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谋求从生产基地向毛纺商贸城转变
“未来五年,大朗的角色不仅是世界毛织业生产基地,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现代毛纺商贸城,”大朗镇委副书记、镇长谢锦波透露,大朗毛织业将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建设毛纺商贸中心、拓展电子商务和发展一两个世界性的毛织品牌,逐步把大朗从毛织业生产基地转变为一个全球性的现代毛纺商贸城。
转型升级拓展毛织产业链
作为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已被列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首批15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基地、省火炬计划毛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和省专业镇建设先进单位。
“全世界每6件羊毛衫就有1件是大朗生产的,”谢锦波表示,作为世界性毛织业生产基地,大朗的生产能力非常惊人:2010年毛织生产总值80多亿元,拥有3000多家毛织企业,全镇数控织机总量近3万台,同时运行时相当于24万熟练人手织工。
但是,谢锦波表示,大朗不甘心只做一个贴牌生产的毛织业基地。过去五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和延伸产业链条,大朗已经成为集研发、设计和生产于一身的毛织基地,同时也是国内一个重要的数控织机生产和销售基地。
据了解,近年来,大朗成立了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加强与世界知名设计师的合作、建设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加强与服装大院校的合作、举办毛衣设计大赛等载体,全面提升毛织行业的整体研发水平。目前,大朗超过八成规模以上毛织企业设立了研发设计部,有中高级设计师1300多人,年设计毛衣20万款,拥有省级名牌名标15个。
同时,大朗积极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数控织机生产企业。目前大朗已有11家数控织机企业,93家国内外数控织机品牌商在大朗设立了销售机构。去年在大朗销售的数控织机近3万台,大朗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数控织机生产和销售基地。
整合资源 做强毛纺商贸
“大朗织交会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是每年只举办一次,我们想做旺大朗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区,把大朗打造成永不落幕的织交会,”谢锦波在访谈中透露了大朗毛织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商贸城转变,做旺该镇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区,引导毛织业朝专业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
整个毛织商贸区由毛织生产企业片区、毛织专业街、毛织商城组成。毛织生产企业片区现已聚集毛织生产企业1375家。毛织专业街则聚集了从毛织机械到原料、辅料、成衣、后整的“毛织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现已有986家商户进驻,专业街总长超过了11公里。
而远近驰名的广东毛织市场和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则是大朗毛织商贸区内不可或缺的毛织商城,其中广东毛织市场面积2.8万平方米,有330多家商户在该市场开展经营。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已被大朗镇政府收购了50%的股权,目前正在整改中。
对于政府收购50%股份,谢锦波解释说,政府介入会让企业更放心,许多企业就是冲着政府主导来的。
据了解,整改完成后,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将拥有超过1000个铺位,成为大朗最大的毛纺交易市场。至于大整改还是小调整,谢锦波说工程目前还处在论证阶段。
数字看大朗发展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135亿元,比2005年增长91%。
2010年全镇税收总额、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额等指标比2005年翻了一番。
2006-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新口径)累计4.2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171亿元。
2010年规模以上毛织业工业总产值83.7亿元,是2005年的2.5倍,以毛织品为主的一般贸易出口额是2005年的6倍。
全镇现有注册企业4500多户,其中内资企业占88%。加工贸易逐步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共有133家企业成功转型,145家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出增加91%,每亿元GDP能耗下降22%,每亿元GDP税收提高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