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情 少技术 蚕农“很受伤”
今年5月20日,如皋市气温从30多度急降至12.6度。巨大的温差,对春蚕生长发育带来极大影响,常青、高明、搬经等镇先后出现蚕静伏、身体扭曲、拒食甚至死亡等现象。然而,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到春茧收购的时候,各镇遭遇大面积春蚕不结茧。高明镇章庄村12组村民孙吕来说,他今年61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养蚕,春蚕不结茧,他还是第一次碰到。5张春蚕,老夫妻俩忙了一个月,满以为丰收在望,可“上山”好几天的蚕只在蔟上乱爬,就是不结茧。往年5张春蚕可收500斤左右的茧,今年5张春蚕收了不到50斤茧,损失近万元。
10月11日,秋茧上市。柴湾镇双楼茧站的收购员告诉记者,往年,一般都是两三个人或用小三轮车来卖茧,今年几乎都是一个人送来的。“秋蚕僵病多。”“蚕越来越难养,价格又不稳。”“从没碰到过像今年这样的荒年。”蚕农们七嘴八舌,不断发出叹气声。接二连三的“天灾”,让不少蚕农一整年“颗粒无收”。
除了抗自然风险能力弱,蚕桑生产还面临科技普及难的问题。蚕桑生产集种植业和养殖业于一体,技术要求高且生产环节多,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老年人和年岁较大的妇女成为蚕桑主要从业人员。他们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弱。各镇农技站改成农业服务中心后人手少、事情多、部分技术人员分流,同时还需“找米下锅”解决差额部分的工资报酬,科技人员的精力受到较多牵制;村组由于经费等原因,技术辅导网络早已网破、线断、人散,给蚕桑科技推广普及增大了难度。
图为蚕桑科技人员在桑园帮助蚕农防治病虫害。
“多亏了许老师,否则这样的收成可不敢想呐!”高明镇周庄社区的养蚕户黄永琴说,春蚕不结茧,自家也没能幸免,为了弥补损失,老夫妻俩又养了3张秋蚕,可万万没想到得了白僵病。“我急得一口气没接上来,差点昏倒在地上。”恰在此时,驻村的市蚕桑技术指导站高级农艺师许梅及时赶到,手把手指导消毒、隔离、补养……老典型遇到新问题,回想这一年来养蚕的起起伏伏,黄永琴说:“当时心里真是七上八下,只有看到农技人员,才算踏实了。”
黄永琴的话,说到了蚕农们的心坎上。高明镇周庄社区是我市蚕桑生产专业示范村(社区)、南通市高产桑园基地。近些年来,蚕桑生产的技术服务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村、镇都很少有专职的蚕桑技术人员,科技下乡式的“毛毛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农民盼的是“科技在村”。
一方面是蚕农对实用技术望眼欲穿,另一方面却是基层农技推广力量日益薄弱。如何破解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站长薛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爱莫能助。在他看来,镇、村级蚕桑技术人员的缺失,也是整个基层农村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没有强大的农业技术队伍,科技兴农战略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