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茧丝:收储利好出尽 茧丝价格不进不退(10月)
金秋十月,大地丰收,正是秋茧上市的季节,也应是振奋人心的季节。9月底,国家茧丝办应行情持续走跌,面向全国收储白厂丝972吨,以接近33万的标价完成竞投。收储有效地止住了茧丝持续的跌势,并实现小幅反弹。然而随着收储利好消息的逐步耗尽,茧丝开始了漫长的震荡偏空行情,10月持续震荡偏空行情,SS12033掉下30万整数关,多条日均线与K线长期交织。茧丝要走出方向需要再寻敲山之石。
秋茧减产,成为茧站和丝厂拼命抢收的理由。各地秋茧收购价格火热上涨。然而,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出口订单,丝难走、绸难卖,茧丝行情并没有因为原料价格高而上涨,反而是茧丝倒挂日趋严重,抢收高成本原料,成了茧站丝厂的一厢情愿。秋茧减产以及原料成本高对行情的支撑作用并不突出,丝厂的经营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不过反过来看,如果没有高原料成本的支撑,行情是否会进一步下挫?在此且先不论。
减产支撑行情力不从心后期秋茧价格松动
今年干旱早为秋茧减产埋下了伏笔。在春茧收完以后,秋茧减产的征兆就已经显露出来。现实情况跟行业的预期一样,10月份全国秋茧收烘进入后半阶段,各地减产消息频传。桂南秋茧减产严重,至10初,收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减产幅度超过50%。桂北产量也有所萎缩;云南、四川部分蚕区受旱严重,减产幅度较大;江苏浙江同样受到早期干旱影响以及温度偏冷、桑病、蚕病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由于全国各地蚕区收购方式的不同以及市场环境不一样,秋茧收购价格也是各地各价,不过进入10月份,各地秋茧收购价格均呈现较大幅度上涨的姿态。月初桂南尾茧收到32元/公斤左右;月中桂北已经飙升至38元/公斤左右。比夏茧收购价高出50%左右;云南收购价普遍达到35元/公斤,陆良县达到40元/公斤。丝厂降低原料成本的打算没能实现。
尽管蚕茧原料成本越堆越高,但长期低迷的行情丝毫不为所动,茧丝倒挂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资金不足和亏损预期的压力下,月底秋茧收购价格有所松动。宜州收购价格为35元/公斤左右。高成本原料对行情的支撑显得力不从心,是否上游已经开始向下游妥协?
宏观环境多空交织暗藏隐忧
受欧美债务危机为主的各种因素影响,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包括原料及劳动力等各种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丝绸商品的终端消费。目前,国际市场需求增速将有所减缓,不利于我国丝绸商品的出口。丝绸内需市场开拓缓慢,及受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丝绸商品面临外需引擎熄火,内需动力不足的局面。
10月份欧洲债务危机形势复杂多变,利多利空交织,很大打击了市场信心。10月23日召开的欧盟峰会牵动人心,但欧盟峰会并没有给出解决欧债危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希腊债务危机仍然悬而未决。解决错综复杂的欧债危机是个漫长的讨价还价的过程。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仍然受到欧债危机的拖累。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10月25日发布报告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上个月修正后的46.4意外降至39.8,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的70左右的一路下跌至目前40以下的水平,显示了美国消费者对美经济及就业前景依然悲观。丝绸商品出口回暖尚需等待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海外经济局势不容乐观,10月29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宏调政策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部分银行被允许适当增加信贷,四大新增贷款达1000亿,信贷已局部性宽松,对于当前资金困难经营陷困境的茧丝绸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内需能否扛起丝绸行业发展大旗
今年上半年,生丝价格延续去年的单边走势,一路涨到41万元/吨见顶,极大的影响了丝绸商品出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国内工厂接到的海外订单出现了严重萎缩。由于原料成本高,订单少,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出口利润微薄,许多中小型绸厂资金周转遇到严重问题,掀起了一股倒闭浪潮。中小型绸厂是消耗中低档生丝的主力军,而主力军一倒,生丝流通受阻塞在所难免。据丝绸出口企业透露,今年以来我国绸缎对印度市场的出口锐减近90%。
在出口不畅,严重影响了茧丝行情,行业纷纷把目光转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的国内市场。丝绸行业开发国内市场,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但笔者认为收效甚微。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丝绸产品主角是蚕丝被,其他如丝绸服装等中高档丝绸产品并没有形成市场规模。而蚕丝被售价较低,原料多是下角茧、双宫茧等次等原料,无法消耗普通生丝,对茧丝行情没有实际意义。
内需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承担起茧丝行情反弹的大任,至少5年内仍很难主导茧丝行情。丝绸行业严重依赖出口的事实依然没有实质性转变,所以茧丝行情的走势还得看欧美印的市场动向。
茧丝回暖机会尚存收储是否敲山之石
收储是调控行情,维护稳定,保护企业的重要手段。9月份茧丝办公开收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是可以肯定的。早在9月茧丝办收储之前,广西地方政府也在酝酿收储事宜。广西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蚕茧产量,已经最大的缫丝规模。今年行情的波动受害最严重的莫过于广西的缫丝企业,进而蔓延到蚕农,新兴的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蒙受损失在所难免,就形势的严峻而言广西地方政府收储呼之欲出。
今年蚕茧减产在众口之下,似乎已经由传说变成了事实。而且今年气候多变,蚕茧质量也相对较差,总体上车率较低,可能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生丝的产量。成本固定、产量国定,对于多方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如何使用利好消息压制住利空消息,杀出一条血路?这就成了新问题。
市场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2009年,茧丝行情现好转,丝厂和中小型绸厂纷纷大量上马,海外订单也较为活跃,直到去年茧丝价格单边上行见顶之前,海外订单虽有减少,但还没有间断。但目前不管是盘面还是现货市场都是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丝厂必须就这样认亏吗?目前最大的缫丝产能在广西,新兴的茧丝绸行业对拉动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政府对这个行业也是倍加重视,扶持力度很大。丝绸消费不会完全停滞,国外用绸企业库存耗尽之时,必定会再来订单,茧丝回暖机会尚存。我们需要做的是维护行情稳定,保护企业经营。那么接下来国家、地方政府坚持收储是否就是解决茧丝低迷行情的那块敲山之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