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西安纺织城7年大变化


http://www.texnet.com.cn  2011-12-01 07:13:28  来源:南方日报 收藏

  生意社12月1日讯 记者从高明区政府获悉,该区近期已出台《荷城街道纺织印染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荷城街道辖区内的印染纺织企业将按扶持壮大、限期治理和转移淘汰三大类纳入全面整治。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方案》规定,所有纯印染企业必须上马纺织服装项目,否则限期搬迁。且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投资强度须达到350万元/亩以上,每亩税收须达到15万元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纯印染企业平均每亩纳税额仅为1.71万元。

  消息传来,纺企响应和担忧并存: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追求,但企业同时担心大举投入改造资金后又逢政策变化,导致成本打水漂。

  而作为此次整治重点对象的西安纺织城,其后期发展较之前期规划大为走样,目前整个纺织城的纺织企业数量竟只占企业总数的32%。其走样的背后,着实对该区新上马的新兴产业园具有借鉴意义。

  两成六企业排放九成六污水

  据了解,荷城街道现有29家纺织印染企业,其中15家集中在西安纺织城。西安纺织城2003年由高明区规划建立,开发总面积5.37平方公里,纺织产业用地1.73平方公里,该区原计划把当时位于沿江工业区的纺织印染企业和区内的同类企业搬迁至划定的纺织城区域内,进行统一规划发展,并建成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之一。

  然而,不仅西安纺织城在发展过程中大为走样,全荷城街道纺织印染业也普遍存在结构偏、污染大、效益低等问题,这成为《方案》出台的一大背景。

  据悉,当前29家企业中,只有溢达等3家企业有针织和成衣工序,其余26家均为纯印染企业,主要从事外来加工,结构单一。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在西安纺织城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纺织城内已进驻企业46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印染类的企业仅15家,印染类企业就占了12家。

  而荷城大量印染类企业的存在,也带来了庞大的污水排放压力。12家印染类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26%,去年的污水排放量就多达271万吨,占整个纺织城的96%。与此同时,其税收贡献却只有16%,平均每亩纳税额仅为1.71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目前中心城区三污处理厂尚未能完全对纺织城内企业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因此污水的流入也直接对沧江河构成威胁。

  限期治理和转移淘汰相结合

  根据《方案》,此次调整提升中,荷城街道将纺织印染企业分三类进行治理,分别是扶持壮大、限期治理和转移淘汰。

  具体而言,位于“三旧”改造区域外(包括西安纺织城),产值高、纳税高,有较为完整的纺织(针织)—染整—成衣产业链的企业,纳入扶持壮大类。其整治方式是,深化各环节的污染治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

  位于“三旧”改造区域外(包括西安纺织城),产值低、污染大、纳税少、从事纯印染加工的企业被纳入限期治理类。其整治方式是,按规定时限进行全面整治,经整治符合要求的则纳入扶持壮大类企业,经整治未能达到要求的,则纳入转移淘汰类企业,须在治理期内就地关停或向区外搬迁。

  位于“三旧”改造区域的企业(包括位于沿江路以东和三洲片区的纺织印染企业)纳入转移淘汰类,其整治方式是按“三旧”改造政策进行改造或向区外搬迁。

  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方案》规定,所有纯印染企业必须上马纺织服装项目,否则限期搬迁。且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投资强度须达到350万元/亩以上,每亩税收须达到15万元以上。

  据悉,《方案》同时确定了整治提升推进时间表,要求在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在此之前未达到整治工作要求的企业,将落实关停或搬迁措施,全部工作将在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而截至10月底,纳入整治的29家企业中已有27家按要求完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

  三问纺织城整改

  据不完全统计,荷城街道纺织产业约占全区总产值的三成多,对其全面进行整治,会否削弱高明纺织产业的支柱地位?而西安纺织城混杂了较多其他企业,纺织企业数量只占总数的32%,从规划到实际发展缘何步步走样?高明当前提出发展五大新兴产业载体,走样的西安纺织城对其有何借鉴意义?在记者的采访当中,部门和专家各自表达了看法。

  会否削弱纺织产业支柱地位?

  经整治支柱地位将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高明区有纺织服装企业148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50家,工业总产值194.48亿元。其中,荷城街道约占全区总产值的三成多,约64亿元。这不由令人担心,此轮整治会否削弱该区纺织产业的支柱地位?

