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纺织品集群创新发展论坛现观念落差
生意社11月30日讯 落差一发展步子迈多大?
大格局:应用领域空间无限
小算盘:产能过剩量力而行
看得出来,经常从相关应用领域取经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论坛有限的时间里希望用最大的“空间”表述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心弦。他认为,市场空间大致来自于两种层面:一是无限替代,二是现实差距。
数据显示,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821.7万吨,同比增长13.6%;非织造布纤维加工量279.5万吨,同比增长16%。我国非织造布生产能力,占亚洲总量的70%、全球总量的30%。数量规模具有绝对优势,但结构比例输于世界其他国家。从产业用纺织品占各国纺织工业份额来看,德国65%,俄罗斯60%,美国40%,日本、韩国均30%以上,而我国仅有20%。“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5%~30%。
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李陵申认为还是有相当难度的。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基础薄弱,且在“人口红利”下今后一段时间仍会继续加快服装、家纺产业发展。因此,产业用纺织品的绝对数量增长不难,但相对值增长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企业自觉成长远比自上而下地推动能量巨大,然而能不能准确洞察市场缝隙并且耐得住暂时的寂寞,就要仰仗企业家的眼界和素质了。
例如,我国是卫生用纺织品大国,卫生巾的国内市场渗透率60%、婴幼儿纸尿裤20%、成人纸尿裤1%~2%。从世界趋势来看,普遍倡导在轻量超薄的基础上确保吸湿性、渗透力和对皮肤无害等各项指标提升,其中的机会不言而喻。
今年国家在医药领域专门召开了一次“院士论坛”,许多医院的院长在听了李陵申的介绍后感慨地说,以前真不知道医疗用品和纺织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会后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是织出来的”。可是从国内市场来看,很多高等级医疗机构还在使用纯棉的手术服、床单、手套、口罩等,多次洗涤交叉感染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伤害都很大。
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经采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美国市场渗透率达到97%,日本也超过80%,而中国只有5%。“在向医疗机构推广的过程中难度很大,观念不到位的直接结果是,好东西大部分都出口了,而我们自己却不用。”李陵申遗憾地说。
一面是低端拥挤,一面是高端稀缺。眼下这一对矛盾酿成部分企业认为产能过剩。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认为,从国外企业特别是纺粘类企业大量到国内投资的事实来看,市场容量远未饱和,产能过剩的论据显然不足。造成观念落差的原因主要是应用潜力没有完全打开,标准衔接不上也造成上下游衔接不畅。此外,不同应用领域的感受不一样,过滤用纺织品企业普遍信心十足,就缘于环保门槛的不断提高。
技术和需求的相互促进将不断衍生出新的市场。这一点从越来越多的企业跨行业、跨产业链进军产业用纺织品可见一斑。当应用领域的拓展速度追不上产能扩张的速度时,局部过剩为人们敲了一记警钟。
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新兴市场,技术转移难度大、用工量少、附加值高、替代概念无限等优势吸引着企业驻足,却不会陡然改变企业家的思维惯性。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之荣说,每个人的年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不同,对同一个信息的反应一定是不一样的。“即使认清宏观趋势,企业也会不由自主地量力而行。也许我的想法不代表主流价值取向,但我宁肯相信‘成功是失败之父’。”
落差二永续动力何处来?
