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养殖规模剧减原因何在
从当年的数百万只到现在的60多万只,瓦房店市绒山羊养殖规模急剧缩减。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局面?昨日,记者来到红沿河镇大咀村、大营村、前大地村走访,在与养殖户的交谈中获得了答案。
红沿河镇曾经是辽南地区最大的绒山羊养殖基地,2006年以前,绒山羊最多时达到20多万只,现在已经不足两万只。那时候全镇几乎家家养羊,养羊的收入占了家庭收入的60%以上。大咀村党总支书记刘明凯告诉记者,以前全村770户人家90%都在放羊,现在养羊的只剩30来户。
问及原因,老刘分析说,主要原因在于封山禁牧,绒山羊只能圈养,养殖成本提高了。圈养的绒山羊主要以玉米秸秆、地瓜秧,配以玉米、豆饼等为饲料。这两年玉米价格大幅上升,今年一斤卖到1.1元,一只羊每天消耗的玉米最少就得1元。另外,羊绒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原来一斤卖260元,现在最多只能卖到160元。很多养殖户在梳绒后,就把羊送到了屠宰场。羊绒收入基本可抵消养殖成本,一只羊卖掉后可以有四五百元利润。但封山禁牧限制了大规模养殖,很多人家只好放弃。现在村民在创收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出外打工的收入已经占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
绒山羊养殖真的要变成黄昏产业了吗?大营村养殖户林杨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绒山羊养殖数量受市场调节,只要条件适合,绒山羊产业还会重新兴旺。
除了市场因素,还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刘明凯建议,能否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放开一片牧场供养殖户使用。根据以往经验,选择在成年林中放养绒山羊,对植被影响并不大。成年林中有丰盛的草料,有的地方草层厚达1米,羊吃了既可以养膘,还间接地为森林防火作了贡献。
前大地村党总支书记姜运海说,现在羊绒和毛羊收购价格低,与我们没有羊绒深加工企业以及缺少专业经纪人有关。羊绒收购价格农民没有定价权,加上信息不通,全凭外地贩子一张嘴。大营村养殖户孙世本养了20多年羊,前一阵子卖了10只公羊,每只800元,而贩子倒手到盖州每只变成1650元。姜运海说,瓦房店绒山羊养殖技术成熟,绒山羊因毛长绒厚,深受加工企业欢迎。这个产业是瓦房店的优势,也是农民的致富来源,政府应该鼓励或引进羊绒深加工企业进驻,提高农民养殖绒山羊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培养绒山羊专业经纪人,通过他们的组织带动及市场营销,提升绒山羊的附加值。
瓦房店绒山羊养殖比较集中的乡镇还有驼山乡、万家岭镇、仙浴湾镇。规模最大的专业户养殖600多只,年收入30多万元。困境中求变,瓦房店的绒山羊产业才能再度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