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听第一代丝绸人说“南充丝绸”


http://www.texnet.com.cn  2011-11-11 14:00:19  来源:南充日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1月11日讯

  这是一批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从天南地北汇聚南充的丝绸人。他们中间,在世的最大年纪近90岁,最年轻的也过了70岁。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建亚洲最大的联合丝绸企业——四川南充织绸厂(后四川美亚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从一块泥地,96台老式铁木织机开始,硬是在南充这块当时极为贫瘠的土地上打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企业。造就这一辉煌的,是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从20多岁开始进厂当学徒,80多岁了依然是企业的退休工人;他们用双手搬来一砖一瓦搭建厂房,他们肩膀抬绳索吊,安装起第一套设备、织出第一匹绸缎。

  条件最艰苦的时候,他们经历过小孩洗过屁股洗过脚的水还要留起来自己洗脸洗脚、喝过用小便发酵成的小球藻汤、依靠蒸汽消除因饥饿带来的浑身浮肿等种种苦难;他们中,有人为了企业发展殚精竭虑,出差时因极度疲劳车子翻进水田还浑然不觉;也有人出差乘飞机遭遇暴风雨数度遇险飞机上写下遗书……

  记下他们,南充第一代丝绸人的这段经历,并非为了渲染他们过往的苦难,而是为了呈现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不畏一切艰难险阻成就梦想的精神,对于历经丝绸业跌宕起伏,急需重建辉煌的南充丝绸企业以及南充丝绸人来说,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传承价值。  

  一口井一片泥地96台老织机

  尽管行动不太方便,曾旭光、张治泰、汤文训、黄福华、刘世蓉等老人还是很爽快地接受了采访。10位老丝绸人聚在一起,提起往事,伤感又兴奋。

  1917年,湖州人莫觞清和蔡声白以上海为基地创立的“美亚”企业集团,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丝绸王国”。二战期间,为分散风险,“美亚”迁往内地,分设5个管理处,乐山便开设美亚五通桥厂。曾旭光、张治泰、汤文训、刘世蓉等人即是美亚五通桥厂的员工,他们最早的于1944年进入“美亚”,最晚的是1948年。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茧丝绸公司准备在南充筹建四川省南充织绸公司,曾旭光、张治泰、汤文训、刘世蓉等人随即被调往南充。

  “厂址就在现在五里店的老火柴厂,几栋破旧的小平房,一片泥地,连口井都没有,生活用水还得去附近驻军部队的井里挑。”在85岁老人汤文训的记忆中,他们那一批从乐山到南充的工人一共有100多人。跟随着这100多人到南充的,还有从乐山五通桥美亚搬过来的96台老式织绸机。这96台机器中,有87台为铁木织机。铁质的零件,木头的架子,体积大而且笨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战争原因,这些机器已停用很久,上面已是锈迹斑斑。

  然而就是在五里店的那块泥地上,1954年前后,这100来号人就凭借那96台老式机子开始创建后来的“新美亚”。根据设计图纸,这些工人们自己动手运来一砖一瓦,硬是在那块泥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厂房。随后,当时南充的三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那是“美亚”的礼堂、澡堂和食堂,俗称“三堂”。提起这“三堂”,这10个颤巍巍的老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这三栋建筑是当时南充最好的建筑物,川北行署很多大型会议都要借用“美亚”的大礼堂来举行。

  “三堂”和其他包括职工宿舍等附属建筑修好后,工人的居住条件才慢慢好转。礼堂周末可以放电影,大人是一角五分一张的票。礼堂夏天从防空洞抽来冷风,相当于天然的空调,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热,冬天还可以利用锅炉产生的暖气供暖,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

  今年77岁的刘世蓉回忆,刚建厂的时候,厂里连板凳都没有,煮好了饭,大家就蹲在院坝里吃。96台老式机器,男的负责安装,女的负责擦锈,这96台织机就这样在颇为“原始”的环境中开始进行生产。不过,第一批绸缎出厂时,质量还是经受住了检验。