大格局:上市加速规模化运营
小算盘:现阶段避谈资本市场
位于“中国非织造布名镇”绍兴县夏履镇的浙江越王控股集团,作为骨干企业代表参加了集群创新论坛。当记者询问集团董事长高海根是否有借助资本市场壮大的意向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联想到近年来一批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排队上市的火热局面,心里不免有点落差。
在产业用“十二五”规划的整体发展目标中,“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乃题中应有之义。而现实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到去年为止才诞生了一家进入全球前40强的非织造布企业。今年还会有1到2家企业涌现出来,而它们的销售额顶多也就是10亿元,距离50亿元规模体量还有很大差距。随着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并非难以实现,许多上市公司为自己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目标都超过了50亿元这条杠杠。
但记者在小范围了解后的确发现,之前产业用纺织品企业蜂拥上市的热浪有所衰减,每每问到企业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他们都会适时将话题引开,以至于无法判断他们是真的没有短期内上市的打算,还是不想轻易泄露利用资本整合的战略机变。
绍兴县夏履镇党委书记金晓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发挥政府的推手作用,除了重点建设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产业信息、人才培训、信用担保和创业辅导等公共服务平台,还要扩大服务领域,帮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促进其尽快上市。其中他所提到的“庄洁无纺”正是浙江越王控股集团的旗下企业。
对于企业“弱化上市概念”的阶段性特征,李桂梅认为,一方面与市场状态有关,目前形势下进入资本市场是有一定风险的;另一方面,与企业的投资方向不明确有关。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新技术诞生速度很快,但成熟度普遍较差,加上各项政策不到位,大多数企业都处在持币观望阶段。因此对于上市融资后扩大投资规模的诉求并不强烈。
“东方滤袋虽然是小企业,却好比是没有泡泡肉的精致细嫩的猪后腿。当然,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无意于上市的张之荣告诉记者,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企业这块“精火腿”烹饪得更加香气扑鼻,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战略投资合作。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此时上市不划算。真正的好企业,资金链不是问题,关键是融来资金怎么花,可眼下即使投资短期内也难有回报,貌似风险大过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上市对行业整体发展和企业永续竞争非常有利。像东方滤袋一样处于“二代交接班”时期的企业还有很多,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念衔接不畅造成的风险隐患,上市后至少能留下珍贵的“壳资源”。
以产业集群为单元推动企业整体上市进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工业办公室主任夏积权说,当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经有上市公司,如果不加快上市步伐,则会进一步拉大与上市企业的差距。政府正抓紧出台企业上市指导意见,明确扶持政策,首先引导西南滤布厂、工业用布厂、三星特种纺织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企业联盟及兼并重组加快上市步伐。“十二五”期间,争取天台县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上市1~2家。
落差三横向联盟必要吗?
大格局:上要政策下要市场
小算盘:同行交流缺少坦诚
论坛举办下来,企业感觉最解渴的部分是专家主题演讲,经验座谈的刻板完全在预料之中。某企业负责人坦率地说,集群间交流还算好的,涉及关键技术交流更是密不透风。之所以要来,一是为了解政策动向,二是同行之间互相给面子。目前产业用纺织品的销路很大一部分靠人脉和口碑,输什么也不能输资源,“如果利用这样的论坛把下游应用端的大客户请来,交流肯定比现在活跃。”
忌讳同行不难理解,主要是害怕核心技术被模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标准与信息部主管季建兵认为,除了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最关键的是,眼下还没有绝对强势的企业提供完全学不来的经验。
而过度依赖应用端的脸色行使事,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企业势单力薄的表现。李桂梅表示,越是下游为王,越应当启动“同业联盟”,以便更有力地争取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与下游打交道这些年来,她感觉:“应用领域我们也不能说不重视,客观地看,产业用纺织品在各应用领域的份额都比不上机械设备这些大块头产品。观念的普及和渗透需要企业团结一心地争取,单打独斗既不规范也过于低效。”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不如传统纺织行业的设备和市场成熟,不是只要有钱就能进入、只要打广告就能有知名度的,行业协会的作用正是“上要政策,下要市场”。明年既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展会年”,也是“论坛年”。随着一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分专业领域的合作和对接将被提上日程。如土工用纺织合成材料论坛、交通工具用纺织品论坛、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论坛、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论坛等,都已经形成较为明确的思路和框架,此外还有标准的衔接、下游媒体的衔接等。
具体到市场层面,企业单打独斗的弊端还体现在定价机制的乱象。目前消费类产业用纺织品主要走网销、直销等渠道,工业用产品的订单则是跟着项目来的。尤其是前者,大部分企业采取的“销售员制”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千差万别。
以卫生用纺织品为例,我们的企业往往是跟医院直接对接,而在国外则有一套完备的配送机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产品的检测监督、价格规范等。季建兵说,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价值链”构造刚好符合这一方向,所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流功能的完善是重中之重,其中包括采购、检测、担保、渠道、价格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从天台县“联盟标准”的制定,到夏履镇“营销联盟”的构建,都极好地体现了横向联盟的必要性和趋势性。正如东华大学纺织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顾庆良教授所总结的——产业组织与产业集群创新意味着:打包式的制造服务业,从研发到市场的纵贯式供应。
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云”的思维在延展,小算盘该拨向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