  对此,荷城街道经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整治非但不会削弱该街道纺织产业规模,相反会做大做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该街道辖区范围内29家纺织印染企业共纳税3.95亿元,除溢达、汇益、荣昌等3家企业外,其余26家纺织印染企业占地面积共计1184.72亩,纳税额共计2029.41万元,平均每亩纳税额仅为1.71万元/亩。

  按照《方案》,该街道鼓励现有印染企业在符合环保规定的排污总量要求及能耗规模的前提下,进行增资扩产或收购重组,发展上下游产业,打造完备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该负责人表示,在这一过程中,该街道将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严格把关,项目投资强度须达到350万元/亩以上,税收须达到15万元/亩以上。

  西安纺织城缘何一步步走样?

  产业发展引导把关不严

  经过过去7年的发展,目前进驻西安纺织城的46家企业中,纺织印染类企业只有15家,只占企业总数的32%,纺织城已经大为走样。对此,荷城街道有关负责人此前坦承,“因前期产业发展引导把关不严,纺织城混杂了较多其他行业企业”。

  佛山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赵起超认为,产业园区原始规划与实际发展出现偏差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因为在现有体制下,不管是来自园区三通一平的成本压力,还是政绩考核压力,都不允许园区空地闲置太久,如果较长时间没有合乎标准的企业入驻,地方只能降低标准。他同时指出,这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蒙荫莉则认为,企业入不入园、什么企业入园归根结底是市场行为,如果一个专门性产业园按照原先定位迟迟招不到商,或者无法保证招商的档次,那么就应该思考是否在规划定位上过于一厢情愿。

  纺织城走样对新兴产业园有何借鉴?

  宁可慢点,也要为优质项目预留空间

  本月初召开的高明区“两会”提出,该区未来要发展五大新兴产业载体,分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西江新城创新园与沧江工业园主体区。那么西安纺织城的发展历程对其有何借鉴意义?

  蒙荫莉认为,建立新兴产业园的目的在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因此其规划上马不能凭空想象,而是必须有一个或多个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作为基础,与此同时要注意与周边地区实现差异化,避免同质竞争。

  但他同时表示,与传统产业集聚在各地已经分出胜负不同,佛山各区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一定程度上处于同一起跑线,谁做得好谁就可能成为区域中心。高明应力争在一个或多个领域成为中心,即便一时达不到也要参与到当中的高端环节。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明新兴产业园发展速度宁可慢一点,也要为优质项目进入预留出空间。

  反响

  企业响应和担忧并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高明区纺织行业协会和受访纺织印染企业在内,均已获知《方案》的具体内容。他们一方面表态支持,一方面也希望政府给出确定的政策,“企业愿意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做好提升工作,但提升总要投入,而投入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收回来的,希望政府同时明确还可以做多少年。”高明区纺织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在高明做不起来,搬到哪里都难做”

  即便《方案》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条件,比如,未能上马纺织服装项目的纯印染企业必须限期搬迁,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平均每亩纳税额要达到15万元以上等,受访企业依然表态愿意配合提升。

  高明润文纺织染整有限公司去年正式投产,目前主要从事染整业务。该公司总经理钟润文表示,已经接获《方案》,目前正筹划上服装项目,“政府已经出台政策,不上不行,除非不想在这里做了。”他说,当初选择到高明投资,主要是看准了这里的产业集聚和外部环境,现在依然看好,所以不会轻言搬迁。

  高明宏峻印染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染整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杨后宝也表示,“不提升没有出路”。在他看来,纺织服装业作为高明传统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中上游产业链,加之产品和原材料集散地就在珠三角地区,“如果企业在高明都做不起来,搬到哪里都难做”。据介绍,正是基于这种危机感,该公司早前就已进行过设备改造提升,生产一吨布的用水量从20吨降至10吨,再降至目前的4吨。与此同时,通过锅炉余热回收,用煤、用气比改造前减少20%,相当于减少了20%的蒸汽排放。他表示,接下来还会按照《方案》做好进一步整治提升工作。

  呼吁增强政策确定性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召开的一次沧江河截污工作会议上,高明区就明确提出要对荷城纺织企业尤其是印染类企业进行限制。消息传开后,引起业界担忧:印染业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对其进行限制,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行业。

  而随着《方案》出台,标志着对纺织印染企业采取何种整治方式一锤定音,之前的种种猜测戛然而止。对此,高明区纺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采取整治提升的方法,而不是赶走或关闭,体现了政府的务实态度,希望在实施中切实按照《方案》执行。

  “企业要想发展和获得效益,就必须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这点同政府是一致的。但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投入,而投入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收回来的,所以希望政府有个明确的预期,还可以做多少年,不然谁都不敢大举投入。”上述负责人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西安纺织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