  最开始,厂里没有水源,生活用水要去附近部队大院的井里挑,“要用挑来的冷水去厂里换热水,一盆冷水只能换一盆热水,常常是几个娃儿先洗了的水,大人才又拿来洗脸、洗脚。”汤文训老人说,这种情况一直到后来厂里打了自己的井才有所好转,但是节水的习惯,老人们至今都还保持着。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有时节水的程度让后辈们感到很不适应。

  由于是创业阶段,工人们几乎不分白天黑夜奋战。一般都是清早6点过就起床赶到厂里,下午6点多下班后,简单吃点饭又开始义务加夜班。当时分了经纬、织绸、练染、整理和机修等很多道工序,除了正常的工作,工人们还要帮周围的老百姓种菜,另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家要烧砖来修防空洞“备战”。

  除了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的超量工作,工人们还要参加各种学习会。厂里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过于严苛。老人们回忆说,如果出了次品,就要将次品丝绸披在身上,上书“我是次品大王”,在厂里游行示众。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工资拿得最高是花机车间工人,每个月能拿57元,最低的每月只能拿28元,而每月伙食费就得花去10元。

  在这种艰苦的岁月里却很少有人喊苦。“那时候人的思想很单纯,很有信念,讲究奉献,很少人计较得失。”老人们说。

  夏天的织绸车间酷热难熬,不仅人受不了,丝绸也会因为高温而脆断,一直要不停地泼洒冷水降温,这样车间内除了闷热还非常潮湿,很多老丝绸人为此落下严重的风湿病。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的四川南充织绸厂已颇具规模,车间内开始安装空调,工作环境大为改善。“那时候南充能安装空调的地方极少,我们待在车间里很舒服,下班都不想出来。”刘世蓉等老人们回想起那个年代的趣事,皱纹间堆满了笑。

  小球藻的故事

  写创建“美亚”的第一批丝绸人,不得不提到汪亮。尽管已经72岁,汪亮的精力却堪比青壮年。记者提到美亚刚创建的时候从乐山五通桥运来的老式铁木织机,汪亮立即把织机的尺寸报了出来:长2.65米,宽2.43米。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老人能一口将精准的数据报出,惊人的记忆力让人叹服。

  汪亮原籍浙江,出生于上海,父亲是民国时期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汪亮小学和初中就读于浙江建德市的教会学校,教师是外国牧师,流行英语教学,所以汪亮的英语功底很深,他的论文一般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作,即便是1997年以57岁的年龄进入成都一家外资公司,他还能给外国人当口语翻译。

  1960年从原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纺织工程系毕业后,汪亮还拥有同济大学采暖通风专业的结业证书。毕业后汪亮留校半年,当时的西南纺织管理局到上海挑选纺织方面的人才,一纸调令,将汪亮从上海调往四川省轻工厅,随即分到“美亚”的前身四川南充织绸厂,一干就是50多年。

  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汪亮最早是在各个车间轮流实践当学徒。那时候正逢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汪亮每月口粮很少,另外有100克菜油、100克猪肉的定量供应。晚上如果加班到12点以后,有资格去买5分钱一份的牛皮菜(甜菜)菜汤。这种所谓的菜汤就几片菜叶漂浮在清水上面,没有一点油气。但汪亮说,在那个时代,加班到晚上12点能喝到这样一碗汤,已是难得的美味。

  最困难的时候,传说中的小球藻汤出现了。这种汤是用人的小便发酵,加以红外线等外力,产生一种单细胞菌类,能补充人体维生素。这种所谓的“汤”喝起来有股奇怪的涩味,汪亮至今回忆起来还不禁生呕,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苦日子里,即便是这种令人生呕的小便加工品也不是天天能供应的,即便供应时也要限量,每人一天只能分到一碗。

