲身体会告诉与会代表,高新技术纤维产业与传统工业产业有着截然不同的产业成长规律:其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有点“豪赌”的意味;持续时间长,尤其是技术创新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全部过程;产出慢,绝对不是短平快项目;对品质要求非常高;多种产品应用还肩负着国家安全的使命,等等。他因此警醒行业:要慎入高新技术纤维产业;一旦进入,就要力戒浮躁,保持充分的、持久的激情与动力,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抓住新材料需求的爆发点,通过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的发展。他认为,还可以适时开展资本运作,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国产纤维  纤维科技  高性能纤维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纺织科技
进入纺织科技>>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