  那个年代,最幸福的是每个月月底的时候,可以放开肚皮喝熬得很稀的菜稀饭。这种少有的奢侈极大地开发了每个人的胃口,一碗接着一碗,好像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吃饭一样,一直要吃到肚皮胀得圆滚滚的,根本没法下蹲,甚至没法弯腰。

  那个年代,由于缺乏营养,不少工人出现浮肿,用手在身上轻轻一摁就是一个很深的窝。为了对付这种浮肿,厂里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消肿法,那就是蒸桑拿,把人关在小屋里,用锅炉里面放出来的蒸汽蒸,这种在现在看来的享受行为,在当时却让人感到痛苦不堪。蒸多了,身上的浮肿倒是消了不少,可是人却被蒸得全身发白没有力气,连站立都困难。

  没吃没喝,极度艰难,工人们勒紧裤腰带,没人喊饿,照样没日没夜地工作。维修机器的工人常常要爬上两米多高的机器,有时候一阵晕眩人就摔了下来。同样是因为缺乏营养,工人们到城里剪头发都很难。因为要步行近2.5公里才能到市中心找到理发店。这段路有如长征,营养极度缺乏的人走久了会连小便都控制不了,往往会尿裤子。

  飞机上写遗书

  1962年,大学毕业后两年,汪亮在南充织绸厂转正后分到技术科,负责技术设备革新和器材标准制定等工种。

  到成都争取项目,参加技术类会议以及验收原材料等就成了汪亮要常做的事。那时候跑成都有两条路,一条经绵阳,一条过遂宁,两条路走起来都不容易,路况不好,路途漫长,还必须在路上住一夜,出差就让人非常疲劳。

  一开始,汪亮他们有时坐厂里的货车,大部分时间都要赶班车。后来厂里买了一辆吉普,记得有一次从成都回南充,司机因为疲劳驾驶,吉普翻进了路边水田,车上的人太疲倦睡得很死,车翻进了水田,车上的人竟一时没有感觉到,直到水打湿了身子,才惊醒过来。

  如果有紧急任务,坐车就来不及,得赶飞机。那时南充飞机坝飞的是安-2小型客机,12人面对面坐。汪亮记得有几次飞机遇到了暴风雨,大家都以为必死无疑,在飞机上匆匆草就遗书,然后封在一个金属匣子内。经历了几次同样的险境,汪亮他们才明白安-2飞机上写遗书用的纸和金属匣子竟然是这个小型客机上必备的装备之一。

  汪亮当时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为丝绸企业设计厂房和生产线。他大学毕业论文就是《西南某地建年产300万米的印染配套丝绸印染厂》,根据汪亮的论文和图纸,后来建成了绵阳丝绸印染厂。汪亮后来还为潼南丝绸厂、乐山丝绸厂提供厂房和生产线设计图纸,甚至为西藏毛纺厂进行过设计,前前后后几十年总共设计的项目达到102个,其设计的图纸堆满几间房,重量达到4吨左右。后来,汪亮卖掉了其中3吨设计图纸,保留了1吨左右的“得意之作”。

  汪亮曾有几次机会调往沿海地区,甚至有调往当时纺织部的机会,但他最终留在了“美亚”。正是经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普通工人的共同努力,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四川南充织绸厂已经拓展到了占地250多亩,织机1240台,拥有织绸、印花、练染、后整理、机修甚至织机制造等完整的生产链,工厂后来改名为四川美亚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联合丝绸企业,能够生产包括降落伞用绸等军工产品,产品畅销海内外。

  当时的绸厂,不仅有完整的生产链,先进的技术装备,还建有自己的学校和医院,俨然一座功能完备的小型城市。现在张治泰、汤文训、刘世蓉等老人聚在一起摆龙门阵的时候仍然会不时谈到当年那段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汪亮已经72岁了,他还在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带了好几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徒弟。他很少提到创建“美亚”时的那段艰苦的往事,但是探讨技术问题时,会偶尔随口说出几十年前“美亚”生产线上的各种技术参数,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不会记错。这常常让他年轻的徒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四川茧丝  蚕茧  桑蚕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